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監管機構提高首次公開招股(IPO)的門檻。公開紀錄顯示,2023年迄今已有126家公司撤回了科創板的IPO申請,這已超過了前4年的總和。
今年第三季度,科創板只有2家企業的IPO獲得受理,同比減少77.78%。此外,2023年前三季度,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數量為62家,較去年同期下滑了35.42%。
銀行家對《金融時報》表示,現在企業獲准上市前,不僅必須盈利,還要用數百頁的篇幅解釋他們的技術如何與行業領先者相媲美,以及商業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儘管推出科創板的初衷,是為高風險企業提供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但在新規定下,許多初創企業無法在科創板上市。
這表明,中共希望監管部門不斷加強的審查力度,讓資源流向他們認為最合格的公司,但分析人士表示,這種做法最終可能使高潛力的初創企業失去融資機會,導致創新能力被削弱。
香港東方資本(Orient Capital Research)的董事總經理科利爾(Andrew Collier)認為,中共當局的意思是「我不會把國家的力量投入到無法保證成功的公司背後」。
「這項政策政治性太強,不可能成功。」科利爾說。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說:「讓監管機構決定哪些高科技公司應該上市,就像讓8歲小孩選擇最好的登月技術一樣。」
「它永遠不會成功。」陳志武說。
2019年科創板成立之初,申請IPO的公司不需要收入或利潤,只需要市值至少40億人民幣(約5.5億美元),且產品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技術實力」即可。
然而,公開紀錄顯示,今年僅有一家無利潤、收入不足1,000萬人民幣的公司在科創板上市,比2022年的8家明顯下降。
市場低迷是收緊新創企業上市管制的部份原因。此外,許多中國初創企業上市後的財務表現不佳也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官方紀錄顯示,四分之三科創板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後從未實現收支平衡。◇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