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及理性自利這兩個個別行為人行為的基本準則後,我們再回到個人行為的目的,正如第一章中所強調的,任何一個人終究是追求「幸福的增進」。為了達此目的,必須消費物品,而物品是由生產者使用生產因素製造出來的,最後由供需雙方在產品市場內完成交易。
因此,供需原理非常重要,可以說是經濟學的靈魂,而由我們時常聽到的「你如果教一隻鸚鵡學會說『供給』與『需求』這兩個詞,牠就成為一個經濟學家了!」這種揶揄經濟學家的話語,其實也反而更印證供需在經濟學是多麼重要了。那麼,供給與需求的意義是甚麼,其內涵又何在呢?
每一個人都重視「邊際行為」所帶來的成本及效益之增量
既然獲得物品需要支付代價或支付成本,到底支付多少才能得到想要的物品及其數量呢?起先,我們往往同時面對許多種物品,這些物品當然都是我們想要的,但其中只有某些是屬於「個人有能力購買」的,有些則非個人能力所及。即使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個人在某一時點也只能選一種而已。如何選呢?這就是理性自利準則的發揮,也就是「以最小成本得到最大收益」。收益是甚麼?以消費物品言,是「滿足、幸福」,而在經濟學裏是以「效用」(Utility)來稱呼。在選定某一種物品消費後,我們接著要問:同一種物品的消費數量增加時,會有甚麼現象發生?
先就如何在各種有能力得到的物品中挑選某一種來談,我們自己可以想想,是否就是作「再多花一單位成本可以多得到多少效用」這樣的決策?或是「多花一塊錢能多得多少效用」的判定,這就是「邊際分析」的概念,而該種決策也就是俗話所說的「錢花在刀口上」之意。
這裏必須提醒讀者注意,我們每一個人做行為時,重視的是「邊際行為」,亦即計較的是「該行為」所帶來的成本及效益之「增量」。之所以選取某物來消費,就是該單位費用花在該物品所增加的效用最多。在選取消費這種物品之後,我們隨即碰到這個問題:我們如何決定是否繼續消費這種物品?
同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增多,個人所願意支付的單位價格就會減少
截至目前,我們都限於分析能夠帶來效用的物品,也是這樣的物品才值得我們去關心, 既然想要這種東西, 就是「多多益善」了, 但是,「胃納有限」和「喜新厭舊」的人性終會發揮作用,於是儘管對某物品依舊喜歡,總會在消費量到達某一程度時,喜歡的程度會減少,譬如:吃塊狀的朱古力糖,在吃第一塊時覺得有10單位效用,再吃第二塊時,會由新的這塊得到11單位效用,縱使第三塊會有12單位……,繼續吃下去,總會到達再多吃一塊時所多得到的效用,會少於前一塊所增加的,而此後食用每一塊朱古力新增的效用將越來越少,這就是有名且重要的「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既然每一種物品都逃不過這種現象,我們即可推得:同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增多時,每增多一單位物品的新增效用會減少,那麼,個人為多得這一單位的物品所願意支付的代價,也就會比前一單位物品所付的代價來得少,否則不會購買。如此,我們就得到這樣的「需求法則」:同一種物品的需求量增多,個人所願意支付的單位價格就會減少。換句話說,物品的價格與其需求量呈現反向關係,即價格愈低、需求量愈多,價格愈高、需求量愈少。當然,我們需要再加上「其他條件(或情況)不變」這個先決條件。這種關係所反映的經濟涵意就是:同一物品的邊際效用遞減。
由於一定有這種負向關係存在,當消費者對某物的需求量(或消費量)愈多時,總會到達新增的那一單位所能產生的效用比先前的各單位都來得小,因而所願意支付的代價(或價格)也就較少,這也是價格和需求量呈現反向關係的內涵。雖然同一物品的需求量愈多,最後那一單位所願支付的代價低於先前各個單位所願付價格,但當時所購買的全部數量之單價卻與這個最後單位的價格相同。
