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馬克思主義等左派思潮風靡一世的當今,日本也有一股反其道而行之的力量存在,中共將他們稱之為「右翼」、「軍國主義分子」,指責這些人否認、歪曲歷史,走軍國主義老路,反華,破壞了中日關係、世界和平……

中共的標籤顯然偷換了概念,那些被中共痛罵的政治家既非所謂的「右翼」,亦非「軍國主義分子」,而是具有反共基因的保守主義者,將他們稱為「反共的保守派」較為恰當。

那麼,中共與之不共戴天的這些日本保守派究竟是怎樣的一些人?其生態圈是如何形成的?他們的「反動」言行究竟有哪些?其保守、「反動」具有怎樣的特徵?

安倍晉三(中)是戰後日本首相中最傳統、最堅定的真正保守派。圖為2012年12月26日,安倍晉三再次當選為首相。(Toru Yamanaka/AFP)
安倍晉三(中)是戰後日本首相中最傳統、最堅定的真正保守派。圖為2012年12月26日,安倍晉三再次當選為首相。(Toru Yamanaka/AFP)

明治維新後的改革與保守

1868年4月6日,日本明治天王以對天地神明誓約的形式,對公卿、諸侯等發表了昭示明治政府基本方針的《五條御誓文》,決定開國進取,大規模實行西化。同年9月發布《大學校御取立之御布告》,宣布「漢土西洋之學共為皇道之羽翼」,將日本文化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關係定位為「和魂漢才」,將與西洋文化的關係定為「和魂洋才」。

1868年4月6日,日本明治天王發表《五條御誓文》,決定開國進取,大規模實行西化。圖為明治天王1868年底從京都前往東京。(公有領域)
1868年4月6日,日本明治天王發表《五條御誓文》,決定開國進取,大規模實行西化。圖為明治天王1868年底從京都前往東京。(公有領域)

1868年6月11日,發布規定明治初期政治大綱、統治機構的《政體書》,提倡三權分立。1881年10月12日,明治天王下詔,決定於1890年召集議員,開設國會,欽定憲法。隨之,日本的政黨誕生。1890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實施,設立帝國議會。

這一政治制度框架的形成,使不同理念、行為得以產生、共存,並獲得制度保障。於是,持不同思想主張的派別紛紛湧現,有主張超然主義的藩閥,主張進步主義的改進黨,主張自由改進的自由黨等。當時日本的政治情勢與國策是「脫亞入歐」,脫離落後的東方亞洲,成為歐洲列強一員。這些政治主張都被視為是進步的,順應時代潮流的,而主張「尋求秩序與進步並行」的保守派政黨立憲帝政黨的主張則遭到排擠、批判。

立憲帝政黨於1882年3月13日成立,旨在對抗自由黨、立憲改進黨,對抗自由民權運動。該黨反對激進黨派推行的激進主義政治,主張採取漸進方式維持社會秩序,依照欽定憲法推進社會進步。他們將實行天王主權、欽定憲法,限制選舉、司法獨立、言論自由等作為政黨綱領。其支持者多為舊幕僚體系中的知識界人士、高階官吏、僧侶、神官、國學者,而其基盤為大地主、名門望族、舊士族、退役官吏等保守層。該黨雖然於1883年9月24日解散,但這個政黨的誕生與主張,證明了在「脫亞入歐」為時代潮流的明治時代,依然有一股很強的勢力主張維護傳統,並成為日本近代保守派的原點。

1900年,伊藤博文成立了立憲政友會,日本的政黨政治從此開始,持有激進、保守等不同價值觀的政治家自然將自己的價值判斷帶進政治,並影響社會文化;而政黨政治、政策也自然成為激進、中道、保守思想的集中反映與其成效之集中體現。

概言之,明治維新後,日本整體趨勢是「脫亞入歐」,漸次偏離傳統,引進近代西方的民主自由理念與相關制度。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源於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卻從未消失,猶如地下水一般始終存在,悄無聲息地滋潤著日本社會文化大地,至今為其提供有機養份。只是,在人類文明生態環境不斷演變過程中,其隱性存在及潛在影響往往被人忽視。

