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你打噴嚏、大笑或放屁時,會不小心漏尿嗎?統計數據顯示,現今全世界有24%~45%的婦女和11%~34%的老年男性有不同程度的漏尿(尿失禁)問題,而且漏尿問題多與骨盆底肌鬆弛有關。事實上,可以通過穴位按摩、利用中藥拉提鬆弛的肌肉,以及進行骨盆底肌運動,就能有效改善漏尿的問題。

造成漏尿問題的原因

台灣吳明珠中醫診所院長吳明珠說,骨盆底下有一種稱為「骨盆底肌」的肌肉,當骨盆底肌鬆弛時,就容易發生漏尿。

曾經有一位年近90歲的老婦人,為了改善骨盆底肌肉無力造成的漏尿問題,進行膀胱懸吊手術,但是術後幾個月,漏尿問題重現。

其實年長者漏尿通常是肌力衰退,或是管理排水系統的腎和膀胱系統虛弱而造成,但現在也有不少壯年族群面臨漏尿問題。

吳明珠提出,尿失禁之中最常見的是應力性尿失禁,就是當腹部壓力增加時,患者會不自覺地排出尿液,這與骨盆底肌肉,或是支托的構造鬆弛無力有關;其次常見的是急迫性尿失禁,就是突然急著想上廁所,這類型的患者多數屬於膀胱過動症;另外還有混合上述兩者的混合型尿失禁,以及因為疾病造成的尿失禁。

臨床統計發現,女性的漏尿問題比男性嚴重,這主要是因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還有懷孕、分娩、更年期、子宮手術等因素,也會影響骨盆底肌肉的緊實和收縮狀況。

吳明珠表示,過去農業社會女性多子是漏尿的最大因素,而現代女性晚生,甚至不生,所以造成漏尿問題的原因有所不同,第一個是久坐不動,造成骨盆底肌無力、鎖水不力;第二個是過度減肥,造成營養缺乏、腎臟虛弱;第三個是壓力過大,自律神經失調,造成頻尿、漏尿。
不過,如果出現漏尿問題,無論是否進行手術,都還是要補充腎能量,才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醫認為,腎與膀胱互為表裏,也就是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腎主開合,如同水龍頭,而膀胱具有儲存和疏洩的功能。腎能量虛弱就像是水龍頭關不緊,會一直滴水,如果不補充腎能量,更年期就會提早報到,出現掉髮、白髮、腰膝痠軟,女性還會有經期不順的現象。

中醫提升腎氣的方法

吳明珠說,服用中藥有助於提升腎氣,改善漏尿的問題。當腎能量不足,中醫師通常會開立濟生腎氣丸、金匱腎氣丸、清心蓮子飲等藥劑,同時依照患者的體質狀況調整藥方。

曾有研究發現,夜尿症患者連續12周服用濟生腎氣丸之後,能改善夜尿、尿頻的情況;動物實驗則發現,大鼠服用濟生腎氣丸之後,膀胱收縮的間隔延長,而且濟生腎氣丸能通過平衡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來抑制膀胱活動。

此外,通過針灸、按摩穴位,也能治療漏尿的問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體的能量循著經絡在內臟和皮膚表層流動,經絡上有一些特殊作用的點即是「穴位」,用針刺、艾灸等方法刺激穴位,能調節內臟的能量,從而治療相應的疾病。

漏尿患者平常可以多按壓關元穴、氣海穴、太谿穴、三陰交穴等強化腎氣的穴位,但這些穴位對於感染型的漏尿患者無效。

黑色食物補充腎能量

吳明珠補充說,在食療方面,要多食用黑色食物,因為黑色食物能補充腎能量,例如:黑豆、黑芝麻、烏骨雞等;還有不要長時間搬重物,也不要睡前吃冰涼的食物。

此外,一定要搭配進行骨盆底肌的運動訓練,比如每天至少要做凱格爾運動100次,才能有效緊緻肌肉,解決漏尿問題。

骨盆底肌的位置在哪?

那麼,骨盆底肌到底在哪裏呢?健身教練Amber說,人體的腹腔和骨盆腔是一個桶狀結構,上方有橫隔膜,背面有脊柱和多裂肌,腹前有腹橫肌,下方就是骨盆底肌,所以進行骨盆底肌的運動訓練,就是訓練中斷小便、剪斷大便的那塊肌肉。

不過,進行骨盆底肌的運動訓練時,並非只有骨盆底肌在用力,而是整個腹部核心都在用力;還有在吸氣時,橫隔膜會往下降,此時腹腔的壓力會壓到骨盆底肌,也等於在訓練骨盆底肌。

因此從最簡單的腹式呼吸,到任何一個重力訓練、深蹲、硬舉、負重行走或核心運動,都能訓練骨盆底肌。

介紹6個骨盆底肌運動

基本臀橋

►準備一個墊子或者瑜伽磚,墊子不可以太軟,且要有一定厚度。

►仰躺,腳貼地。

►雙膝夾瑜伽磚,要微微用力,瑜伽磚不可被抽離。

►吸氣抬高屁股,吐氣下來。

►重複做20次,每天做1~3回。

1+1/2 臀橋

►基本臀橋開始。

►吸氣抬高屁股,吐氣下來一半,不落地。

►再吸氣抬高屁股,吐氣下來。

►重複做20次。

基本臀橋停頓

►從基本臀橋開始。

►吸氣抬高屁股,保持在最高處40秒,吐氣下來。

►重複做20次。

►雙腳底合併臀橋

►仰躺,雙腳底掌相對。

►吸氣抬高屁股,吐氣下來。

►重複做20次。

單腳臀橋

►基本臀橋開始,一腳抬起。

►吸氣抬高屁股,吐氣下來。

►重複做20次。

單腳臀橋變化型

►一隻腳腳踝放在另一側大腿上。

►踩地的腳可以往中間踩一點,以維持平衡。

►吸氣抬高屁股,吐氣下來。

►重複做20次。

建議每天須要做1~3回骨盆底肌運動,可任選上述6種中的一種,但是要注意,不要用腰力來做代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