我們還是以食用朱古力糖為例說明,若你吃第一塊的效用是10單位,假設效用單位值一塊錢,則吃第一塊朱古力糖你願支付的價格最多是10元,否則你會放棄;吃第二塊時邊際效用減為9單位,則你對這一單位的願付單價是9元,但現今你是買了兩塊朱古力糖,此時第一塊糖你所實際支付的單價也是9元,因而你對這兩塊糖的實際花費是18元(2×9元),但在你的心裏,第一塊糖願意支付10元,第二塊願付9元,兩塊一共願意支付19元,比實際支付淨多了1元,這1元就是你購買兩塊朱古力糖的「消費者剩餘」,同理可以類推第三、四、五……塊朱古力糖的消費者剩餘,而就是因為有消費者剩餘的存在,消費者才願意從事購買行為。
至此,我們已得到個人對某一種物品的負向需求關係,也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某一價格對應著某一個需求量,這些數量是個別消費者在各個不同價格下,「願意」且「有能力」獲得的,而且價格和數量呈反向關係。這裏,特別提醒注意,必須「意願」和「能力」兩者皆具備,否則不可以稱為「需求」。因為個人的慾望可以說是無窮盡的,但光是「喜歡」卻不一定有「能力」可以獲得。
分析至此,我們不免想起金鐘獎最佳女演員兼歌者又兼主持人的李明依小姐,她多年前的那一首「只要是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引起不小爭議的歌名,如果是疑問句是可以成立的,但卻不能作為肯定句,因為即使是如此有名、有利的她,也有很多東西、事情,不是她喜歡就可以得到、做到的。
無論是需求或供給,都必須有「意願」和「能力」兩個要件
我們已經得到消費者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對某一物品在其各種不同價格下的不同消費量,在價格和數量的關係圖上,將所有這些點連成一線就得到需求線,不過,到底消費量或需求量會是多少?須支付多少單價呢?這必須再得出物品的供應關係才可以做到,就讓我們接著分析物品的供應面吧!
物品供應者通稱為生產者,同樣地,我們也需先確定生產者的行為目的是甚麼?雖然有些生產者或許例外,但以「利潤最大」作標的,終究是最受公認的。由於利潤是總收益減去總成本(指的當然是機會成本),為求利潤最大,在決定多生產一單位物品時,就必須到達生產該單位所多得到的收益等於生產該單位所多支付的成本這個境界。與消費者相似的是,生產者也面臨生產何種物品的抉擇,而當選擇了生產某物時,就必須放棄生產其他物品,於是原本生產他物的生產因素就會流到這個物品的生產。
當這種物品的產量增多時,所要放棄的他種物品數量也會遞增,此即邊際機會成本隨著該物產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生產者之所以決定生產某一數量,至少要求生產這一單位的成本等於售價,由於產量增加,邊際機會成本也上升,因而也需要價格的上漲來配合才願意生產,於是在價格和數量的平面圖上,我們就可得到:在其他條件不變下,該物品價格與其供應量呈現正向關係的「供給法則」,將所有點連接起來所得到的線就是物品供給線,線上每一點都表示邊際成本等於價格。與消費者可獲「消費者剩餘」一樣,生產者或供給者也有「生產者剩餘」可得,請讀者自己參考上文「消費者剩餘」的得出方式來分析。
至此,一般情況的需求線和供給線都已經得出,亦即,在其他條件不變下,需求量和價格呈反向關係,供給量則與價格呈正向關係。我們不要忘記的是,無論是需求或供給,都必須有「意願」和「能力」這兩個要件,當供給線和需求線相交時就得出物品的價格和數量,這個解值就是所謂的「均衡點」。在此均衡價格下,沒有過剩,也沒有不足。當價格高於均衡價格時,供給量大於需求量,出現過剩,反之則出現不足,若讓價格自由變動,前者將降價,需求量將增加、供給量將減少,於是過剩量縮小,價格降至均衡價格水準時,過剩就消失。後者將漲價,供給量將增、需求量將減,不足量縮小,直至均衡價格水準,不足將消失。
