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教資會資助大學學士學位的非本地收生比例由兩成提升至四成,由每學年3千人增至6千人。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12日)稱,擴大非本地收生比例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入學機會,因為非本地學生是以「超收」方式收生,並非由教資會資助,非本地生的學費是直接收回成本。
蔡若蓮在一個電視節目上形容在全球少子化情況下,大陸每年適齡大學畢業生都過千萬。在全世界來說,大陸留學生人數多,香港有地利,對於大陸來港留學生相對而言比較多,也可以理解。政府已推出措施,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留學生。
關於坊間有人質疑政府以公帑資助非本地學生,蔡若蓮回應指,非本地學生的學費是直接收回成本,不存在公帑補貼。擴大非本地收生比例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入學機會,因為非本地學生是以「超收」方式收生,並非由教資會資助。
她又指,香港的基礎教育至高等教育都不是以牟利為目標,亦不會朝產業化方向發展,非本地學生的大學學費需要取得平衡;政府從人才培育的角度發展教育,招收更多非本地生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多元化,培育人才支撐香港「八大中心」發展,令香港變得更多元和有活力。
她認為,本港八間教資會資助大學相當有吸引力,學位需求大,所以政府要設立四成上限;亦稱相信未來一定不會有剩餘學位沒有人入讀。關於會否再調高非本地生比例,她認為要先看現時提升後,限額用到怎樣,要視乎宿舍、照顧學生能力等因素,然後再作決定。
另外,《施政報告》亦提出支持合適的自資大學發展為「應用科學大學」,蔡若蓮稱應用科學大學與傳統學術大學的主要分別是,「應用科學大學」強調要跟實習和職場無縫交接,不排除將來有公司跟大學合作開辦特定課程。政府正在制訂這類大學成立的條件,例如應該具備甚麼條件、收生是怎樣、課程是怎樣,並將與評審局和業界一起討論,會儘快公布有關詳情。
關於本港大學國際排名下跌,蔡若蓮則指排名會有上落,但本地大學實力仍然穩固雄厚,至於近期校內的一些紛爭,她則稱反映監察制度和大學管治機制正在發揮作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