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銀行(SVB)是中國初創企業在美國融資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時也幾乎是位於中國的風險投資公司美元基金開戶行。分析認為,這家銀行倒閉意味著,中企重要的融資渠道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
矽谷銀行倒閉引發的後續影響也反映出中美企業-風投行業之間的聯繫已盤根錯節。但因一系列地緣政治問題,中美關係已經跌入谷底。專家表示,未來中、美兩國加大監管銀行業務,加上美國封鎖中共發展有國安威脅的高科技,勢必會加大限制資金流向中國初創企業。
據美國《財富》雜誌的統計,矽谷銀行是約50%初創公司的首選金融機構,近年為過千隻私招股權和風投基金提供資產託管服務,其中包括很多中國初創公司。
二十多年來,矽谷銀行一直在中國創業者與風險投資機構之間扮演一種中間人的身份。大部份美元風險基金和它們投資的公司,都會首選矽谷銀行作為自己在美國的主結算銀行。業內有一種調侃,拿了美元科技基金又不和矽谷銀行合作,就像進了星巴克卻沒找店員點一杯生椰拿鐵一樣。
3月10日,當矽谷銀行被美國政府接管的消息剛傳出後不久,矽谷銀行的中國客戶紛紛急著把錢轉出來。一個名為「SVB後續處理經驗分享」的微信群在成立後半個小時內就聚集起200多人,三個小時後擴充至500人。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證實,在中國,受矽谷銀行破產影響的主要是科技創投機構和VIE架構的創業公司。
矽谷銀行幾乎是中國初創企業的唯一選擇
創業投資領域資深律師陳亞偉告訴大陸「騰訊深網」說,他過去十年的客戶基本都是拿了美元基金的創業者,「他們需要搭建VIE架構,整個過程中,矽谷銀行幾乎是創業者們唯一選擇的銀行」。
以中國外賣科技公司美團為例,CEO王興在2011年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後,曾公開在電腦上晾晒矽谷銀行帳戶,帳面顯示餘額為6000萬美元。
據悉,基本上拿了美元基金的中國創業者都是跟矽谷銀行合作。等到上市規模變大後,企業才開始考慮到其它銀行開戶,分散資金。
多位投資者證實,尤其是拿美元風險投資資金的創業者做VIE架構,矽谷銀行是中國創業公司境外資產存放的唯一選擇。
這是因為根據中共法律,外國投資者不允許擁有中國本地企業的股份,所以對希望在國外籌集資金的中國公司來說,只能使用VIE架構。通常的操作就是,在開曼群島等免稅地註冊,然後再到美國融資。
但是VIE架構受美國反洗錢和其它法規的約束,使得這些中企在美國開設銀行帳戶的程序更複雜和耗時。
矽谷銀行是一個區域性銀行,它為中企提供了跟主流銀行不同的服務。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道說,有中國企業創辦人透露,在矽谷銀行開戶只要一周時間,其網銀系統便允許使用中國的手機號碼進行驗證。而其它傳統銀行,如渣打、滙豐、花旗等開戶,可能需要3~6個月的時間開戶。
創新工場財務副總裁劉秀萍曾表示,中國企業為何會選擇矽谷銀行:一是「快」,矽谷銀行網銀設計和開戶流程非常方便快捷,使更多IT行業選擇它;二是服務好,「哪怕只是一個小要求,矽谷銀行也會24小時內儘快為你解決」;三是矽谷銀行非常重視中國業務,從上到下都在走近客戶。
據悉,中國國內的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等少數中共貸款機構一直希望爭奪矽谷銀行的中國客戶。他們也提供了與矽谷銀行類似的帳戶服務,但發現很難打破矽谷銀行在中國初創企業中的主導地位。
矽谷銀行也是風投公司在中國的開戶行
與中國拿到美元融資的初創公司類似,矽谷銀行幾乎也是每家位於中國的美元基金的開戶行。
矽谷銀行自1999年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並在2005年和2010年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設立分支機構,為中國科技企業和風險投資者提供來自本地的客戶服務和諮詢服務。
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矽谷銀行高管帶領華爾街和矽谷的頂級風投公司組團入華,包括紅杉資本、KPCB、Accel Partners、NEA、紅點投資、DCM等。考察團去了長城和中關村。
