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香港神秘富豪身家過千億美元?

首先,要為大家報道一則網絡熱話。

最近在中國大陸流傳著一則消息,稱美國期貨商品交易委員會發現香港出現了一個神秘富豪。從2003年開始,他的交易量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但在十八年之間,他的投資收益達到了驚人的14.5萬倍,身家已經超過1,170億美元,成為了亞洲新的首富,甚至比李嘉誠還要富有。

究竟這個消息是真還是假?暫時還無人知曉,但它引起了香港網民的熱烈討論。還有人發現,原來在2021年已經有相關的消息流傳出來。

有人嘗試計算,將1,170億美元除以14.5萬,就意味著在2003年擁有了80.7萬美元的財富。而當年,李嘉誠的財富為78億美元,是亞洲首富。

網民推算,假設本金是80.7萬美元,購買期貨,每年回報率需要達到1.63倍,18年後才有1,170億美元,這並不是不可能的。

例如,山東農民出身的期貨界傳奇人物傅海棠,在2009年到2010年之間,用了18個月的時間將5萬元變成了1.2億元,增長了2,400倍。

有網民進行了詳細的計算和分析,研究了過去二十年的股市周期、黃金期貨周線圖等等因素,認為要保持每年1.63倍的增長速度,需要投資黃金、原油、銅、股票等領域。因此,他們傾向於認為這則消息是虛假的。

還有網民幽默地說,只需要三位「隱形富豪」,財富便足夠應對恒大爆煲的債務問題了。

習近平為何缺席G20?

接下來的報道,我們可以肯定這是一則真實的消息。

中共外交部宣布,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會出席於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G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這也就意味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不會參加這次峰會,這也是自他上任「中共國家主席」以來的第一次缺席「G20峰會」。

而中共官方並未解釋習近平缺席的原因,這引起了外界的許多猜測。

例如,《彭博》報道引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副教授吳木鑾的分析,他認為習近平特意缺席可能象徵著他正在從一位政治家轉變為中國的「皇帝」,並希望各國政府前來中國大陸親自拜會他,因此拒絕親自參加外國的會議。

此外,在G20峰會上,習近平不會受到特別的待遇,但他親自參加的「金磚國家峰會」則顯示出他受到了特別的重視。

時政評論員王赫在我們的《大紀元》上撰文分析指出,習近平在早前出席「金磚五國南非峰會」之前,已經有一段時間處於消失了的狀態。

當他現身南非後,他的身形看起來憔悴,精神恍惚,並缺席了峰會的「工商部份」會議,這種舉止令人詫異,反映出習近平的身心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此,王赫認為習近平缺席G20峰會是因為他擔心可能會發生政變或者遭受刺殺。

目前,反對習近平的力量有多大,習近平對此心知肚明。對他來說,政變問題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心頭大患。他之前推行的「反腐」和「打虎」運動不僅是為了「保黨」,也是為了「自保」。

王赫還指出,自從習近平在「二十大」連任之後,政治、經濟、社會、外交、軍事等各方面都一片混亂,每一個問題都讓他感到困擾。而新班子又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習近平目前的處境被比明朝末年自殺而死的崇禎皇帝還要差。

日本的朝日電視台報道,習近平缺席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與中印領土爭端有關。習近平的缺席意味著不給予印度總理莫迪面子,這將進一步惡化中印關系。而中共的戰狼外交導致中共的國際關系空前緊張,習近平可能擔心在國際領導人面前顯得自己很孤立。

此前,外界曾預測G20峰會將是中美兩國元首見面的好機會,有助於緩和兩國關系。然而,當習近平確認不會出席時,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感到失望。因此,有人預計今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APEC會議將成為「習拜會」的下一次機會。

另一方面,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封面上刊登了一幅以習近平為主題的漫畫,畫中他騎著一個由龍和蝸牛組成的怪物。封面的標題是「習近平的下滑模式」以及「為何他無法挽救中國經濟」。

文章提到,中國在1978年重新加入世界經濟後,曾一度成為經濟增長的代表。1980年,中國經濟總量僅為美國的十分之一,但近年已達到美國的四分之三。

然而,最近中國經濟面臨嚴重挑戰,可能會陷入類似於90年代日本的通貨緊縮陷阱。與當年的日本相比,如今的中國人更加貧困。1990年,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大約是美國的六成,而如今的中國人不到美國的兩成。

