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危機似乎已箭在弦上。一旦爆發台海衝突,美國的海上和空中力量如何能夠在台海地區形成制海權,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由於中共海軍在地理和數量上的優勢,它們可能在衝突的開始階段給美國製造很大麻煩。因此,美軍需要一種武器能夠幫助控制台海周圍水域,同時美國海軍又不必冒著進入敵人火力範圍的風險。
美國海軍正在開發一種新的被稱為海上打擊戰斧(MST)的遠程反艦導彈,這將使駐紮在日本島嶼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能夠擊沉參與入侵台灣的中共海軍艦艇。
現在,海軍陸戰隊的海軍遠征艦船攔截系統(NMESIS),使用海軍打擊導彈(NSM)的攻擊範圍是115英里。由於射程限制,如果要想讓這樣的系統在中共入侵台灣的衝突中發揮作用,該系統就必須事先部署到台灣。就目前的外交形勢來看,美國海軍陸戰隊駐紮台灣,幾乎是不可能的。
現在事情有了實質性進展,不是說美軍可以進駐台灣,而是一種新的武器使美軍在不必進駐台灣的情況下也能達成同樣的作戰意圖。
雷神導彈防禦公司(Raytheon Company)稱,戰斧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000英里。海上打擊戰斧導彈,或稱MST,旨在打擊海上移動目標。
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在1980年代首次開發了水面艦艇和潛艇發射的反艦戰斧導彈,它們使用主動雷達制導。多年後,雷神公司,也就是目前戰斧系列的製造商,根據海軍的要求,重新提出了可以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戰斧導彈概念,導致海上打擊戰斧計劃產生。它是一種射程超過1,000英里的反艦巡航導彈。它可以從水面艦艇和潛艇上發射,現在它發展到也可以從地面機動的車輛上發射,以滿足海軍陸戰隊特遣部隊的需要。
戰斧導彈將升級到區塊5(Block V),可以打擊海上移動船隻。美國海軍預計將在明年底收到第一批海上打擊戰斧。海上打擊戰斧將賦予海軍陸戰隊遠程打擊能力,使其能夠保護前沿部署的海軍陸戰隊部隊,這些部隊將能夠在敵人的遠程防禦範圍內行動。海軍陸戰隊計劃最終在2030年之前,擁有由三個海上打擊戰斧導彈系統組成的營。
海上打擊戰斧是新的Block V戰術戰斧(TACTOM)的一個變種,它有一個新的多模式瞄準系統,包括紅外感應器、射頻歸位和GPS輔助制導,能夠引導到數百英里外的目標區域打擊移動的海上目標。該導彈還有一個雙向數據鏈,允許在飛行過程中進行路線修正和目標更新,也就是可以在飛行中改變正在攻擊的目標。雖然它的感應器和制導系統已經大大升級,但它是亞音速的,有一個碩大的彈體,沒有隱形性能,這有可能使它容易受到複雜的防禦系統的攔截。
海軍陸戰隊的遠征先進基地作戰概念(EABO),要求少量海軍陸戰隊員可以在臨時地點上岸,如太平洋的偏遠島嶼,他們可以從那裏瞄準敵人船隻。
海上打擊戰斧擴大了戰斧導彈的攻擊範圍,包括移動的船舶,在這種情況下,地面作戰指揮官可以使用地面發射的海上打擊戰斧作為海軍海上控制或拒止行動的一部份,這就是遠征先進基地作戰概念,讓地面上的海軍陸戰隊參與海上打擊行動。遠征先進基地作戰概念的目的之一就是實現分布式遠程火力,支持聯合作戰。如果海軍陸戰隊擁有海上打擊戰斧導彈,他們將能夠從距離台灣更遠的基地擊沉中共船隻。
這種從地面打擊海上目標的能力,足以從日本九州、南琉球以至台灣海峽的部份地區,對台灣周邊海域產生影響。理論上,美國海軍陸戰隊濱海團除了在東中國海和菲律賓海北部進行海上拒止行動外,還可以嘗試打擊穿越海峽的部份入侵艦隊,包括巴士海峽、台灣海峽和宮古海峽。