戰後保守勢力形成的歷史背景

二戰後,在GHQ(聯合國軍總司令部)支配、監督下,日本從政治結構到思想文化重新構建,漸次形成日本戰後體制。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憲法。

依照《波斯坦宣言》與佔領軍總司令麥亞瑟的旨意,日本於1946年10月制定了現行憲法,其核心思想有三:國民主權、尊重基本人權、和平主義。為防止再次發生對外侵略擴張,第二章第九條規定:永久放棄作為解決國際糾紛手段的由國家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為達此目的,不保持軍隊(對外)戰鬥能力,不具國家交戰權。但同時,該憲法雖然對《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關於天王地位做了更改,將天王主權改為國民主權,但還是保留了其「國體護持」的地位,即象徵天王。

二戰後日本憲法雖然將天王主權改為國民主權,但還是保留了其「國體護持」的地位,即象徵天王。圖為1952年11月日本明仁天王(中)的王太子登基典禮。(Jiji Press/AFP)
二戰後日本憲法雖然將天王主權改為國民主權,但還是保留了其「國體護持」的地位,即象徵天王。圖為1952年11月日本明仁天王(中)的王太子登基典禮。(Jiji Press/AFP)

戰後,西方盛行的各種思潮紛紛湧入日本,其中,馬列主義的社會主義思潮影響、衝擊最大。年輕一代對戰後民主主義產生懷疑、不滿,在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下產生了新左翼,1968年至1969年發生了大學生大規模抗議運動。

其實,戰後的日本思想文化極為混亂,希望與迷茫、進取與頹廢、改革與保守共存,總趨勢是漸次脫離傳統,積極引進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對此,一些保守的教育家、哲學家開始批評日本戰後的歷史教育為自虐史觀,呼籲正視歷史、傳統,但卻日漸式微。其時,保守一般被視為復古、反動。1970年,保守派(有人稱極右派)代表人物、作家三島由紀夫自殺,該事件被認為是那個時代的象徵。

戰後保守勢力的形成與保守黨崛起

1945年,日本自由黨成立。1954年,一部份黨員從中分離出去,成立了日本民主黨。1955年11月15日,保守政黨自由黨與日本民主黨聯合,結成自由民主黨,在《立黨宣言》中主張尋求在秩序中前進,趨向保守。

1959年,在保守觀念被質疑、批評的背景下,日本評論家福田恆存表明了自己的保守觀:「我的生活及思想之根本是保守的,但是,我不認為自己是保守主義者……我要說的是:某人即使具有保守態度,也不應稱其為保守主義者。」他的觀點對思想界影響很大。

1963年,林健太郎編撰《新保守主義》(《現代日本思想大系 35》)一書,他在解說中說:「保守主義既不是反動,也不是惡,而是在與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對抗中一直存在的一股力量。」

1978年保守派文化人發行月刊雜誌《文化會議》,並舉行東西文化比較研討會等,爾後成立了三得利文化財團,及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三得利文化財團為公益法人,旨在支持日本與世界的學術、文化發展;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是應首相中曾根康弘提議而成立,旨在打造弘揚日本文化的「日本學」,實為向傳統回歸之舉。1992年,該中心成立國立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培養博士生。

這個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在日本及世界的日本學研究領域學術地位很高,極具影響力,雖然隨著時代發展,其科研體制、研究方法等不無自由化之嫌,但其保守的傳統理念卻始終浸透其中,對社會思想文化的影響是潛在的、巨大的。

1980年後,日本戰後保守思想漸次清晰,保守派也逐步形成,並開始影響到政治。在此過程中,1982年成為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頗具代表性,當時,他與美國列根總統、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西德總理科爾一道,被稱為新保守主義者。