中共在2022年底放棄了清零政策,但經濟依然疲軟,房地產市場下滑,消費者支出、外貿投資和出口都不樂觀。與其它國家不同,中國反而面臨通縮問題。

文章批評中共不允許人們批評其經濟問題,仍然騙民眾前景樂觀。在習近平的集權統治下,經濟問題日益嚴峻,情況將會更加惡劣。中國雖然試圖趕超美國,卻可能會被拉大幅度甩開。因為中央集權的經濟體系只擅長模仿而非創新,自主研發能力薄弱,無法與創新大國競爭。

文章還指出,短期內的經濟增長不再是中共的首要任務,因為習近平認為中共必須為持續進行的貿易戰和潛在的軍事衝突做好準備,甚至願意犧牲經濟來實現政治目標。

大陸共享「尿袋」侵犯個人私穩?

剛才說到「研發」和「創新」。一個侵犯隱私的「尿袋充電器」,是否算得上是大陸的偉大發明呢?不知道大家有否曾經在香港的便利店或商場租用過「共享尿袋」呢?原來這個服務也存在不少問題。

中國大陸的《澎湃網》在8月30日報道,多家「共享尿袋」公司的手機應用程式過度收集消費者的個人資料。

例如,在掃瞄二維碼之前,這些應用程式強制性地收集消費者的手機號碼、微信暱稱、地理位置、網頁瀏覽紀錄、交易習慣、頭像等個人信息。而消費者也很難取消用戶賬戶。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發生了許多網絡銀行和學生貸款詐騙案件,而詐騙份子之所以能夠掌握受害人的個人信息,實際上與「共享尿袋」公司出售用戶數據有關。

此外,還有亂收費的問題。《現代快報》報道了南京市民陸先生的經歷,他租用了一個「小電」公司的尿袋,使用了半個小時後歸還,但三天後卻被扣除了「沒有歸還」的費用99元。

旅居美國的時政評論人士李燕銘告訴我們《大紀元》,中共長期縱容高科技公司強制收集個人信息,反映出中共根本不關心隱私權問題。即使上海市網信辦表示要「整治」「共享尿袋」公司,也不會觸及到背後的利益集團。

中共要求所有手機app上架前須接受審查

提到手機APP,中共政府工信部在8月份頒布了新規定,要求所有手機應用程式平台必須審查其旗下的應用程式。未滿足《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或《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要求的應用程式將無法上架。

新規定出台後,騰訊、華為、小米等公司已向手機應用程式發行商發出通知。一位Android應用程式的開發商證實,從9月1日開始,新的手機應用程式需要接受審查。而現有的手機應用程序則需要在明年3月31日起接受審查。

新規定將迫使境外手機應用程式的開發者在中國大陸設立公司,否則必須與中國大陸公司合作才能進入大陸市場。

至於iPhone製造商「蘋果」,尚未透露如何遵守新規定。

新規定還表明,業界需要建立監督機制。如果發現某個應用程式存在違法信息,應立即下架該應用程式,並刪除該應用程式公司在平台上的帳號。

有網民擔心,中共政府的審查可能會導致手機應用程式設計進一步受到限制,許多應用程式可能會被下架。

美國14歲少年玩TikTok挑戰昏迷送院亡

而經常被指責為過度收集用戶數據、對兒童有不良影響的大陸APP「TikTok」,到底該不該下架呢?最近又發生了一宗悲劇。

在美國麻省,一名14歲的男中學生9月1日在學校內參加TikTok的「一片粟米片挑戰」,食下了一片由Paqui Chips公司生產、被譽為全球最辣的辣椒製成的玉米片。

吃完之後,他的胃感到非常疼痛,只能由媽媽接回家。回到家後,他曾一度感覺好轉,但後來又失去了知覺,送醫搶救後不治身亡。

製造商Paqui Chips在8月9日發起了這項挑戰,但提醒網民,這個極辣玉米片只適合成年人食用,應該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有報道稱,這個挑戰已導致多名學生在食用後感到身體不適,不得不送醫治療。

美國一些學校早在2022年就明文禁止在校內食用這款玉米片。

專家表示,這項挑戰可能導致嘔吐、咳嗽、哮喘以及食道灼傷等問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