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部位於麻省波士頓的著名雜誌《大西洋》(The Atlantic)刊登了一篇專題文章,重點剖析了中國經濟形勢。在這篇文章中,來自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中國經濟專家丹‧布盧門撒爾(Dan Blumenthal)和德里克‧西塞(Derek Scissors)分析了習近平自2013年上任以來對中國經濟目標所帶來的各種變化。

事實上,從鄧小平到江澤民,再到胡錦濤,此前歷任中共黨魁都對中國經濟發展設定了明確的目標:促進增長以發展中國的各級經濟,提高中國在全球的地位,並通過改善中國人民的民生來確保國內的安寧。

相比之下,習近平治下的中共經濟目標更為特殊和激進。根據這個原則,他的目標就是儘量減少中共對其它國家的經濟依賴,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共脅迫其它國家的能力。事實上,他的這個計劃根本就沒有順利實施過。顯而易見,這個計劃也永遠不可能實現。

根據這兩位專家的分析,習近平之所以要強推這個計劃,是因為他斷言:中共國家控制的統一市場具有「強大引力場」,將重塑全球供應鏈,從而使北京得以實施其全球經濟野心。為了獲得這種壓倒性的全球控制,習近平試圖在一些關鍵領域主導全球生產。中國已經生產了世界上大部份的電動汽車和鋰電池,以及風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中共投入了大量資金和技術生產世界上許多藥品。他們還控制著生產許多關鍵產品所需的稀土元素的全球流動。

習近平的全球控制計劃還希望使中國在低端電腦晶片領域佔據全球主導地位,最終目的就是創造一個供過於求的局面,將外國競爭者趕出市場。習近平計劃的下一步措施就是謀求中國在高端技術方面的主導地位。為達此目的,他們不惜採取各種手段,或通過規則內行動,如利用貿易迫使西方和日本轉讓;或通過直接盜竊。這些努力所需的龐大控制量促使習近平對中國私營企業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主要是因為這些企業堅持遵循利潤而不是中國政府的指示。

毫無疑問,這些計劃在全球範圍內遇到了多重困難。首先,北京越來越咄咄逼人的行為已經引起了華盛頓、東京以及部份歐洲國家的強力反擊。美國現在通過立法來挫敗北京將半導體加入中共控制基本產品清單的計劃。華盛頓現在開始對國內的半導體生產進行補貼,並進一步禁止向中共出售先進的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日本和荷蘭亦與華盛頓一道,對中共實施這些禁令。同時,東京已經努力讓七國集團國家在世界各地統一採取行動,從而阻止中共對稀土元素的全球控制。

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的一個港口,一台裝載機將含有稀土礦物質的土壤轉移裝船,準備出口到日本。中國控制著世界上的稀土礦物質供應,美國正在尋求與盟友合作,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江蘇省連雲港市的一個港口,一台裝載機將含有稀土礦物質的土壤轉移裝船,準備出口到日本。中國控制著世界上的稀土礦物質供應,美國正在尋求與盟友合作,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STR/AFP via Getty Images)

除了這些政府舉措之外,西方和日本生產商明顯傾向於從中共治下撤資轉向,這顯然是對中共的更大打擊。例如,蘋果公司已決定將其iPad的組裝從中國轉移至越南。三星也在就其在中國的生產做出類似的決定。最近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95%的跨國公司擔心在中國做生意的風險,而兩年前只有62%。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工人薪資的急劇上升趕走了這些外國投資,然而這也是對中國生產可靠性的必然擔憂,這源於中共政府在貿易和技術轉讓的要求等方面越來越咄咄逼人的做法。

習近平的專制做法甚至已經開始讓他失去國內的廣大支持。他公開批評私營企業缺乏愛國主義,不願意支持黨的政策,這些言論已經引起了廣大私營企業不滿,而且也毫無疑問削弱了企業對未來經營環境的信心。中國的私營企業相應地抑制了他們的投資,在過去的一年裏,他們的投資只增長了0.6%。習近平意識到這種行為所造成的經濟負擔,最近,他開始放低姿態,用柔和的言辭來討好私營企業,但到目前為止,效果甚微。

可以預測,習近平可能還會在他的專制計劃上取得進展。畢竟,中國的國內市場規模龐大,西方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很難忽視它。然而凡事過猶不及,北京似乎已經玩過頭了。如果中共政府不會無所不用其極,不會拉動每一個權力槓桿,那麼這可能會延緩華盛頓、東京、歐洲和外國企業等覺醒於北京公開敵意的時間。然而,現在這種損害已經造成,覆水已再難收。從本質上來看,習近平的專制經濟計劃由於存在內在的邏輯硬傷,外界有充份的理由相信其最終的破產命運,即使北京通過甜言蜜語欺騙了其它一些國家,亦無法扭轉整個形勢。

顯而易見,一個國家不可能一方面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又想主宰全球貿易。要想主導全球貿易,就必須身臨其境參與其中,接受全球貿易規則,而不能游離於規則之外。無論習近平經濟計劃有多宏偉,倘若不能遵循全球規則,就註定終歸只是一句口號而已。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網誌。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2014)。

原文:China's Xi Is Not Getting What He Want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