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與科大的學者研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是由超輕粒子組成。研究結果最近已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發表。
「暗物質」的存在,早於1970年代被敲定;但其本質仍然未明。有說法認為其可能是由大質量粒子組成;另一些則認為較可能由超輕粒子組成。
宇宙廣闊無垠,現時觀測星體的過程中,透鏡物體和背景物體(兩者各自都是單獨的星系)對齊時,會見到多幅相同背景物體的影像(如圖)。其中星體多重成像的位置和亮度,取決於前景透鏡物體的「暗物質」分布。
從「光的彎曲」推斷出暗物質分布
「暗物質」既不會發光,亦不會吸收或反射光,難以運用傳統的天文學技術來觀測。人們推斷「暗物質」存在的方法,是通過「暗物質」對來自遙遠星系的光,產生的引力效應,即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預測的「引力透鏡現象」。
「引力透鏡現象」中,質量會扭曲時空,使光線在質量巨大的物體如恆星、星系或星系團的周圍彎曲。科學家透過這種「光的彎曲」,推斷出暗物質的存在和分布。
由港大物理學系林仁良博士團隊中的博士生Alfred AMRUTH領頭,與來自科大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教授,及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Razieh EMAMI博士合作研究,發現暗物質並非由大質量粒子組成,而是由能像波一樣穿梭於太空之中的超輕粒子組成。
以往在大質量粒子暗物質模型下,多重成像的預測位置和亮度,與實際觀測上有差異。團隊首次計算了由超輕暗物質粒子,與大質量暗物質粒子所組成的星系,在生成引力透鏡成像方面的差異。終於從引力透鏡的角度證明,超輕粒子組成的暗物質,可以大幅度減少大質量粒子暗物質模型下的差異。
以上研究成果,為一道20年前首次提出的問題提供答案——為甚麼採用大質量粒子的模型,無法正確預測由「引力透鏡效應」產生的同一星系的多重影像的位置和亮度?
此外,團隊證明了包含超輕暗物質粒子的模型,可以重現多重透鏡星系成像的位置和亮度。這一成果揭示了星系周圍時空應呈現皺縮,而非平滑的特性。
巴斯克大學Ikerbasque教授、港大訪問教授暨文章合作者之一Broadhurst表示,上述成果解釋了為何人類觀察到銀河系周圍缺乏小衛星星系,因為若暗物質由超輕粒子構成,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的預測,這些粒子的波動會產生干涉,低於一定質量的星系根本無法形成。@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