1986年,日本參眾兩院同時選舉,執政黨自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提倡「生活保守主義」。從此,日本社會進入希望維持現實生活、不希望社會動盪的「生活保守主義」時代。

1991年,日本經濟泡沫崩潰,進入經濟蕭條期;同年,蘇聯解體。1993年,日本政界重組,自1955年一直執政的自民黨下野,最大在野黨日本社會黨上台。

中曾根康弘的保守思想

2019年11月29日,101歲的原首相中曾根康弘離世,他軍人出身,經歷過戰爭,立志修改戰後憲法,但未能實現。中曾根主張廢棄美國主導制定的現行憲法,通過修憲使日本擁有國防自主權。他強調,一旦日美同盟破裂,日本便處於危險境地,日本需擁有軍事能力,包括核武器。因此,小泉純一郎任首相時向阿富汗、伊拉克派遣國際維和部隊,他給予了很高評價。

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以日本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為戰後首例。其時,他與胡耀邦私交很好,為了不使中共黨內有人藉此找胡耀邦的麻煩,他決定放棄每年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也主張為過去的歷史向中國人民謝罪。

中曾根康弘在2015年9月號的《文藝春秋》上發表了〈大勲位的遺言〉文,集中展示了他的保守理念。他在文中明言:過去的戰爭是侵略行為,對此反省。但同時,主張日本應具有國防自主權,與美、澳、韓、東盟等國家攜手遏制中共的擴張,維護地區、國際和平。

關於教育,他認為,戰後的教育提倡自由、民主、平等,但這些概念頗抽像,是無色透明、無機的存在。教育應在歷史、傳統、文化、家庭、道德、公共精神的基礎上,培養基本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主觀思想。正因為當今的教育蔑視這些重要因素,才導致出現各種各樣扭曲的家庭、社會問題。今後,在全球一體化進一步加深之際,日本只有更重視本國的歷史、傳統、文化、家庭等人類共同價值觀,才能與其他民族、文化相互理解、尊重。

中曾根重視傳統文化,雖無宗教信仰,但喜歡坐禪。圖為1986年1月1日時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在家中作畫。(AFP)
中曾根重視傳統文化,雖無宗教信仰,但喜歡坐禪。圖為1986年1月1日時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在家中作畫。(AFP)

中曾根重視傳統文化,雖無宗教信仰,但喜歡坐禪。

他認為,2006年修改的教育基本法(加入繼承傳統、公德等保守內容)絕不是內向的,更不是保守、反動。人的價值觀之形成的基礎是家庭,學校、社區、社會需共同培養孩子,使他們與日本歷史、傳統文化相連接。

他主張日本要堂堂正正地修憲的另一個理由是:人們在習慣於自由、民主、和平思想的過程中,忽略了很多重要東西,那就是歷史、傳統、文化等,如果一部憲法中沒有對歷史、傳統、文化等傳統價值的謳歌,那才是最大的缺欠。

最後,他寄語年輕一代:反省歷史,開拓未來,在以科技文明開拓未來的同時,要將目標放在更高的精神文明應有的狀態上,一步步邁向理想國,邁向下一個歷史高點。

小泉純一郎的保守與參拜靖國神社

2001年4月,小泉純一郎當選首相,繼承了中曾根的思想路線,成為親美保守派,從此新保守主義也成為日本政壇的主體。

小泉在任期間,加強美日同盟關係,2003年3月在國際上全力支持美國出兵伊拉克,為了使自衛隊能在海外協助美國維持和平,在國際事務上發揮作用,通過了三項法案,為海外派軍提供了法律依據,2004年以後,日本開始派遣自衛隊到海外執行維和任務。此外,他積極推動與多國、多組織的全方位外交,努力推動使日本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小泉2006年9月退位,執政時間為戰後第四長。他實施了郵政私有化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行政、經濟、醫療制度改革,以及對中共的強硬政策等,頗得民心。

他在競選首相時宣布,二戰結束日的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因此自上任後每年都在此期間參拜靖國神社。因此他被中共媒體痛斥為自我陶醉的獨裁者,右翼反華分子。

