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和北京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西方金融機構的在華利潤急劇下降。
據《金融時報》報道,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高盛(Goldman Sachs)和滙豐(HSBC)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這些銀行的中國部門出現虧損,摩根士丹利的利潤下滑。
在中國大陸擁有投資銀行業務的7家華爾街和歐洲金融機構中,僅摩根大通、瑞銀利潤有所增長。
報道指出,多年來西方銀行為了立足於中國市場,一直在投資小型且經常虧損的業務,希望最終能獲利。但是,隨著美中關係惡化,這些數字表明這種投資的風險越來越高。
乏善可陳的新數據,與2021年的局勢大相逕庭。2021年,是全球投資銀行在中國業務創紀錄的一年,隨著與美達成貿易協議後,中共首度允許西方集團完全擁有在華業務,7家銀行中,有6家在中國實現了盈利。
公司文件顯示,美中關係緊張、COVID-19封鎖封控、中國房地產危機、在岸股票交易減少、重組成本和激烈的競爭,是虧損和利潤微薄的原因。
《金融時報》指出,在國際銀行對中國市場裹足不前之際,中共監管機構還要求它們,按照中共「共同富裕」倡議,控制高管薪酬,並推遲發放獎金。
此外,由於擔心遭到美國當局的制裁,一些銀行開始擱置原本可能在中國有利潤的工作。香港一家西方投資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說:「人工智能(AI)是下一件大事,而五年前,我們會花很多時間追蹤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
「但現在,沒有這麼做。他們最終可能會出現在美國的實體清單(貿易黑名單)上。」這位高管說。
不過,在大陸的部門不代表這些國際銀行在中國的所有收入,原因是來自一些業務的獲利,像是為陸企提供在美國或在香港上市的建議所賺的收入,是納入其它地方的所得。《金融時報》指出,去年中國140家投資銀行的總收入為3,950億元人民幣(約560億美元),這7家國際銀行合計僅佔0.1%。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政治經濟學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說:「對他們(國際銀行)來說,駕馭美中監管環境是很棘手的。」
去年上半年,在中國交易所首次公開招股的公司數量激增,但國際銀行沒有因此獲得大量的業務。其中兩家銀行高管表示,他們的機構對是否投入猶豫不決,因為承銷標準有時低於其它市場。
中企在紐約上市,曾是這些金融機構一個有利可圖的資金來源,但在中共當局的監管打擊,以及美國加強審計檢查之後,在美上市的中企已越來越少。
全球性銀行仍主導著香港上市的市場,但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也開始發出挑戰。一家全球銀行的高管說,中國的銀行正試圖跨足這部份業務,說服客戶在香港上市時,應同時聘僱一家內地銀行和一家國際銀行。
從全球銀行的整體業務來看,中國部門其實微不足道。摩根大通的中國證券部門盈利為3,800萬美元,該銀行去年整體盈利為380億美元。高盛在中國的淨虧損為5,800萬美元,其全球利潤為113億美元。
不過,儘管面臨困境,西方金融機構不太可能很快放棄中國部門。一位資深銀行家認為,獲得許可、聘僱人員的成本很高,使這些銀行不願輕易退出市場。
據彭博社計算,這些銀行近年來花費超過40億美元,來增加或收購控股權,以期未來在中國的增長。
儘管已比前一年下降了16%,但截至2022年底,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和摩根士丹利在中國的風險敞口總額仍高達480億美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