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周新出爐四位狀元,於現今科網與AI年代中,有三位依然選擇從醫,大踏步邁向千古傳統行業,濟世為懷。隨著全球人口老化,未來醫療、保健需求將拾級而上。「讀醫好辛苦!」但念及可以救人於水火,以及薪酬有保證,再辛苦也是值得。
也有聽說過,近三、四年忽然爆發肆虐全球的一場新冠病毒,乃驅動不少年輕人有意從醫的重要背後因素。
人口老化需大量醫護
中學文憑試放榜,四位狀元分別是來自皇仁書院的羅澤嘉;聖保羅男女中學的藍仲宏、古冰心;德望學校的鄭苡晴。羅澤嘉表示,自小看武俠小說大夫救人的情節,加上經歷親人離世而立志從醫。古冰心透露她希望用自己一直以來累積的知識幫助別人,成為一名醫生,將留港報讀醫科。鄭苡晴覺得醫生穿起白袍很像英雄,漸漸發現當醫生協助病人身心康復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故打算升讀醫科、做外科醫生,唯未決定留港抑或往海外就讀。
古時人類平均壽命很短,跟今天差別極大。據民國時期許仕廉《人口論網要》以及1936年實業部公布的分年齡死亡率統計,中國古人均壽僅30歲左右。有可能嗎?實際上,古代夭折率超高,隨時高達30%,另因戰爭、屠戮等亦導致不少青壯年大量死亡,或因發病(包括天花等傳染病等)不治者不計其數。
筆者統計了一下明、清兩朝皇帝的平均壽命,亦分別只有46歲、55歲,他們已經是能成功活下來長大成人、遠離戰爭沙場、擁天下最高明御醫照顧的人中之龍,還尚且如此。難怪詩聖杜甫也來一句:「人生七十古來稀」,時光倒流、真的如此。明朝景泰皇帝30歲駕崩;天啟僅活到23歲;清朝咸豐31歲龍御歸天;同治19歲時便撒手人寰。
人類壽命基本上在近百年才開始慢慢延長,據香港統計局資料顯示,香港男嬰與女嬰於1971年誕生時的預期均壽分別為67.8和75.3歲,而到了2022年則顯著增加至81.3和87.2歲,這已是因應Covid-19出現後而稍為降低了的數字。
於地球大致上和平的時代,醫療水平提升可以解釋為何壽命得以增長。然而,我們的身體本身,其實跟古人差不多少(甚至可能比他們更差,因當今的煙酒、零食、飲食習慣、空氣污染等問題),器官在我們的外觀產生變化(生白頭髮、出現皺紋等)之前,就開始漸漸退化、衰老了。據《Heho健康》指出,一般人在20歲後,肺功能和肺活量就開始出現下降的現象,尤其是到了40歲以後,氣喘吁吁的狀況變得明顯;35歲開始骨質流失老化,造成骨質疏鬆的現象;40歲起腦部每天會減少1萬個腦神經細胞,影響記憶力及大腦功能;50歲腎過濾血流中的廢物的能力開始降低等等。
醫護基本上成為了中年至老年人的必然需求,甚至依賴。如此一來,原本已地位崇高的醫生將變得更為吃香。據《CTgoodjobs》職業統計資料,香港2023年十大最高人工職業中,排名最高正正就是醫生,擁有專業資格和豐富經驗的醫生可以獲得高達90萬港元以上的年薪,力壓緊隨在後的金融分析師、律師、機師、教授與資訊科技經理等。
海外情況亦十分類似,如澳洲本年前五的高薪職位,有四個皆與醫科有關,如外科醫生、麻醉師與精神科醫生等。
醫生比例改善後仍缺
即使如上文提到市民對醫護需求日漲,唯香港的醫生比例人數一直偏低。據立法會秘書處研究及資訊部資料,在2021年,香港每1,000名人口中有2.1名醫生;雖然該比例已稍高於2011年的1.8名,但與其他地方相比,不僅不及鄰近地方的水平,亦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的平均人數。至於護士對人口的比例則較好一些,在2021年為每1 000名人口中有8.7名護士,與南韓的數字和經合組織的平均數字相若,並高於台灣和新加坡的水平。
目前,醫管局全職人員離職率最新報12.9%,難怪羅澤嘉與古冰心同學均異口同聲分別指「欠缺醫護人員呢個問題重要過爭飯碗呢個問題」、引入海外醫生「未必係搶你份工,可能真係嚟幫手」。
在2022年的急症室個案中,僅有71.7%的緊急病人可在30分鐘內獲處理,低於目標的90%。本地同學加油呀!香港未來的長者、病患者絕對需要你們的幫助與照顧,衷心感謝!◇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