航空母艦是美國力量的象徵,以其強大的攻擊能力和無與倫比的靈活性而聞名。儘管存在對其成本和脆弱性的擔憂,但這些核動力巨獸仍然是美國全球投射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們仍然是無與倫比的,甚至決定著國際政治走向,特別在印太地區。
美國海軍高級將領告訴國會兩黨議員,儘管中共領導人仍在爭取2027年之前具備武力攻佔台灣的能力。然而,懾於美軍強大海上力量,相對於動用武力,北京可能更希望在不發動戰爭的情況下拿下台灣,但是會盡其所能進行咄咄逼人的軍事恐嚇。
3月20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關於印太地區軍事態勢和挑戰聽證會上表示,中共正在進行的軍事建設規模比二戰以來的任何時期都要大。他認為,中共軍隊的行動表明,他們正在執行中共黨魁的指示,準備在2027年武力入侵台灣。
同時,阿奎利諾相信,中共仍然希望在不戰的情況下同化台灣,儘管北京正在迅速接近攻擊台灣的能力。他表示,美國和中共之間發生直接衝突的危險,既不是立即發生,也不是不可避免。但五角大樓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降低戰爭風險。他預計的時間表與其前任菲利普·戴維森(Phillip Davidson)給出的時間表一致。戴維森認為,中共尋求在2027年之前達到入侵台灣的能力,但不一定真的發生戰爭。
阿奎利諾表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三個主要關切是:中共、俄羅斯和北韓,其中中共是該地區唯一有能力和意圖顛覆國際秩序的國家。他說,過去三年,中共軍隊武庫增加了400多架戰鬥機、20多艘軍艦,核彈頭、導彈和衛星數量都增加了一倍。這導致印太地區的威脅正在持續快速增長。
他建議,到2027年,在關島部署針對巡航導彈和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的防禦系統,這比國會去年12月設定的最後期限提前了兩年。
美軍認為,有必要對中共咄咄逼人的威脅做更快、更充份的準備。但是否會真正開戰,不能只看中共的軍事擴張,還要看美國的常規軍事威懾力是否強大到足夠斷絕中共動武的念想。而讓中共有所忌憚不敢貿然對台灣動武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國海軍多個航母打擊群在西太平洋的長期存在。在美國遏制中共侵略擴張的所有能力中,航母打擊群發揮著關鍵作用。
大甲板核動力航空母艦是美國軍事實力的標誌。美軍沒有其它作戰系統能夠在不需要建立陸上基地的情況下,在任何行動地點連續數月提供如此強大的打擊力量。因此,地區指揮官對現有的十一艘航空母艦的需求不斷增加,以至航母打擊群延長海外作戰行程已成家常便飯。
大甲板航母的實用性無庸置疑。美國是唯一一個可以隨時持續部署三個或更多航母打擊群的國家。然而,在中共和俄羅斯號稱擁有各種射程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和空射反艦巡航導彈的情況下,出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成本太高,另一個是容易受到攻擊。這至少導致一些觀察對航空母艦脆弱性表示擔憂,並質疑航空母艦作為美國海軍艦隊核心的可信性。
成本太高,似乎是一個偽命題,如果從力量投射的整體能力來看,這甚至不是一個問題。建造、運作和維持現有航空母艦的成本只佔聯邦預算的百分之一,而且沒有任何可靠的替代方案,可以在沒有航空母艦的情況下實現美國的軍事目標。批評者認為,航母太貴,是因為準確的核算還包括其護航艦隊的成本。如果美國海軍必須在沒有航母的情況下應對衝突,那麼可能需要規模更大的艦隊和空軍遠程作戰力量,消耗更多成本。
相比之下,脆弱性問題可能更具挑戰性,因為將5,000名水手和近百架高性能飛機放在一艘價值上百億美元的軍艦上,製造了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高價值目標。消滅任何一個,對美國的敵人都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對美軍則是悲劇性損失。然而,任何對手在不使用核武的情況下,真正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常規手段不能擊沉航空母艦的原因有多個。首先是大甲板航母的機動性。目前艦隊中佔主導地位的尼米茲級航母以及新一代福特級航母,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軍艦,排水量達10萬噸,擁有數百個水密艙和數千噸裝甲,任何常規導彈、魚雷或水雷都不能對其造成致命破壞。它們的時速高達35英里,並且不斷移動,在無垠的海面很難被發現和追蹤。即使是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在發現它們以後,完成整個攻擊過程也需要幾十分鐘的時間。然而,30分鐘內,航空母艦的作戰區域就擴大到700平方英里;90分鐘後,進一步擴大到6,000平方英里。
航空母艦擁有強大的防禦系統。美國航空母艦配備了廣泛的主動和被動防禦系統,用於抵禦高空來襲的彈道導彈、低空巡航導彈和潛艇等威脅。包括一系列高性能感應器、雷達導引防空系統和近程密集陣火力,形成強大的分層防禦網絡。這些防禦系統不但沒有因高超音速導彈的出現而失效,甚至沒有減弱。美國海軍戰術、技術創新,如海軍綜合火控防空計劃,還在增強航空母艦的安全性。
再有,航空母艦通常作為航母打擊群的一部份,受到多艘配備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導彈驅逐艦、護衛艦以及一艘或多艘能夠擊敗海底和水面威脅的攻擊型潛艦的保護。宙斯盾系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能夠擊敗包括彈道導彈在內的各種潛在空中、水面和水下威脅。而且,艦載戰鬥機和預警機聯合,也可以快速削弱敵方的進攻能力。
儘管航空母艦受到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多層防禦盾牌的保護,但它們仍然不會冒險部署在潛在對手的攻擊範圍以內。美國海軍正在改變作戰策略,並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同時提供進攻性打擊,這也是它們繼續存在的主要原因。航空母艦通常不會在危險水域作戰,而是傾向於留在公海,不進入難以從中撤離的、存在威脅的封閉區域。這將使敵人的瞄準變得非常複雜。它還利用與海底、水面、空中到近地軌道的其它資產聯合,通過聯合指揮控制系統,實現大範圍精確態勢感知。
當然,這還不能完全打消人們對航空母艦面臨新威脅的疑慮,美國海軍正在大力投資於旨在應對此類危險的新的攻防技術。近年來最重要的進展之一,是將一個地區所有海軍資產連接在一起,以使感應器和武器能夠發揮最大作用。如海軍綜合火控-防空(NIFC-CA)計劃,就是連接所有可用的作戰系統,形成一個無縫、快速反應防禦屏障。很少有對手能夠穿透這樣的系統。許多其它進步也在被引入,從隱形戰鬥機的穿透偵察到艦載干擾系統,再到迷惑導彈制導系統的先進遮蔽物等。
航空母艦生存能力的底線是,只有少數國家能夠對美國最有價值的海上資產構成可信的威脅。除了核武器之外,這些國家都不可能擊沉任何一艘美國航空母艦。儘管針對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擴散和中共軍事力量在西太平洋日益增長的新情況,美國海軍改變了策略,但大甲板航母仍是美國武器庫中最安全、最有用的作戰系統之一。按照美國海軍作戰和裝備發展趨勢,航空母艦的地位可能在未來幾十年不會改變。@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