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經濟兩大引擎福士汽車和巴斯夫集團撤出新疆業務一事,引起德國政界和社會的激烈討論。在西方價值觀和中共政策之間,企業如何選擇?專家認為,深度介入中國市場的德企面臨困境。隨著中共跟西方日益對抗,未來離開中國的跨國公司會越來越多,脫鉤是趨勢。
涉「強迫勞動」? 德國大眾面臨巨大壓力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上周宣布出售其在中國新疆兩家工廠的股份,引用了當地合資夥伴員工遭到侵犯維吾爾族人權的嚴重指控,而這些行為「與巴斯夫價值觀不符」。
隨後,德國政界呼籲另一巨頭福士汽車仿傚巴斯夫,不可越過「強迫勞動」「倫理」的紅線。綠黨的歐洲議會議員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表示:「大眾必須離開新疆!企業的商業考慮也有一條倫理紅線,與推行強迫勞動的新疆當局同流合污,無疑越過了這條紅線。」
德國福士汽車則表示正在研究對其在新疆的業務進行重組。該車企一位發言人周三(2月14日)向德新社表示:「福士汽車集團目前正與非控股合資企業上汽大眾討論涉及新疆業務未來方向等事宜,並對各種情況進行深入研究。」
2022年一份針對德國公眾的民調顯示,71%受訪者反對進口有強迫勞動疑慮的產品;67%受訪者支持大眾公司關閉新疆工廠。
《金融時報》說,這一事件凸顯在中國經營的西方企業,如何越來越難以彌合本國投資者價值觀與中共價值觀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以及如何面對美國現有和即將出台的針對新疆供應鏈立法。
日前,數千歐洲豪華車被美國扣押,被指使用了福士汽車來自「中國西部」的電子元件,涉及違反「反強迫勞動法規」。美國禁止進口在新疆西部和中國其它地區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
「人權觀察」組織本月初發布報告顯示,包括通用汽車、大眾、Tesla、比亞迪和豐田在內的各大車企,均未儘可能減低其鋁料供應鏈中使用維吾爾強迫勞動的風險,並敦促這些車企和各國政府採取更多措施,避免涉及強迫勞動的產品進入其供應鏈。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17日對大紀元分析,巴斯夫只是撤出在新疆的生產基地,有可能搬去中國其它地方。他認為,「德國兩大巨頭,大眾跟巴斯夫,只是盡力不去紅線裏面,而紅線以外能夠找尋一些可以生存的空間。他們不會全面撤出中國,而是比較小心地對華投資。」
深度介入中國市場 德企面臨困境
去年福士汽車和巴斯夫擴大對華投資,擴大中國業務。《紐約時報》說,在整個德國,高管們明白這種投資與美國在經濟上孤立北京的努力背道而馳。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來自中國的營收對他們企業在歐洲蓬勃發展至關重要。
福士汽車的高管私下承認,他們處於困境。歐洲高昂的能源和勞動力成本使得公司嚴重依賴來自中國的銷售以幫助維持公司在歐洲的業務。
台灣工研院政策與區域研究組組長李冠樺17日對大紀元分析,外商更多看重的是中國的市場,而不是生產優勢。
以福士汽車為例,「去年福士汽車大概在中國賣了三百多萬輛車,佔了他在全球銷售總量的35%。事實上對福士汽車來講,中國已經是最大的一個單一市場。」
另外據巴斯夫的年報,李冠樺說,上半年,在大中華區,主要就是中國這一塊的銷售就佔了他全球銷售總額的約12.5%。而且巴斯夫預估到2030年全球化工銷售的一半,還有銷售成長速度的四分之三,都靠中國業務推動。
「所以事實上,我想這些企業其實更看重的是在中國的未來市場潛力。德國對企業要求在供應鏈上的選擇必須遵守應有的社會責任,不踩倫理紅線,並不代表強迫這些企業必須放棄中國市場。但在生產上面會有重新調整。」
實際上,德企在華經商每況愈下。榮鼎集團日前報告,德國的一些工業部門——建築、水泥、鋼鐵、鐵路和太陽能——十多年前就開始感受到中國競爭和市場准入限制的影響,導致破產和失業,只是被汽車和工具機等其它行業的積極勢頭所掩蓋。
現如今汽車業也面臨困境。德國大企業雖然在中國大量投資,以便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影響力,但已經很艱難。巴斯夫和福士汽車也宣布計劃縮小在德國的規模,部份原因是為了適應電動車的轉變。
李冠樺說,如果說從生產基地這個角度來看,未來隨著地緣政治、供應鏈的風險,然後中國本身的生產環境也在惡化,至少對外商並不友善。還有在企業社會責任這些因素影響下,外商一定會進行供應鏈的調整,這是必然的。
「我認為未來在中國投資的這些外商,它的生產布局會走向一個我們比較常說的叫in China for China,就是主要生產線的建制是在於供應中國內部市場。」
德國技術被竊取 德中經濟走向「零和」?
