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人口臨時數字,令不少人大跌眼鏡:今年中人口約749.8萬,跟去年中的734.6萬相比,激增逾15萬,與2019年底人口高峰(752萬)相差無幾。「文匯報」今天更以「淨遷移回正數 港人口增逾15萬」作標題。驟眼看,移民潮似乎係幻覺嚟嘅啫,你嚇政府唔到嘅。事實是怎樣呢?
看見不少網民均大表懷疑,甚至認為香港官方數字的公信力,已跟中国大陸睇齊,可是我細看一下圖表,又未至於覺得數據造假。同一堆數字,你可看到香港人口確確實實減少,也可看到香港人口已幾乎「收復移民潮失地」,關鍵只在於你如何定義、比較及呈現數據。
先談定義。所謂香港人口,分兩類,即「常住居民」及「流動居民」。「常住居民」指:(一)在統計時點之前或之後的六個月內,在港逗留最少3個月的香港永久居民;(二)於統計時點身在香港的非永久居民。至於「流動居民」,指在統計時點之前或之後的6個月內,在港逗留1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的永久居民。(注1)
由於要考慮統計時點「後六個月」的變化,所以每次公布的最新人口數字,都是「臨時數字」,6個月後才能公布「修訂數字」,兩個數字不大可能一樣,或加或減。例如統計處今年2月公布,2022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33.32萬,但昨日公布的去年底人口修訂數字則是747.26萬,忽然多出14萬,正反映了統計時點後6個月的變化。如果你明白數據如何定義,就不會覺得很奇怪了。
現在談談比較。「香港人口淨流入15萬」這個可喜可賀的消息,是比較今年中與去年中的人口數字得來的,這數字包含了「常住居民」及「流動居民」。但如果只比較「常住居民」數字,那就是截然不同的故事了。
近12年,香港常住人口數字在2020年中觸頂,高達739萬,但2023年中的常住居民(臨時數字)只有724.9萬,仍下降逾14萬;去年(2022年)中,常住人口更跌至719.4萬,比2020年高峰期少20萬。(注2)由於港府非常積極輸入新血,流出人數已被流入的抵銷不少,所以「国安法」立法後,截至去年中香港必有多於20萬人移民。
在「李班子」大量輸入「優才」、「高端人口」的政策下,今年中的常住人口的確比去年中多出5.47萬(有3萬大概是新來港的單程證持有人),但怎麼變出「港人口增逾15萬」的美麗故事呢?心水清的讀者看到這裏,該知道「奧妙」盡在「流動居民」這個細節——今年中的香港「流動居民」高達24.87萬人,是近12年的年中數字之冠,比去年中增加了近10萬。
移了民又被歸入「流動居民」的人,我也認識好幾個。他們返港不是為了探親,就是處理一些要事,只要留港逾一個月,都算「流動居民」,很易達標。以BNO移英者,香港政府根本不會視作移民,只要他們回港住夠日數,哪怕超過9個月不在香港,都是「香港人口」一部分。
由此可見,政府想谷高人口數字,其實唔難,根本不必造假。只要微調定義,進一步降低門檻,把留港逾兩星期的永久居民,統統視為「流動人口」,那麼數字就更加靚仔,人口就顯得更加稠密,到時你以「人口增長」為由,砸巨款搞甚麼「都會」甚麼麼「大嶼」,都出師有名了。
順帶一提,政府如想「搶人才」增加人口,原來「暴動」也是一個n年一遇的好時機。我偶然發現,近12年香港常住人口升得最快的時期,竟是兵荒馬亂的2019年:該年底的常住人口較上年同期升1.5%(之前最多只有1.1%),忽然以不尋常的速度大增逾10萬居民。這些「居民」從哪裏來?來香港做甚麼呢?希望統計處沒有洩漏「国家機密」吧。
注1
注2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