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之後,我進入一家人力中介公司的業務部門工作。然而,加入職場的興奮喜悅很快就消失。新職員剛進公司遇到困難雖然很正常,但我的業績一直沒有起色。那一年錄取的十五個新人當中,我永遠是倒數前三名。
我一大早就到公司,花一個又一個鐘頭打電話跟潛在客戶約時間碰面,趕去赴這些好不容易敲定的約,然後趁空檔列出更多潛在客戶。晚上就在辦公大樓的商店匆匆吃碗麵,吃完再回辦公室讀資料。我好像整天都在工作,卻又覺得一事無成。
有一天,打完另一輪令人沮喪的業務電話之後,我長嘆一口氣放下話筒,低下頭,灰心地看著我的桌面,發現桌子一團亂,我猛然一驚。
電腦鍵盤周圍堆滿過期的銷售單、寫了一半的合約、茶還沒喝完的紙杯、皺巴巴的茶包、放了一個禮拜的瓶裝水、潦草記下同事銷售秘訣的紙條、某人推薦但我還沒讀的商業書、少了筆蓋的原子筆、本來要用來釘紙卻忘在一邊的釘書機⋯⋯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我從大學時代就開始擔任整理顧問,對自己的整理技巧充滿自信。如今,我的時間都被新工作佔據,不但根本沒時間接整理顧問的工作,連打掃家裏的習慣都開始鬆懈。
不知不覺中,我跟內在的「整理達人」漸行漸遠。難怪我會工作不順。
我大受打擊,隔天早上我七點就到辦公室整理桌子。我使出這些年來磨練的看家本領和累積的知識,一個小時內就整理完成。我的工作空間立刻告別雜亂,變得乾淨清爽。桌上只剩下電話和我的電腦。
我雖然很想說我的業績從此一飛沖天,但改變不會來得這麼快。然而,我在桌上工作的時候確實開心多了。需要的文件馬上就能找到,趕去開會前不會再找東西找得手忙腳亂,回到座位也能立刻投入下一件工作。漸漸的,我開始在工作中感受到更多樂趣。
我一直很熱愛整理,也有一股「把家整理好,就能改變人生」的強烈預感。但現在我才驚覺,整理工作空間也一樣重要。坐在煥然一新的辦公桌前,我體悟到保持桌面乾淨會讓工作更有趣,我也會更愛這份工作。
整理工作空間基本原則
我們先來看看整理實體工作空間的具體步驟。
無論你是否有自己的辦公桌、隔間或辦公室,麻理惠整理法的基本步驟都一樣。
首先,只整理由你一個人負責的空間。這是整理的根本原則,基本上就表示從你的辦公桌開始。如果有公共區域,例如辦公用品的儲藏空間、茶水間或會議室,就算你覺得那裏不夠乾淨也先暫時跳過。
如果你在家工作,就要把工作用品和個人物品分開處理。例如,你有些書和文件跟工作相關,有些無關,先找出跟工作相關的來整理,個人物品等到以後要整理家裏時再說。
如果你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工作坊,原則還是一樣,但是看擁有物件的多寡,整理時間可能需要更長。假設你的工作空間跟大車庫一樣大,櫃子和架子上滿滿都是工具和零件,或是你手邊有大量的產品或作品,那就給自己長一點的時間整理,甚至要兩個月。
「整理順序」在麻理惠的整理法中十分重要。整理家裏時,我通常建議從衣服開始整理,再照著書、文件、小東西、紀念品這個順序,從最簡單到最難。之所以建議這個順序,是因為從最簡單的類別開始,把最難的類別放在後面,能幫助我們培養出選擇哪些東西要留要丟的能力,並決定每樣東西的收納地點。
整理工作空間時,直接拿掉衣服這個類別,按照書、文件、小東西、紀念品這個順序來整理。
整理這些類別的原則也一樣:一次整理一個類別。首先,把某類別或小類別的物品全部拿出來集中在一個地方。例如,如果你正在整理「小東西」這個類別下的「原子筆」,就把所有原子筆從抽屜和筆筒裏拿出來放在桌上,然後選出你想留下的原子筆。
這麼做,你會清楚知道每個類別的東西有多少,更容易比較並決定哪些要留、哪些要丟。這也會讓下一步「按照類別收納」更加容易。
收納的方法後面再提。你可以等到選完所有類別要留下的東西再開始收納,也可以選完一個類別要留下的東西就開始,然後一個接著一個類別重複同樣的步驟。
掌握這些基本原則之後,就開始按照類別整理辦公桌吧!
(點閱【Joy at Work】系列文章)
(本文摘編自《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風靡全球的整理女王╳組織心理學家,首度跨國跨界合作》,方智出版社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