對中共的指責,小泉說:「日中關係很重要,我是主張日中友好的」,但我有參拜神社、向戰爭犧牲者表達敬意的權利,這也是在表明日本不再發動戰爭的決心……連人的精神信仰都要作為外交問題干涉,實在是難以理喻。

小泉純一郎自上任後每年都在二戰結束日(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圖為2006年8月15日,小泉純一郎(中)參拜靖國神社。(Kazuhiro Nogi/AFP)
小泉純一郎自上任後每年都在二戰結束日(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圖為2006年8月15日,小泉純一郎(中)參拜靖國神社。(Kazuhiro Nogi/AFP)

由於中共糾纏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問題,2002年後兩國首腦沒有互訪。2002年9月,為解救被北韓綁架的日本人質,小泉突然訪問北韓。當時,他親自給江澤民打電話通報此事,但江拒絕接聽。胡錦濤時代,中共通過日本外務省給小泉傳話,如果他明年不再參拜靖國神社,可以舉行首腦會談。小泉回應說:「明年會繼續參拜,如果不想會談就算了。」隨後,中共又說,如果在會談前後不提參拜一事,即可舉行會談。而後,當記者問及參拜靖國神社一事時,小泉回答說「適當考慮」。於是,2005年4月23日,藉參加亞非首腦會議之際,小泉與胡在印尼終於見了面。

2005年8月15日(二戰60年紀念日),他發表談話,就日本過去對亞洲國家的侵略與殖民統治謝罪。2006年以後,小泉攜次子小泉進次郎一同參拜。小泉進次郎現為國會議員,日本政治新星,被認為將來有望成為日本首相。

當時日中關係緊張之際,美國白宮副幕僚長羅伯特.布魯士.佐利克(Robert Bruce Zoellick)在與被視為小泉繼承人的安倍晉三、麻生太郎會談時曾說,為修復日中關係,如果美國能做些甚麼,我們會很高興去做。但小泉直到卸任,一直堅守他的政治承諾。

安倍晉三是真正的保守派

安倍接棒後,基本繼承了小泉的保守路線,歷任兩屆首相(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2012年12月至2020年9月),成為日本憲政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從政前的同事評價他說:安倍受過良好教育,很有修養,做事認真,性格溫和,傳統保守。他出身名門望族,其紳士風度頗受國民好評,在日本非常有人氣。他之所以能長期任職,除了能力、品格外,更是與其保守理念及其政策有關。可以說,安倍晉三是戰後日本首相中最傳統、最堅定的真正保守派。

2006年7月19日,他出版了《邁向美麗之國》(文藝春秋出版)一書,闡述了他的政治信條與奮鬥目標。該書從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談起,就內政外交及日本面臨的問題闡述了他的政策,倡導傳統與保守,誓言將日本建設成一個美好國家。

他指出,日本國家的根基是天王制,天王被定位為象徵天王前(戰後修憲前)就是日本的象徵,要建立日本人的歸屬意識,保護我們重要的價值、理想。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國民之志,建造有品格的國家。日本人從儒教中學到了禮節,從佛教的禪宗中學到了自律,從道教中學到了崇拜祖先、敬畏自然……

人們說,眼下家庭觀在蛻變,家庭在解體。比如,教科書上說:同居者、離婚家庭、再婚家庭、單親媽媽、同性婚姻,乃至與狗生活等,都稱之為家族……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教導孩子懂得甚麼是真正的家庭。

2006年12月,日本修改了《教育基本法》,將培養愛國心作為教育目標之一,要求尊重傳統與文化,注重道德培養。他反對夫妻別姓,指出:「夫妻分姓意味著家庭解體……這是左翼、共產主義的戲碼。」

在言及中共對日本的指責時,他反駁道:「戰後日本的領導者們,譬如小泉純一郎首相,是否指示過侵略鄰國?」我們「是否實行過人權鎮壓?限制自由?破壞民主?答案都是否定的」。同時也強調,日本人必須謙虛地對待歷史,我們曾反覆對過去的歷史謝罪。