供需線就好像一把剪刀的兩片,缺一不可
新古典經濟學大師馬夏爾(A.Marshall, 1842~1924)將供需線比喻作一把剪刀的兩片,缺一不可。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無論是需求線或供給線,所代表的是物品的價格與數量之間的關係,價格變動,只會引起同一條線上的點移動而已,當價格以外的因素變化時,將使供需線整條左移或右移。譬如:消費者的所得提高時,儘管價格不變,對於該物的需求量將會增加,因而整條需求線往右移,所得減少則往左移,其他因素對需求的影響可以依此類推。同理,價格以外的因素對供給的影響亦是促使整條供給線移動,例如生產技術提升將使供給線右移,發生天災則供給線左移。
由於供需原理是經濟分析的主角,為了讓讀者更了解,我們將之繪成圖來作更清楚的說明,如圖1所示,座標縱軸代表物品的價格(P),橫軸則為物品的供需數量(Q),上文所推導出的供需曲線各繪如圖中的S和D線,S為由左下往右上伸展的正斜率線,表示物品的價格和供給量成正向關係,D則為左上向右下方延伸的負斜率線,表示物品的價格與其需求量呈現反向關係。兩條線的交點e就是所謂的均衡點,對應的均衡價格、均衡數量各為Pe和Qe,此時供給者在Pe下賣出所有的產品供應量,且生產Qe時,所支付的邊際成本恰好等於物品的單價;這個時候,需求者的需求量等於供給者的供應量,市場中的供需雙方都達到滿意的程度。
如果消費者的所得增加致購買力提升,則在其他情況(或條件)都維持不變下,圖1中的D線右移至D’,於是價格若停留在Pe,就產生ee’數量的「超額需求」,在消費者爭購下,價格會被叫高,於是更多的供應量能夠在較高成本下被生產出來,另一方面因為價格上升,需求量就會減少,供需雙方都循著圖1中的箭頭方向調整,終而抵達新的均衡點e」才停止。我們可以同理分析需求線左移,供給線右移、左移,或兩條線同時移動所造成的某種物品的供需線移動的各種結果。只要我們可以得出某物的供需線,就能獲致各種情況下的結果,不但能解釋事件,且能預先獲知某些政策(政府或廠商)所將產生的後果。就讓我們以一九八九、一九九0年的台灣樓價飆漲為例作說明吧!
扭轉錯誤貨幣、貿易政策,促使政府移開管制之手,才能治本
我們所得知的現象是:該兩年的樓價漲得特別凶,於是「無殼蝸牛」族出現,他們要求政府抑制「假性」需求,對投機客課以重稅,另方面也要求政府廣建國宅來提供低所得者住屋,俾抑制飆漲之勢。這樣子的要求有其道理嗎?為了得到答案,必須找出根源才可對症下藥。我們利用上述簡單供需圖即可獲得清楚的了解。
假設房屋市場的原先(一九八九年以前未飆漲時)供需線如圖2中S、D線所示。當時的價格為P1,數量為q1,經過兩年的狂飆之後價格升為P2,我們會問:由P1升到P2是種甚麼過程?由圖可以看出,D線右移和S線左移都有可能。實情到底如何?由於房屋的供給會與時俱增,因而S線不可能左移反而會往右移,如此反會拉低樓價。所以,樓價的飆漲源頭應在需求面,而兩年的時間給予房屋的建造有些微增加,假若S線右移至S’。如此,P2價格水準必定是D線移到D’。接著要問:D線到D’線是何種因素促成的?我們先會想到台灣經濟奇蹟致民眾的所得提高,對於房屋的需求可能經由三個途徑增加:一來由於人口增加,二來大家庭變中或小家庭,三來租屋者變為購屋者。這三種來源,其目的都是「居住」,按照常理,不會一下子猛增,因而只可能由D右移至D」,樓價也只會漲至P3而已。
至此,我們已經看到事件的根源了,這就是D」線大幅右移到D’線的原因。沒錯,那兩年期間,是有財團及其他民間人士大量購屋待價而沽,一方面賣來賣去抬高價錢,二方面買了閒置待好價賣出。這種「非居住」用途的購屋,被許多一般人士稱為「假性」需求,其實,正確的稱呼應是「投機性」需求。除非將此種需求減緩,否則飆漲之勢難抑,那麼,何種方法適合呢?
