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今早(18日)舉行首場立法會互動交流答問會,多位議員關注交椅洲人工島和北部都會區的融資安排,社會各界更估計兩個龐大項目共涉萬億計的資金,單憑政府財政儲備和稅收難以應對。李家超表示發債是可以考慮的方法,又向議員反諮詢北部都會區應採取何種融資方式。本土研究社陳劍青就認為「融資萬能論」不成立,這些基建最終可能都是用家「埋單」。

李家超今日向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諮詢證券化融資方式的考慮因素,以及北部都會區應採取何種融資方式。陳振英就指證券化倚賴穩定的利潤,不建議未產生穩定收入的基建項目證券化。至於北部都會區,他就建議結合多種融資方式。

本土研究社認為,近年香港最大的發展迷思,就是所有大型基建、三鐵三路、明日大嶼都可以靠借錢或私人投資解決。但實際上「借錢梗要還」,「靠上萬億融資開發超過本身所能負擔的規模,只是在未來償還更巨大的債務及利息」;而依賴私人投資基建項目,將會讓公共項目變得更傾向追求利潤,或會令未來市民交通及房屋資源為私人利益讓路,變相由市民出錢「填氹」。

本研社成員陳劍青認為,李家超與立法會議員討論大型基建的融資模式,反映政府亦承認不夠財政資源應付大型基建開支。而基建項目過度融資及金融化亦會帶來民生風險,認為始終都存在成本,最終都是要用家「埋單」,例如收取高昂的道路使用費等。@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