也許從日本島嶼瞄準中共入侵船隻會有困難,亞音速戰斧導彈可能無法穿過中共的防空系統到達目標。但是,海上打擊戰斧將能更好地保衛日本水域和駐日海軍陸戰隊基地,特別是阻止中共船隻通過宮古海峽,這裏是中共海軍突破第一島鏈進入深海必須經過的一條關鍵水道。
儘管海軍陸戰隊可能是第一個使用地面發射戰斧反艦導彈的部隊,但他們也可能不是唯一一個獲得這種導彈的部隊。美國陸軍也對陸基反艦能力越來越感興趣,並且已經表示有興趣獲得自己的地面發射的海上打擊導彈。
美國援助給烏克蘭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在烏克蘭戰場上出盡了風頭,其特點是神出鬼沒的機動性和精確打擊能力,使俄羅斯軍隊苦不堪言。那麼,如果把這種能力放大10倍,並把它拿到未來可能的台海戰場上將是甚麼情況?這就是人們關注海上打擊戰斧導彈系統的最大原因。
美國海軍陸戰隊打算建立一個能夠沿日本琉球島鏈跳島作戰的海軍陸戰隊濱海團,琉球島鏈從九州本島穿過沖繩,幾乎一直延申到台灣北部視線所及範圍之內。裝備有感應器和導彈的小型部隊組成的濱海團,將幫助監視、偵察敵對的海、空部隊,並在他們靠近時予以打擊。
海軍陸戰隊濱海團是美國海軍2030年部隊設計的一部份,是海軍陸戰隊重新配置的一支拒絕敵人進入的部隊。根據這一概念,海軍陸戰隊將與美國海空部隊和日本自衛隊合作,在日本西南島嶼之間展開。對峙中共的反介入武器,這是一支硬碰硬的突擊力量。
濱海團的雙重目標是,拒絕中共軍隊進入日本西南諸島,保障日本主權領土;拒絕中共海軍艦隊和船隻通過諸島之間的水域。保衛這些島嶼,同時控制和封鎖海峽,使整個島鏈如同一座海上長城,達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特別是封鎖中共艦隊在演習時經常出沒的宮古海峽。這相當於把中共海軍和空軍禁錮在中國周邊沿海,剝奪他們對藍水行動至關重要的機動空間。
在軍事戰略中,好比體育比賽,主隊相對於客隊來說有主場優勢。在台海,戰場就在中共的基地、部隊和人力附近,中共利用其對美國和盟國部隊的主場優勢,在其沿海地區散布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以及攜帶導彈的飛機,與中共海軍潛艇和水面艇艦一起運作,這些地面、海上和空中的海權工具,甚至可以讓最強大的「客隊」感到棘手。
但是,如果客隊反客為主,就變成兩支主隊的對決,這時的情況就不同了。日本和中共武裝部隊在同一個場地作戰,他們享有類似的主場優勢。如果說,按照主場優勢的邏輯中共佔有上風的話,那麼美國和日本正在趕上來,儘管有點姍姍來遲,但戰略地理、聯盟外交和海上力量,都有後來居上的態勢。現在美國和日本正在利用自己的優勢,建造一座令人望而卻步的海上長城,並準備利用第一島鏈所形成的天然屏障把中共關在「籠子裏」。
一座近海長城就是一個擴大的防禦圈,其中一連串的島嶼就相當於不可移動的堡壘。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因為沒有任何中共軍艦可以碾壓一座島嶼。
儘管被後人尊為「西方兵聖」的普魯士名將及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Carl Philip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在其戰爭論中,把這種態勢下的優勢賦予進攻方,但他的理論侷限於當時歷史時期的武器能力。而今天已經有本質的不同。就像射程超過1,000英里的海上打擊戰斧導彈系統,完全可以把線狀的島鏈防線變成一個方圓1,000英里的防禦區域,使任何進入這個區域的敵人都受到致命威脅。
總之,島鏈防禦的挑戰就是在封鎖海峽的同時阻止中共的兩棲部隊在琉球諸島登陸。如果把琉球防線想像成一系列相互交錯的短線,用島嶼、海上或空中發射的導彈籠罩這個區域,單個島嶼的脆弱性就可以被克服。中共任何突破防線的企圖,都將遇到巨大的挑戰。@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