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康熙帝九年一甲榜眼)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

謙虛勤學 敬天愛人愛物

他說如果康熙帝看到奏章上寫著「德邁二帝、功過三王」這些詞語,就會訓誡群臣以後不許這樣寫,康熙帝說:「二帝三王豈朕所能過?」[帝堯、帝舜和夏商周三代開國之君的崇高功德,朕豈能超過他們呢?]

孫芑瞻又說,康熙帝非常勤學,古今難見,皇上的座位環列著各種書籍,其中談心性之理的著作和五經四書是皇帝最愛的。

康熙帝對自我要求嚴謹,書齋中有一副對聯,是康熙帝御筆親書的:「以愛己之心愛人,以責人之心責己」,橫披是「敬天」。

萬壽節  天下福即朕之福

康熙帝登基一甲子 ,「御極六十年」人間難有,朝廷近臣們紛紛請求祝賀,都被他一再拒絕了。據《清史稿》記載,康熙六十年三月乙丑日,群臣請上萬壽節(皇帝誕辰日)尊號,康熙帝還是不許。他回應道:「加上尊號,乃相沿陋習」,「本朝家法,唯以愛民為事」。又說,現今邊疆還有戰事,士兵上戰場暴露險境多時,朕心中思慮著如何經營不得空暇,何賀之有?

康熙帝在途中看見各處為他祈福的人不計其數,康熙帝說自己感到羞愧,「萬國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福延壽的對象,應當以天下人為先。

萬壽節當天,康熙帝頒詔廣布恩澤:賜福老者,推薦隱逸,表旌孝義,免除拖欠的負債,由官府養護民間鰥寡孤獨窮困痛苦的人,斬首刑罰之外的人全部赦免除罪。

據《熙朝新語‧第二卷》記載,有一次康熙帝南巡時,山東巡撫王國昌進獻海味和生鹿。侍衛傳旨說,不用海味,康熙帝也不食為了進奉而特地殺生做的御膳,所以也將生鹿發還了。

故人功勞  不忘於心

康熙帝日理萬機,然而心中仍常常追懷故人功勞,並照顧其家人。侍讀大學士熊賜履(字敬修,順治十五年進士)「素有才能、居官清慎」,曾任禮部尚書、吏部尚書,超升武英殿大學士。熊賜履曾經因過免官還家十多年,後來又得到康熙帝召回復官。

熊賜履身歿以後 ,康熙帝常常懷念他,康熙五十一年諭令:「聞其子已長成,可令來京錄用。」 然而當時兩子還太小,康熙帝知道他們家貧,就令江寧織造周濟他們。康熙六十年十月,康熙帝又下詔:「大學士熊賜履,服官清正,學問博通,朕久而弗忘,常令周恤(體恤、幫助)其家。今其二子來京,觀其氣質,尚可讀書,宜加造就,可傳諭九卿知之。」

那時,熊已經去世十二年了,康熙帝每每念及他的舊情功勞,「不忘於心」,照顧其家,愛護其子,直至這般境地。

治理國家  中正誠敬為本

稻米的收穫量攸關民生大事。(雲林縣政府提供)
稻米的收穫量攸關民生大事。(雲林縣政府提供)

康熙帝很留心臣子們的才能與善惡,以及行政是否合乎正道,他曾讚美張伯行(字孝先,諡號清恪)「乃天下第一清官」。然而,張伯行任職巡撫時作了一個錯誤的政策,康熙帝指出其錯誤的根本所在,讓其他官員能夠引以為鑒。

《聖祖仁皇帝聖訓‧卷四十六》記載,朝臣張伯行巡撫江蘇時,規定凡是富人家中堆積米粟的,要賤賣,否則就要治罪。康熙帝不贊同這種做法,後來諭令大學士等官員說:

雖然這種做法可能會讓貧民一時感激,但並不是人間正道,而且他這種做法也只是掩飾了糧價的上漲,從而掩飾自己治理無方。地方有許多殷實富裕之家是大好事,這些家庭的財富都來自貿易買賣的積累,並不是在職務上貪污受賄、貪婪搜刮所得,為甚麼要剝削苛刻他們以討好貧民呢?況且,小民無知,貪得無厭。最近聽說陝西有些農民才開始耕種,就挾制州縣報荒,向官府舉報糧食短缺(以獲得補償救濟),這種刁蠻惡風不可長呀。

此外,救濟饑荒的事情如果不是地方官員發自真心地實意去執行,往往會引發事端。因為把飢寒交迫的人們聚集在一鄉,勢必會發生爭奪搶佔的流氓行為。明朝時,流賊的發生,也是因為散糧而起,因此救濟饑荒的事不可不謹慎執行。

《尚書》中說:「明者有四目,達者有四聰。」 朕對天下事務瞭然於心,這些問題朕也很清楚,然而朕不會一知道就大發雷霆加以處罰。總之,治理國家以中正、誠敬為本,中正則能秉公處事,誠敬則能摒棄私心。朕每天閱讀各種性理之書看到了這些道理。

以上康熙帝諭令的內容,鞭辟入裏、一針見血,指出了苛刻富人財富、處罰「富人」以討好窮人的做法並非正道。康熙帝強調治理國事要以「中正誠敬」為本,秉公去私,以待己之心待民。

我們理解這種強制富人賤賣糧食的做法類似共產主義的「均貧富」,實際上是強制干預了市場的買賣,長此以往,只會讓貧窮的問題積重難返。而且剝削一批人的正常利益去討好一批人,是因群體不同而徇私,也會挑起群眾之間的對立。由這件事,我們看到康熙帝洞徹人性的智慧,和公正至誠的精神。

康熙帝愛民一例

那麼,康熙帝又是如何將人民的事放在心上呢?就以糧食和民生問題來說,在康熙帝著作的《幾暇格物編》中有一段康熙帝在田中選育良種的記載。

御園籍田豐澤園中有水田數區,每歲在九月間開始收穫刈稻。某年六月的一天,康熙帝在豐澤園巡行阡陌,那時稻株才長穗,忽見有一棵高於其它的稻株許多,而且稻穗已經結實飽滿。於是康熙帝就把這棵稻種收藏起來,待來年種植,以進一步驗證品質。來年驗證後證實果然是早熟種。

此米品種可以一歲兩熟。康熙帝將這御稻之種頒給江、浙督撫、織造,令他們推廣民間種植這種好米,每年可以增加收成。後來又推廣到江西、安徽等地,也獲得豐收。康熙帝每次吃飯時,都希望和天下百姓一起享用這種嘉穀。康熙帝的衷心——「天下福,即朕之福」體現無遺!

資料來源:《熙朝新語‧第二卷》《幾暇格物編》《清史稿》《清實錄》

─點閱【皇帝小故事】系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