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90後,在我的小學至初中階段,大約2000年至2006年,香港樂壇百花齊放,有大量年輕新人出道,例如容祖兒、Twins、Cookies等。廿年後的今日,他們要麼成為了獨當一面的明星,要麼已經淡出樂壇。
最近,我在重溫舊廣東歌的時候,發現2011年林夕與吳雨霏的《我本人》原來是一首深度之作,慚愧在年輕時未懂得歌詞的真正意思。如果吳雨霏沒有因為於2015年結婚而淡出樂壇的話,現年37歲的她,以其唱功和風格,今日必定是天后。
《我本人》官方MV目前在YouTube的觀看次數竟然高達1,641萬次;另外亦有兩段由張敬軒翻唱的版本,也分別有180萬和150萬觀看次數。表面上,它是一首失戀抒情歌,更可能是一首「反失戀曲」,層次高、有深度,反映現代人的自我淒美化行徑。
官方MV講述男女主角在一次追逐下意外認識對方,兩人互生情愫,某天男主角被警察拘捕又被送入醫院。最終,兩人失聯,未正式開始拍拖,關係就已經結束。女主角在街上披頭散髮地邊哭邊走……
主歌「認識一場 如雷雨一閃 就此沒有下文」清楚表明這段關係很短暫,而副歌最有趣,梅花間竹地表達出矛盾、複雜、沉淪、清醒和自我淒美化的心情。「『難忘你』好聽過『若無其事沒韻味』」,下一句「你真人其實陌生得可以記不起」;「『毋忘你』精彩過『別來無恙如遊戲』」,接著「我本人明白甚麼都總有限期」。
這裏不是林夕另一作品《再見二町目》的自我安慰,《我本人》主角掛念的只是幻想和回憶中的對方,主角把小小的失戀放大。悲傷流淚不是因為失去深愛的戀人,而是為人生的錯失感到唏噓。
主歌首兩句「人若變記憶便迷人」和「情令眼淺了便情深」已解釋了心中掛念的人其實並不「迷人」,只是潛意識保留了美好的「記憶」,那些不愉快的回憶卻忘記了,所以才有「迷人」的假象。同樣,這段情並不「深」,只是因為主角流淚,才令她以為這段情愛得很「深」,也是假象;「無憾也覺得是遺憾」也直接表達出這段短暫關係根本沒有遺憾,但主角也刻意想像成是一種「遺憾」。
導歌「或者一時 痠勞到傷身 弱得像個病人 才像要找個肩膊枕一枕」和「或者失意 是為了工作 慟哭未夠浪漫 才暫借戀愛感覺去感嘆」反映主角把失戀的悲傷放大,去逃避人生裏頭其它更大的煩惱?去證明自己曾經愛過一個人?去證明那段情是有價值和意義?也因為現代人的孤獨和寂寞,所以透過悲傷去證明自己在世上曾經存在過?
如果你曾經擁有過類似經歷,便會更加容易理解歌詞的真正意義,它絕不是普通的失戀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