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結束,各界都聚焦在投票率的高低,結果當然是「求仁得仁」,破了歷史新低的27.54%,本地傳媒說是「回歸以來新低」,但海外媒體不與你客氣,把數字拉到殖民地時期的80年代計算,也是最低。

即是說,完善選舉後的2023年區議會選舉,不單是低於未完善前的區議會選舉,連未能當家作主前的殖民地年代也比不上。

原因簡直是不言自明,因為連建制派都明言,「全部愛國陣營,唔投都贏」,即是說,不單「黃絲」沒有興趣,自己人「藍絲」也覺得投來幹甚麼?所以投票率低,其實沒有甚麼意外。加上沒有任何政治對決的議題,不能以「守衛香港、趕走黑暴」作動員,自然也沒有了劇本張力。

但除了投票率低,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這次由於全部都是愛國陣營參選,我們可以假定投票的人都是「藍絲」陣營愛國人士,最終投票率27.54%,總票數是119萬多。作為對比,上一屆2019年「黑暴主導」的區選,泛民雖然贏到開巷,但建制派也仍有基本盤,得票數為120.2萬。即是說,表面看,今屆區選的建制派基本盤其實跟上一屆的數目差不多,但如果用另一個角度看,在政府這一次大力催谷,又心意咭、又聲稱公務員不可能不投票、又官方安排長者接送服務,比起過往只是由政黨發動,這次官宣救急,結果投票人數不升返跌,又或者沒有明顯增長。這意味著,建制的基本盤雖然固定,但也是天花板在此,難以突破。而且,這幾年「由亂入治」的政績,居然不能吸引更多香港人認同政府、支持建制,這也算是施政的失敗。

媒體也報道,不少港人在投票日北上深圳消費,雖然聲稱消費後就會去投票,但明顯沒有把區選的重要性放在心上。

或許政府太怕輸,所以沒有發出明確的指令,正常應該要把這次選舉看作成「完善管治成功與否的指標」、「民心是否歸向新政府」的試驗,或許便能動員建制歸邊表態。

除了突顯管治欠缺吸引力,政府為了嚴打「杯葛投票」,也做出許多匪夷所思行為。對古思堯的「企圖作出或準備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的拘捕,古思堯連門口都未出、示威未開始已經被捕;投票日當日社民連也有幾個成員在行街過程中被拘捕,「在皇后大道中近畢打街截查3人,他們涉嫌企圖煽惑他人作出干擾區議會選舉的行為,正被扣查。」這簡直是中國內地的「預防式拘捕」,就是在敏感日子對敏感人物作出預防式措施,「邀請」維權人士在六四前夕到其它省市郊遊,反正不要留在高危事發地段。香港果真要變成這樣嗎?

另一個檢控便是針對「海外自媒體」。警方拘捕本地人士,涉嫌轉載海外自媒體的文章,杯葛區選;同一時間,也對發出文章的海外youtuber發出通緝令,指控違反國安法。這又是傳出甚麼樣的訊息?一個海外人士對香港的選舉議題發表和平非暴力的意見,居然被香港通緝?那麼鄧炳強公開指美國是黑社會,美國是否也應該控告他抹黑煽動仇恨?這種跨境通緝,實際傳達給國際社會甚麼訊息?香港究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世界接軌友善?還是中國戰狼外交的伸延?不是說香港要吹和風,愛國陣營不是要求香港重修西方世界舊好嗎?看來,香港的政治路向,真的和區選一樣,「五光十色」,無所適從了。◇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