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藻類與珊瑚、海葵等刺胞動物屬於共生關係。因為珊瑚提供藻類一個棲身之所,而藻類將光合作用產生的部份糖類和營養傳遞給珊瑚。最近,一個新的發現使日本科學家了解到藻類將養份提供給珊瑚的途徑,是通過降解自身的細胞壁後傳送糖類。

這種釋放糖類的途徑,是由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團隊發現。他們將這一發現寫成論文,於8月18日發表在《eLife》生命科學雜誌上。

珊瑚是一種對生存環境要求非常高的生物,只能在適當的海水溫度、低污染和少化學品的海洋中生存。環境出現的哪怕最輕微的變化,都可能導致珊瑚白化或死亡。

由藻類和珊瑚等生物造成的珊瑚礁是許多魚類、甲殼類動物和其它海洋生物重要棲息地,因此被稱為「生物多樣性寶庫」。 

由於珊瑚與藻類的共生關係,既微妙又複雜。大多的珊瑚都依靠甲藻和其它微型藻類的光合作用產生的糖類,滿足其大部份能量需求,而珊瑚又為甲藻提供了一個家。 

過去發現,共生甲藻類主要生存於珊瑚細胞內的特殊隔間(共生體),或海洋動物的腸道內,這種環境通常呈酸性。 

不過,科學家們仍然不了解這種關係中的許多複雜過程,包括糖類是如何從藻類共生體中釋放出來並給宿主們吸收的。不過,他們認為了解藻類對於保護珊瑚礁,及其支持的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 

研究發現,甲藻在酸性環境中釋放的葡萄糖量較高,且分泌的半乳糖同樣呈現增加趨勢,這表明酸性環境增強了甲藻釋放糖類。

為了弄懂甲藻的糖類分泌的機制,研究團隊對這些藻類的基因和它們在酸鹼環境中的變化,進行篩檢和實驗。

結果發現,糖的釋放是由纖維素分解酶分解細胞壁導致,而這種纖維素分解酶因其用於分解陸地植物細胞壁而聞名。 

這一發現說明,藻類共生體通過細胞壁降解,將單醣釋放到宿主刺胞動物(海葵、珊瑚)的細胞內,達到互利共生體的目的。另外,在酸性環境下能觀察到藻類細胞壁的皺紋和剝落,這表明甲藻的細胞壁在酸性條件下發生了形態和質量上的改變。

但目前科學家尚不清楚共生藻科的細胞壁成份,與半乳糖份泌的作用機制。不過,甲藻在酸性環境中半乳糖份泌大幅增加這是事實。而這種釋放糖的方法,能給宿主(珊瑚)提供多大的能量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東京大學前沿科學研究生院丸山信一郎(Shinichiro Maruyama)副教授對東北大學新聞室解釋,「我們發現藻類細胞開始降解自身細胞壁時,就會釋放糖。即使藻類不存於共生宿主的情況下,這種細胞壁的破壞也會發生。若環境條件變得更加酸性時,藻類的細胞壁破壞就會增強。」

丸山副教授補充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藻類與珊瑚之間的相互作用比以往想像的更加複雜,這為海洋環境中的碳循環提供了重要的拼圖。」

日本東北大學和丸山的研究團隊將繼續研究有關於糖釋放、細胞壁維護和酶反應調節的分子機制,揭開共生藻類分泌的分子的多樣性,同時進一步深入了解共生體和宿主之間交換的「分子語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