2013年9月25日,安倍在紐約哈德遜研究所演講時說,中共的軍費至少是日本的兩倍,世界第二,且每年還以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而日本時隔11年才增加一點軍費,幅度只有0.8%,即使如此中共還要將我稱之為「右翼軍國主義」的話,那就這樣叫好了。

他積極推動修改現行憲法,使日本擁有國防自主權,以對抗中共武力威脅;外交政策以「價值觀外交」「提議外交」為軸心,與盟友一道推廣普世價值,遏制、圍堵中共。

安倍晉三以「價值觀外交」為軸心,與盟友一道推廣普世價值,圍堵中共。圖為2019年5月28日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抵達橫須賀美軍基地。(Charly Triballeau/AFP)
安倍晉三以「價值觀外交」為軸心,與盟友一道推廣普世價值,圍堵中共。圖為2019年5月28日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抵達橫須賀美軍基地。(Charly Triballeau/AFP)

有人說安倍晉三是保守派,也有人說他是改革派。其實,他是被國內外形勢逼著不得不改革的保守派政治家。亦即,行動上雖然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其價值理念是保守的,而因應改革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也是要回歸傳統。

石原慎太郎:反共不反中

石原慎太郎(1937至2022年),是日本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擔任過議員、大臣、東京都知事等要職。中共罵他是極右分子,但石原卻認為自己是稍微偏左。

在釣魚台問題上,他對中共持絕不讓步的強硬立場,為了促使國家行動,他提出東京都出資購買釣魚台,收為國有。針對中共在釣魚台、南海地區的軍事擴張、威脅,他主張日本應提高軍費,擁有核武器,自主防衛。2011年8月5日答記者問時他說,「日本如果不能成為擁有軍事自主能力的國家,在世界上絕對要喪失存在感。」

2007年5月17日,他在訪美演講中指出:「台灣及釣魚台受到攻擊,美國對日本的防衛能負多大責任,是個問題」;「如果美國保護不了日本,我們自己保衛自己。那也將帶來美國擔心的擁有核武器問題。」

2014年6月22日,他在電視實況轉播中明言,為了對抗中共,防止日本淪落為其附屬國,我們(日本維新會)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包括呼籲修改憲法、容許行使國家自衛權等。

2006年,他在隨筆中寫道:「日本天王,是當今世界稀有的聖職王」,「天王從本質上說,與其稱為宗教,莫若說是具有宗教性質的、保障日本文化根源資質的祭司。」

他主張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說如果首相不前去,這個國家就從中心崩潰了。中共一直敦促日本政要不要參拜靖國神社,但他從不理會,每年8月15日都參拜,2013年作為日本維新會共同代表前去參拜。

他對日本文化的墮落,持批判態度,提倡淨化社會風氣。2011年,他在接受電視台採訪時指出,毀了年輕一代的有三種東西:手機、電視、電腦。他說,這些工具雖然也能使人獲得知識,但那些知識卻不具備「身體性」,不能成為真正的學識教養。

他強烈批判中共一黨獨裁體制,並抨擊日本政府與台灣斷交。他很親台,多次訪台。2010年,他說,「我反對的不是中國,而是中國的共產主義」,「我喜歡中國歷史、文化,但是,我討厭中國的共產主義」,「我不反中,但是中共統治的中國對日本是一個威脅」。

石原慎太郎被中共罵為極右分子,但石原自認為稍微偏左。圖為2007年4月8日,石原慎太郎當選東京都知事。(Toru Yamanaka/AFP)
石原慎太郎被中共罵為極右分子,但石原自認為稍微偏左。圖為2007年4月8日,石原慎太郎當選東京都知事。(Toru Yamanaka/AFP)

