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4日)立春在下午4點半左右,節氣交替,龍年(甲辰年)正式來臨。所以,龍年第一個出生的BB,無需等到正月初一子時才呱呱墜地,其實今日下晝已搶閘出生了。

很多人說,今次龍年是「寡婦年」,因為由正月初一計起,整年皆沒有立春,陰盛陽衰,故不宜結婚,真的嗎?科學上固然無稽,即使從命理學角度看,也完全沒有根據。

沒有立春的年,民間或叫「寡婦年」,或或「盲年」,19年出現7次,兩三年一遇,根本沒什麼特別。沒有立春的原因,在於陰陽曆算法有異。

中國曆法是陰陽合曆,太陽曆以冬至(或立春)到下個冬至(或立春)的太陽周期為一歲,叫「歲實」,等於365.2469日;陰曆以月亮盈虧周期計算,周期為29.53058日,稱「朔策」,一年長度是354日。

由於兩個周期不同,陰曆要每19年添7個閏月,以抵消歲差,有閏月的一年就變成384日。兩個立春僅相距365日,故閏年必然包含兩個立春(一在年頭,一在年尾),而下一年則必然沒有立春。

可見每19年,必有7年「雙春兼閏月」,也必有7年「盲年」——剩下的5年看似「正常」,實際才是「非主流」,意外吧?

香港人一向認為「雙春兼閏月」吉利,適宜嫁娶,但有些地方卻恰恰相反,如台灣人不少均認為「雙春」代表「第二春」,若此年結婚,老公或老婆易有婚外情,變成「孤鸞」,是以「雙春年」在台灣又叫「孤鸞年」!

按此邏輯,「盲年」不宜嫁娶,「雙春年」又不宜嫁娶,19年間豈非只有5年可以結婚?

以上坊間說法儘管荒唐,但因為信者眾多,在現實世界的確影響某年的結婚率,形成所謂「寡婦年效應」、「孤鸞年效應」,進而在某程度上影響出生率——當然,更影響出生率的一定是樓價、物價、教育、政治等社會因素。

從風水玄學角度講,相比起兩三年一遇的「盲年」,這個立春更值得注意的一點應該是:從今以後的廿年,世界就正式踏入「九運」。三元九運,以180年為周期,今日下午4點半立春,正式標誌九運的開始,這是180年一遇的「盛事」。

至於「九運」會發生什麼事,我從前已在蘋果副刊和Patreon寫過,由於不知道這些會否被定性為「機密」,我就不在這裏重複,只能說,在如今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切變得很快,像漫山遍野的火,摧枯拉朽,燒到2030年前後,應該就是某些人的末日。

大家要努力活下去,將來回望,就知道今天是某個終結的起點。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