過去20年,德國和中國從經濟雙贏走向零和。榮鼎集團報告說,原本德國和中國的經濟互補達到雙贏狀態,但是現在正日益朝著零和的方向發展。去年7月,德國政府發布了對華戰略,主張經濟多元化,遠離中國。
這個話題引起德國社會激烈爭議。德國《經濟周刊》發文說,「現在就拋棄中國將會是一個嚴重錯誤」,認為中國必須在今後兩年內解決好國內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否則全球經濟都將被連累陷入嚴重衰退;但長期而言,中國經濟依然有著巨大優勢。
《萊茵郵報》則發文「旗幟鮮明地反對中國」,指出任何德國企業都絕不可以從強迫勞動中獲益,因此德國大眾必須也像巴斯夫一樣撤出其新疆業務。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認為,過去的德中關係為甚麼密切?因為德國最先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中國市場需要德國技術、訂單、資金還有管理模式。尤其德國的技術跟管理模式非常領先。
「但經過了20年後,由於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相當多的德國企業抱怨中國企業甚至是政府一直在窺探他們,盜取他們的技術、知識產權,甚至是搶奪他們的訂單跟客戶。」
黃大衛說,這對德國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傷害。一直以來德國都在技術方面能夠領先,這是作為一個主要競爭賣點。但這些技術一直在被中共盜竊時,對他們企業的盈利甚至生存都受到影響。
他說,未來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德國估計從政界跟議會可能反對德中合作,但是從民間層面,從企業層面來說,他們可能還會想保持這種合作。
黃大衛認為,未來中國要是陷入長期衰退跟增長乏力,對於德國企業來說,也會毫不猶豫地減少甚至是拋棄中國市場。
擺脫中共威脅 西方「去風險化」是趨勢
實際上不只是德國,整個西方社會都在跟中共拉開這個距離,脫離對中國經濟的依賴。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17日對大紀元表示,德國和歐盟提出了去風險化,體現在經貿上,首先就是進出口大幅度下降,不僅是德中貿易下降,而且是中國和整個西方雙邊貿易都在大幅度下降,
中國和美歐、日韓和台灣,在2023年進出口全都顯著下降,所以西方跟中國去風險脫鉤的傾向非常嚴重,德國只是其中的一部份。
為甚麼出現這種情況?王赫解釋,中共對美國、對德國以致整個西方,都被視為一個系統性威脅,那麼跟中共拉開距離去風險,是個必然的戰略行動,就是說歐美日相互協調,雙邊或三邊開展自由貿易談判,一直有計劃實行零關稅,意味著歐美日三邊經濟一體化,
如果他們這個計劃得到執行,或深入推行,整個世界經濟格局將有重大變化,目前美日、美德之間的貿易關係都在大幅度提升,中國已經喪失了對日本的最大貿易出口國,日本對美國的出口,超過了對中國的出口,而現在德國的對華出口,也很快要被對美出口所取代。
分析認為,隨著中共跟西方的日益對抗,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將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