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提議在2025年財年將聯邦支出增至7.3萬億美元,並通過對富人和大企業增稅來削減赤字,同時降低處方藥、兒童保育和住房成本。

《華爾街日報》說,這一政策願景預計不會在國會獲得推動力,但反映了拜登連任競選的基石。到2031年,拜登的增稅計劃將使聯邦稅收收入佔經濟總產出的五分之一,這將是二戰以來第一次達到這麼高的水平。

白宮稱,拜登的2025財年預算提案將在10年內將聯邦赤字減少約3萬億美元,通過對大公司增稅,以及對億萬富翁徵收最低25%的稅率來實現。

發言人Olivia Dalton表示,拜登的預算案旨在「投資整個美國,以確保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我們不讓任何人掉隊」。

眾議院共和黨領導人稱該預算是「加速美國衰落的路線圖」。他們在一份聲明中說,「拜登總統提出的預算價碼再次提醒大家,本屆政府對魯莽支出貪得無厭,以及民主黨對財政責任的漠視。」

預算案跟經濟相關的議題

該預算提案是在距離11月大選不到八個月的時候提出的,民意調查顯示前總統特朗普以微弱優勢領先拜登。

選舉的一個中心議題將是經濟。預算藍圖重申拜登在2020年競選期間提出的許多政策優先事項,包括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這些事宜遭到共和黨人和一些民主黨人的反對。

《國會山報》報道,拜登的預算提案將成為今年關於提高債務上限和為政府提供資金辯論中的一個重要點,並且在拜登尋求連任之際,它將成為白宮的一個信息工具。

拜登在上周的國情咨文演講以及周末在賓夕凡尼亞州和佐治亞州舉行的競選活動中,宣傳了他的政府在減少赤字上做出的努力,並對前總統特朗普能夠控制國家債務的想法嗤之以鼻。

白宮希望,如果民主黨贏回眾議院並保持參議院的控制權,這些提案可以得到重新考慮,但這一前景遠不能保證。因為兩名溫和派議員——西維珍尼亞州的民主黨參議員Joe Manchin和亞利桑那州的獨立參議員Kyrsten Sinema已決定不再尋求連任。他們反對拜登的這些激進經濟議程。

預算案跟民生相關的議題

拜登的2025財年提議在2024財年的聯邦支出基礎上增加了3,000億美元,其中包括在國防項目上支出增加90億美元至8,950億美元。

預算案還列出了支持社會保障的原則,但沒有具體說明計劃。它呼籲在2025年之後為大多數家庭的減稅延期支付費用,但沒有詳細說明如何支付。它還呼籲恢復擴大的兒童稅收抵免,但只是暫時將其納入更廣泛的2025年稅收辯論中。

據白宮稱,拜登提出的預算包括在十年內為中低收入美國人減稅7,650億美元,前提是對年收入高於40萬美元的人增稅。

根據他的計劃,年收入低於20萬美元的家庭將獲得兒童保育補貼,最低收入家庭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總統提議建造或保留超過200萬套住房,並實施一系列稅收抵免,以緩解高昂的購房成本。他還呼籲投入120億美元降低大學費用,同時擴大佩爾助學金並提供免費的社區大學。

誓言新醫療保險稅

同時,拜登誓言徵收新的紅藍卡稅,通過增加對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者的工資、投資收益和自營職業收入徵稅,確保聯邦醫療(Medicare)醫院保險信託基金的償付能力。

拜登提議大幅增加「紅藍卡」(針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的聯邦健康計劃)中需要進行價格談判的藥品數量,從每年最多20種增加到50種。還將擴大自付費用處方藥2,000美元的上限以及商業市場上糖尿病藥物胰島素每月35美元的費用分攤上限。

預算不包括穩定社會保障的詳細計劃。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險一樣,在未來十年面臨短缺。

相反,拜登建議與國會合作,通過增加對美國富人的未指定稅收來加強該計劃,防止削減社會保障並確保其償付能力。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頒布的許多減稅措施將在2025年之後到期。與2024財年一樣,拜登的預算表示,總統支持將這些減稅政策擴大到年收入40萬美元以下的家庭,並支付這些延期費用,以避免預算赤字增加。但他並沒有為此制定具體計劃,而是將他提議的增稅用於擴大計劃並聲稱削減赤字。

恢復擴大的兒童稅收抵免

拜登還呼籲恢復2021年生效的擴大兒童稅收抵免,但只延長到2025年。這意味著他支持提案的全部永久成本不包括在預算中,而且如果一旦延長生效,肯定會增加赤字或需要更大幅度地增稅。

在移民方面,預算包括一項去年秋天在補充資金請求中首次提出的要求,即向國土安全部額外撥款87億美元。其中大部份資金將填補2024財年因移民激增超出預期而造成的預算缺口,剩餘29億美元將用於長期投資,包括僱用更多邊境巡邏人員和庇護審理官員來裁決案件。

預算提案還重申了拜登對烏克蘭緊急援助的補充請求,由於眾議院議長約翰遜(Mike Johnson)不願將該計劃提交議會,該請求在國會陷入停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