建國宅固然可使S線右移而壓低樓價,但造屋並不易,而且費時,難以對沖投機性需求,更何況國宅的興建可能反而誘引原先無力購屋者及炒作者的需求,使需求線更加右移,於是可能助長飆風。所以,還是應向投機需求的抑制動腦筋,我們因而要問,投機的源頭何在?歸根結柢,「游資太多」一句話可以概括。而游資之所以充斥,外貿的大量出超(出口大於進口)、匯率政策、貨幣政策的推波助瀾是肇因。再因台灣內部的投資及投機管道的諸多管制,眾多游資乃被逼往股市、房地產,終而引發房地產狂飆,如果不將失誤的貨幣、貿易等財經政策扭轉,以及促使政府移開管制之手,不管採取任何其他政策,恐怕都是事倍功半、治標而不能治本的吃力不討好之舉。
找出變因,對症下藥
不只房地產狂飆現象可用供需原理剖析,幾乎任何問題都可借助於它。當然,如何找出供需線是先決課題,而且也要小心區別線上的點或整條線的移動,如此方能得出變因而對症下藥。線上的點之移動稱為「需求『量』、供給『量』的變動」,而整條線的移動則以「需求的變動、供給的變動」稱之,兩者以有沒有「量」這個字作區隔,而對這兩種情況的差別之認知非常重要,一旦混淆,對現象的了解及剖析就會錯誤了。這裏,還有一點必須鄭重提醒讀者注意,也許有的讀者已經注意到圖2所繪的供需線都很陡,這並非隨意為之,而是房屋的價格供需「彈性」小所導致的。
何謂彈性?簡言之,是兩個百分率的比值,需求的價格彈性就是指「物品的價格變動百分之一,引起該物需求量變動的百分率」,譬如:甲物的價格增加1%,而致該物的需求量減少2%,則甲物的需求價格彈性就是2(即2%除以1%)。大致而言,需求線愈陡,價格彈性愈小,反之愈大,供給彈性也是同理。上面所舉的房屋供需線之所以陡峭,乃因房屋的需求量或供給量都不會隨價格的變動而發生太大的變化,所以當供需線整條移動時,對於價格的牽引效果較大,而對數量的影響較小。
最後,必須清楚交代的是,這個簡單的供需圖,是以「完全競爭市場」或「交易成本為零」推導出來的,在該理想狀態下,供需雙方都各自達到「至善」(最好),兩線交點就是供需雙方都達到「至善」,若所有市場都達到至善點,那人間的所有人也都在最好的境界,這在變動不已的實際人間不太可能達到,只在「神界」才有,畢竟「人間不是天堂」,有人戲稱「經濟神學」,的確是如此。
那麼,既然它不是真實的,為何經濟學和經濟學家會以之為基礎呢?一來它是很好的「分析工具」,可以藉之看到方向,縱然不可能得到確切的數據,卻可避免走錯路、做錯事。二來它可指引我們往神界的路走去。所以,好好了解簡單供需圖的內涵進而活用之,對於實際人生是很有幫助的。
至本章為止,已將經濟學的幾個最基本原則、原理做了扼要交代。在將婚姻、出生、健康、友誼、山難等與個人一生密切相關的課題,由經濟的角度分析之前,還有必要解析兩個非常重要且是根本性的觀念。在下一章先將一個被當代經濟學幾乎全部拋棄,但其實是真正的經濟學最根本、最重要的「誠信」倫理道德,予以簡要的解析。再下一章則對世人再熟悉不過,但可能多所誤解的「錢」或「貨幣」做簡單扼要的破迷解說。#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