日本民眾評價說:「石原是個真正的中國通,討厭中共,但熱愛中國文化;他對中國的理解,超出一般中國人……」

岸田文雄從鴿派轉為鷹派

岸田文雄2021年10月4日,就任日本第100代首相。在保守的自民黨中,岸田文雄是溫和派、鴿派,他曾任自由主義色彩較濃的黨內派系「宏池會」(現為岸田派)會長。

岸田文雄原屬的宏池會,出了四位首相:池田勇人、大平正芳、鈴木善幸、宮澤喜一。自民黨內,原本護憲派·鴿派勢力較強,長期成為主流,但由於麻生太郎退出而導致分裂,使「細田派」抬頭。「細田派」繼承了岸信介(安倍的外祖父)首相和福田赳夫首相的政治理念,以安倍為首,是自民黨內最保守的派系。2000年後,有森喜朗、小泉純一郎、福田康夫、安倍四人出任首相,在總數379名議員中佔89名(岸田派41人),為最大保守派系,在黨內6個派系中佔近四分之一。

陽明學者安岡正篤曾對「宏池會」創始人池田勇人提出忠告:低姿態、高姿態皆不正確,如果有自己的哲學的話,人自然而然就會有「正姿態」。岸田文雄將其作為信條,力爭使自己保持「正姿態」。岸田文雄曾多次說,安倍是保守派、鷹派,自己是自由派、鴿派。

上任當初,人們普遍認為,在安倍、菅義偉的保守政權持續近9年後,在保守的自民黨政治光譜中居中、或偏左的岸田,在經濟方面會改變保守的「新自由主義」政策,重視、強調「經濟增長與分配」,外交上也會改變安倍的鷹派政策,但如今左派指責岸田:比安倍還保守。

岸田文雄對民主黨派提出的實施夫婦分姓制、允許同性婚姻等提案持否定態度,反覆強調「這些是關係到我國家庭形態根基的問題,需要極為慎重對待」,2023年2月1日在國會答辯時警告說:「一旦改變制度,家庭觀、價值觀、社會狀態等將發生改變。」這與安倍的觀點完全一致。

岸田文雄,在黨內擔任過政調會長,在安倍內閣擔任過外交大臣、防衛大臣等要職。因此,他對自民黨政策、國防、外交,尤其是日本所處的嚴峻處境十分清楚,也知道只有大力武裝自己,聯合盟友強有力地對抗中共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形勢逼人,本來較為溫和、中庸的岸田文雄執政後也不得不推出一系列比安倍更強硬的政策,從鴿派變成一個十足的鷹派,因此遭到中共媒體的痛斥。其實,就是中共自己將本為鴿派的岸田文雄逼著變成了反共的鷹派、保守派。

形勢逼人,本來較為中庸的岸田文雄(右)執政後也推出一系列比安倍更強硬的政策。圖為2023年1月1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與岸田文雄簽署美日太空合作框架協議。(Jim Watson/AFP)
形勢逼人,本來較為中庸的岸田文雄(右)執政後也推出一系列比安倍更強硬的政策。圖為2023年1月13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與岸田文雄簽署美日太空合作框架協議。(Jim Watson/AFP)

保守派與自由派的分歧點

所謂保守,一般是指持有這樣立場的人物、勢力、政黨:他們要保護傳統的思想文化、風俗習慣、社會制度,反對激進的、革命式的改革,秉持穩健的思想及行為。日本近現代所言的保守、保守主義,其內涵與外延不甚明確,大抵被認為是重視傳統的文化、思想、信仰,其反義詞一般為自由主義(liberal)。

保守 自由
①天王制度.神道 維護 反對、廢止
②國家與個人關係 以國家利益為重 輕視國家,重視個人
③國家機能 建立小政府 構建大政府
④社會價值觀 主張社會自由、公平競爭 主張社會平等,限制競爭
⑤稅金 減少稅金 增加稅金
⑥軍事力量 強化軍事力量 壓縮軍力,優先社會福祉
⑦核能源開發 維持核能,保持製造核武能力 廢除核電站,放棄擁核
⑧夫婦分姓 破壞傳統家庭,不可 個人自由,積極推進
⑨參拜靖國神社 贊成政治家以公職參拜 政教分離,政治家不可參拜
⑩憲法 修憲,確保國防自主權 反對修憲,維持現行憲法
⑪傳統價值觀 維護傳統道德、文化、價值觀 輕古重今,維護現代民主自由


