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業產能過剩,頻傳項目延期、大量裁員的消息,引外界關注。外界擔憂,隨著延期潮興起,中國光伏產業會出現大量爛尾。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光伏行業供給端產能1003GW,而市場需求約550GW,產能規模超出市場需求近一倍。
產能過剩引起2023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大跌,其中矽料價格跌幅超過七成,組件價格跌至歷史最低點。
陸媒稱,中國光伏先鋒公司海潤光伏黯然退市多年後,在近期的資產拍賣程序中,儘管起拍價打了八折,仍遭遇流拍。
據中國行業媒體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上個月報道,自去年10月以來,中國大量光伏項目出現延期,幾乎覆蓋光伏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包括工業矽、多晶矽、光伏電池設備研發及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等。
據統計,大全能源、京山輕機、內蒙古歐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輝科技等多家光伏企業均發布公告稱項目延期,其中不乏與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的項目。
報道分析指,延期潮主要受市場環境、供需關係等因素影響,具體體現在當前光伏產業鏈價格波動較大、工商業經營和用電負荷情況發生變化等。
中國華夏能源網報道說,當前項目延期呈現增多態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的分析說,這主要受產能整體過剩影響,而組件環節的過剩現象最為突出。
呂錦標表示:「此前大家對市場需求預期太高了,都在拼盡全力擴產搶份額,導致如今『狼多肉少』,市場不夠分了。」
政策導向下的行業激進擴張不僅導致產能過剩,伴隨而來的還有裁員熱潮及光伏企業的高額債務。
行業寒冬中,裁員的消息甚囂塵上。鳳凰網報道指,隆基綠能(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確認了裁員屬實,但給出的理由是「正常的組織優化」。
華夏能源網統計,截至2023年9月底,118家光伏企業總負債規模合計高達1.76萬億元,其中24家企業負債率超過70%、4家企業超過90%。
行業領軍企業晶澳科技在去年年底預測,在半年至一年內,二、三線企業不得不減產、停產,甚至退出行業,特別是傳統的中國新年前後。
去年,中國光伏巨頭開啟了電池片的價格戰,釋放出行業產能過剩的信號。業內人士估計,未來兩三年將有大量光伏製造商被淘汰。
2023年5月29日,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中國隆基綠能宣布下調大尺寸單晶矽片的價格。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去年5月11日的發文顯示,矽片報價大幅下跌。
中國矽片巨頭TCL中環在2023年5月11日也公布了其最新報價。相比其4月6日的報價來看,所有型號的矽片降價幅度均在20%以上。
矽片大幅降價的背後是矽料價格自去年3月以來持續下行。
上海有色網光伏分析師毛婷婷去年4月表示,光伏行業的價格戰是在高速發展下的必然結果。在矽料、輔材以及電池片等環節,一些資本看到超額利潤投資機會後,大舉投資進入建廠、投產,造成了市場嚴重的供大於求。
在去年的上海SNEC第16屆全球光伏大會上,中國隆基綠能的董事長鍾寶申提到,2021年之前,中國光伏產業用十幾年的時間建設起大約380GW的全產業鏈。而就在此次SNEC舉辦前的18個月時間裏,中國新增了380GW的光伏全產業鏈。
按照中國目前已有的760GW的產能,供大於求的狀況已經非常嚴重。
分析師毛婷婷警告,惡性的價格競爭將導致全產業鏈的零售商都賺不到錢,沒有合理利潤保障的情況下,反過來會抑制企業的研發投入,使行業陷入低質量、低水平的發展過程。
據中財網報道,在去年5月的SNEC光伏大會上,隆基綠能的董事長李振國表示,光伏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那些財務狀況較差和技術不先進的公司面臨的風險最大。
他估計,未來兩到三年內,中國將有一半以上的光伏製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除了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之外,中國光伏行業還面臨海外市場的極大不確定性。
過去一年中,歐美國家新出台的政策都顯示出對於新能源產業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狀況十分擔憂,建設自主供應鏈已經是這些國家的共識。#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