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上月底起禁止日本10個都縣水產品入口,並會對來自日本的水產進行檢測。多個傳媒周五(15日)報道指,由於食環署負責檢測的人手不足,周四上午到港的日本水產一至存放在室溫等候檢測,直至今早足足24個小時仍未有人員進行檢測,懷疑部份食品已經變壞。

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就報道指昨天有日本進口食品在機場長時間未能清關,中心十分重視事件,並已立刻跟進了解。

中心解釋稱,昨天情況較特殊,進口貨品比平常多60%,而且當中有數個個案因為文件不齊全須補充有關資料,也有出現「貨證不符」的情況因而需待進口商提供文件澄清,以及詳細對照文件資料和貨物,導致需要較長時間處理。中心聲稱這些情况與輻射檢測完全無關,並提醒業界確保提供的資料齊全準確以縮短檢查時間。中心又稱雖然進口食品比平常多,但大部分其他進口食品清關時間平均約3.5小時。

食環署雖然沒有回應是否人手不足,但透露為加快處理清關手續,署方派出額外7位職員到場支援,又稱會持續檢視、適當調配和增加人手配合運作需要。

就日本進口水產被指長時間放在室溫下,食環署沒有回應原因,僅提示進口商機管局機場三個貨運站均配備冷藏設施供進口商使用,可以按其需要將食品暫存於貨運站的冷藏設施。

早前有報道引述消息稱,自港府對日本水產的限制令發出後,食環署一直都是以抽查形式檢查由日本進口的水產食品,但當局上星期發現有來自禁運都縣到港的貨物後,就開始作全面的檢查。然而食環署人手嚴重不足,日間只有3人負責檢查、夜更只有1人,根本無可能在正常時間內檢測所有來自日本的食品。

據多間傳媒報道,周四上午11時已經有一批由日本空運的水產食品存放在機場貨場內等候檢測,惟直至今早11時仍然有貨物未進行檢查。由於機場貨場是室溫空間,相信部份水產在室溫存放長達24小時,部份已經退冰甚至變壞。現場有貨車司機曾經向食環及食安中心查詢,只獲回覆着司機繼續等候。@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