2005年,紅杉便邀請了當時還是攜程創始人的沈南鵬和全球創業投資基金亞太區的兩名主管之一張帆,組建了中國投資團隊。紅杉是那波考察中第一批在中國建立團隊的機構,拉開了大牌基金入華的序幕。
這些風投公司從美國各類基金中籌集美元,包括政府養老基金、大學捐贈基金、基金會和家族辦公室等。風投公司持有矽谷銀行的帳戶,方便從其美方合夥人處收取資金。此外,當風投公司投資中國的初創公司時,風投資金也可以很容易地轉移到創業公司在美國的矽谷銀行帳戶中。
大陸「中證金融研究院」在2018年的研究報告中說,「在所有被風投基金支持的2014年內IPO的企業中,有64%的企業是矽谷銀行的客戶。」
在矽谷銀行倒閉後,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的行政總裁陳嘉興(Garry Tan)向美國政府遞交緊急請願書中透露,該機構旗下三分之一約一千多個創業公司所有的錢都在矽谷銀行。
英國BBC報道說,根據這一衡量標準,總體上將有一萬多家小型企業和初創公司受矽谷銀行倒閉影響。
出奇地安靜 無一家中國科技或風投公司承認有大損失
《華爾街日報》周四(3月16日)報道說,矽谷銀行的國際電匯還沒有完全恢復。矽谷銀行中國客戶被告知,所有客戶服務問題將由矽谷銀行的加州總部處理。過去,他們只用與矽谷銀行的北京代表打交道。
熟悉此事的人士告訴《華日》,矽谷銀行中國業務的負責人陳青(Carolyn Chen)在矽谷銀行被美國政府接管後已遭解僱。
根據矽谷銀行的年度報告,截至2022年底,該銀行有超過8500名員工,其中五分之一在美國以外。同時,它有139億美元的外國存款,這些存款不受任何聯邦或州的保險制度約束。
比較詭異的是,迄今沒有一家中國科技或風險投資公司,公開承認因矽谷銀行破產而蒙受損失。
在矽谷銀行倒閉後,上市公司百濟神州、再鼎醫藥、騰盛博藥、堃博醫療、雲頂新耀、阜博集團、匯量科技、聖諾醫藥、挪亞控股等紛紛主動披露了與矽谷銀行之間的關係,大多強調受影響較小。幾天內,光在港股上市的、稱是矽谷銀行客戶的大陸公司就至少有13家。而上市公司必須披露潛在重大風險。
此外,一些風投公司也在通知客戶,他們沒有在矽谷銀行存款。有大陸媒體報道說,那些沒有主動通知客戶的,估計都在矽谷銀行有存款。
「騰訊深網」報道說,中國創投圈在矽谷銀行倒閉後的周末出奇地安靜,似乎矽谷銀行倒閉與中國創投圈毫無關係,但這種安靜只是表象,實則暗流湧動。
「我知道的有一些美元基金的風投有個人資金和公司資金都存在矽谷銀行,他們也不會對外承認自己有錢存在矽谷銀行,他們整個周末都應該和律師在默默地處理矽谷銀行倒閉帶來的一系列後續事宜。」一位美元投資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騰訊深網」。
多家外媒的評論認為,現在中國大陸公開披露出來的矽谷銀行有業務聯繫的那些公司與個人,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中美加強監管預期下 風投-科創生態圈恐進一步惡化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說,矽谷銀行深度介入「風投—科創」的生態圈,其倒閉將對整個生態圈構成深遠影響,因為它的角色就像一家虛擬的「創投圈集團」的財務公司。
財經專家、資深媒體人黃世聰告訴大紀元,矽谷銀行倒閉後,中國科企的海外融資會比較難,如果接下來北京不加大力度去扶持這些公司,可能整個初創企業會陷入一個困頓局面,前景黯淡。
他表示,過去可能因為美國監管比較鬆,美國風投要進入中國,或是跟中國的資金往來可以透過矽谷銀行來實現,未來美國很可能加強銀行監管,加上美國封鎖中共發展跟國家安全相關的高科技,勢必會限制資金流向這類中國初創企業。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認為,未來中國的初創企業生存會更加困難,目前中共準備收緊對金融業的監管。在中美科技脫鉤的趨勢下,美國的資本會更難進入中國大陸的初創企業。與此同時,中國的初創企業也會對美國部份銀行更加忌憚。矽谷銀行的倒閉,實際是加快了中美經濟、科技脫鉤的步伐。
3月16日,中共公布將成立新的國家金融監管機構,加強對金融業的監管。
旅美經濟學者鄭旭光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金融機構的監管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
「它要發生問題,和矽谷銀行的性質會完全不一樣。」鄭旭光說,「中國的金融風暴是結構性的,矽谷銀行倒閉是(美聯儲)加息導致的。」#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