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法斯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期間,開展一項亞太企業付款調查,深入探究了亞太地區約2,300家企業付款行為和信用管理實踐的發展演變。受訪企業活躍於9個市場(澳洲、中國、香港特區、台灣、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和13個行業。
該行今天(4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遭遇逾期付款的企業總體上有所減少。遭遇逾期付款的企業比例從2021年的64%降至2022年的57%,為10年來的最低水準。然而,亞太地區的逾期付款天數卻明顯增加,因為在利率大幅上調、金融環境收緊和通脹加劇的背景下,企業對信用期限的限制更加嚴格。平均逾期付款天數從2021年的54天增加至67天。
就行業而言,接受調查的13個行業中有7個行業的平均逾期付款天數有所增加。其中零售(+15天)、製藥(+10.5天)和能源(+10天)行業增長最為明顯。能源和建築行業的平均逾期付款天數最長,達到77天。農產品和紡織行業的逾期付款天數最短,從2021年的60天減少至2022年的52天。
根據科法斯的經驗,80%的超長逾期付款(ULPD,即逾期付款天數超過6個月)無法追回。因此,當超長逾期付款佔比超過企業年營業額的2%時,現金流風險往往會增加。調查顯示,超長逾期付款超過年營業額2%的受訪企業比例有所下降,從2021年的34%降至2022年的26%。儘管大多數亞洲國家/地區的情況有所好轉,澳洲卻是個例外,該地區超長逾期付款超過年營業額2%的受訪企業比例從2021年的56%增至2022年的63%。馬來西亞的現金流風險也有所上升,該國的上述受訪企業比例從2021年的0%升至2022年的26%。總體而言,隨著2023年上半年日本、南韓、澳洲、香港和印度企業破產數量的增加,未來幾個月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39%的受訪企業解釋稱,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影響其2022年銷售和現金流的最大因素。其他因素還包括新冠疫情封鎖措施導致的勞動力不足(27%)和需求下降(20%)造成的業務中斷。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能源價格)上漲、高利率和緊縮的金融環境,以及全球貿易需求疲弱,預計將抑制2023年的商業活動。
2023年經濟增長前景似乎有所好轉,77%的受訪企業預計2023年經濟增長將出現改善。印度和泰國的企業最為樂觀,分別有92%(較2021年增加9.4個百分點)和86%(較2021年增加 5.6個百分點)的受訪企業預計將迎來更大增長。儘管2022年底才解除封鎖措施,但香港和中國的企業對2023年經濟增長展現出較大信心,持樂觀態度的受訪企業比例分別達到77%(增加23.7個百分點)和 84%(增加16.3個百分點)。
科法斯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歐韋良(Bernard Aw)表示:「這項最新調查表明2022年亞洲企業的付款狀況有所改善。然而,俄烏衝突的持續、中美技術競爭的升級、美國和歐洲市場需求的低迷、高通脹以及激進加息導致的貨幣和金融環境收緊,將在2023年繼續給亞洲消費者和企業帶來壓力。科法斯預測,2023年亞洲經濟將小幅增長4.5%。」@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