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發現,約六成曾患病的受訪基層兒童因醫療費昂貴而選擇延遲求醫甚至不求醫,不少人因此而導致病情嚴重,最終都是要看醫生。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關注貧窮工作小組於去年10月至12月期間,訪問427名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問卷由家長和子女一同作答,今日公布調查結果。
受訪者中,主要是4人家庭,佔44.5%。超過九成半受訪者需租住單位,39.2%租住劏房及天台屋等不適切住屋,近五成租住公屋,租住整個私人單位或租住過渡性房屋佔約一成。而受訪家庭的每月租金中位數為4,500元,佔入息中位數的18,000元的兩成半。
受訪兒童中,有17.8%屬長期病患。過去一年曾患病的有304人,他們最常選擇向私家西醫求診(32.89%),其次是自行購買藥物服用(26.32%),向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或急症室求診的分別有18.42%和10.53%。
調查亦發現,304人中,有186受訪者曾因醫療費用昂貴而不求醫或延遲求醫,當中80人寧願自行購買成藥,但138位曾選擇不求醫或延遲求醫的受訪者子女因此而導致病情嚴重,最終陷入惡性循環,還是要看醫生診治。
另外,在兒童牙科保健服務方面,上述304名曾患病的受訪者中,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現行學童牙科保健計劃的服務年級範圍不足夠,當中逾九成認為服務範圍應該涵蓋至中學,約四成六認為應涵蓋至幼稚園。有逾六成人認為服務未能有效幫助護理口腔,原因包括服務未夠全面、檢查次數少、時間間隔太久、涵括年齡範圍不足、檢查太簡單等。
對於學童保健計劃內的「視力檢查」項,304位受訪者中,有七成六受訪者則認為不足夠了解子女的眼睛健康情況。最多人認為是檢查隔太久才做一次(73.71%),其次是視力檢查覆蓋範圍不全面(62.07%)、視力檢查過於簡單無質素(50%),以及沒有提供配眼鏡服務(55.60%)。
工作小組建議設立「兒童醫療券」,為基層家庭設立「醫療安全網」。當中,領取書簿津貼全額或在職家庭津貼之家庭,其17歲以下的每名子女,每年申領上限二千元的兒童醫療券,鼓勵基層兒童到私家診所求醫。
同時,小組又希望局方可設立「兒童專線」預約普通科門診,每日設特定名額提供予17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求診;同時冀港府把「學前兒童視力普查」年齡降至3歲,以便及早介入;最後又鼓勵港府把公營學童牙科保健涵蓋至幼稚園及中學,另學童牙科保健檢查次數應增加至每年2次。@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