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就流浮山、尖鼻咀及白泥等地區提出發展建議,其中在流浮山一幅15公頃土地擬發展為數碼科技樞紐,而尖鼻咀和白泥將重點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包括在沿海位置營造一條可供騎單車的4.8公里海濱長廊,以及渡假酒店等。

發展局在立法會文件中指出,流浮山與前海兩者可產生協同效應,流浮山將定位為數碼科技樞紐,以支持洪水橋/厦村現代服務業樞紐的金融及其他專業服務的技術轉型。根據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初步研究的結果,政府已初步預留西部鐵路的擬建流浮山站旁約15公頃土地,可提供總樓面面積約38萬平方米,約等於數碼港在薄扶林現址的規模。數碼港將於今年展開進一步研究,以確定流浮山擬議發展計劃的細節。

另外,當局亦建議評估流浮山海鮮市場一帶的旅遊價值,當局認為海鮮市場由於位置偏遠、交通基礎設施匱乏和整體環境相對欠佳,未能成為訪港遊客的熱門景點,建議原址保留海鮮市場,並進行改善工程。

流浮山地區面向后海灣,東鄰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擁有一條長達10.7公里的海岸線,從尖鼻咀延伸至白泥,當局認為除可作為具高生態和景觀價值的自然棲息地,也可推廣生態康樂活動,計劃將尖鼻咀和白泥打造成該區的兩個主要生態旅遊節點。

政府計劃將尖鼻咀沿海地區將劃定為海岸保護公園,提供海景度假酒店、零售/餐飲/娛樂設施及各類型的生態旅遊用途,例如戶外探險公園和露營地點。至於白泥深灣路以北的沿海地區將劃定為海岸保護公園,在不影響自然保育的前提下,建議在該地區建造酒店/度假村和生態旅舍,輔以與自然相關的活動,以及鄉村式的零售店舖和周末市場等。政府認為白泥可定位為靜態的生態旅遊節點。

此外,當局亦建議在白泥至尖鼻咀之間的沿海地區建造一條約4.8公里的海濱長廊,以供觀光、騎自行車和休閒散步。視乎建議的海岸保護公園進一步可行性研究結果,海濱長廊及單車徑可伸展至尖鼻咀和白泥的海岸保護公園内。

土地供應方面,發展局指流浮山用作住宅和混合用途佔地約82公頃,住宅發展主要規劃在尖鼻咀與數碼科技樞紐之間的海岸地帶,以及天水圍河西岸,相關地區建議的住宅地積比率最高為6.5倍,可提供4.8萬至5.3萬個住宅單位,預計總人口14.1萬至14.6萬。@

政府預計流浮山的政府主導的工程將於2030年左右展開,當局現正探討擴大私營界別的參與程度的可能性,包括透過「片區開發」等創新發展模式,提早落實選定地區,尤其是與數碼科技樞紐和生態旅遊有關的地區的發展方案。@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