實際上,無論是從日本近現代史的縱向看,還是從某一時代社會文化橫向看,保守與自由都是相對的、不確定的,被稱為保守的政黨與個人絕非簡單的事事時時保守。反之亦然,日本的自由派也具頗多保守基因。概言之,保守與自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中有非我、你中有非你的混沌狀態,絕非涇渭分明。例如,在憲法問題上,保守派主張修憲,自由派卻成為護憲派。再如,小泉純一郎雖為強硬的保守派、鷹派,卻主張廢止核發電,放棄製造核武器能力。

日本的保守與自由之間雖有許多相近、相交、相容之處,但在以下諸點上,二者分歧卻是較明確的,是當今兩派博弈的關鍵領域。

日本的保守派與自由派的分歧點

日本當今的保守與自由,體現在日本社會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方方面面,大到國家政策,小至個人行為,但其最集中、最明確的體現是在各政黨的政治主張中。日本目前有十個政黨,持有不同政治理念,在保守.自由座標上,一般認為:最左的是共產黨,其次是社民黨;而最右的則是日本維新會,其次才是自民黨。

上述五位保守派人物皆出身於自民黨(石原慎太郎曾一度擔任日本維新會聯合會長),是戰後日本保守的典型代表。此外,在戰後歷任首相中,被視為保守的政治家還有吉田茂、岸信介、佐藤榮作、橋本龍太郎、森喜朗、麻生太郎等;而自由派政治家的代表有村上富士、菅直人(兩人皆為民主黨)等,餘下原首相大多屬於不偏不倚,或忽左忽右的保守派「中道」,包括與中共建交的田中角榮,其後繼承親中路線的福田赳夫、大平正芳、鈴木善幸等。

日本戰後有55代總理大臣,歷史評價聲望最高的前十名分別為:池田勇人、吉田茂、佐藤榮作、中曾根康弘、小泉純一郎、三木武夫、安倍晉三、鳩山一郎、岸信介、田中角榮。這前十人都是出自於自民黨的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

日本自由民主黨自戰後長期執政,僅八年在野。持保守思想的自民黨受到日本國民擁護。圖為2017年10月11日,靜岡縣的自民黨支持者。(Behrouz Mehri/AFP)
日本自由民主黨自戰後長期執政,僅八年在野。持保守思想的自民黨受到日本國民擁護。圖為2017年10月11日,靜岡縣的自民黨支持者。(Behrouz Mehri/AFP)

日本自由民主黨是日本最大的政黨,戰後長期執政,僅八年在野。這一政績說明:持保守思想的自民黨是受到日本國民擁護的。換言之,日本國民整體是保守的,或傾向於保守的。那麼,自民黨的政治主張如何,為何能獲得日本國民的支持?自民黨《立黨宣言.綱領》給出了部份答案。

2009年9月,自民黨在大選中敗給提倡改革的民主黨,次年(2010年),下野的自由民主黨反省自身,重新改寫了黨綱,新綱領名為《立黨宣言.綱領》。其中,不僅闡述了該黨的方針政策,也明確了其保守思想,明確提出要尊奉天王,建設真正的日本。

黨綱中說,我黨將「反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反獨裁.反集權統治」與「建立具日本特色的日本」作為建黨目的,我們在日本國及國民統合象徵的天王陛下之下,造就了今日和平的日本;今後,要展示日本特色,制定新憲法,擁有自衛能力。同時,也闡述了國民質素、人權、經濟、政府、社會與家庭等方面的願景,誓言「將日本建成一個為世界和平盡職盡責、為人類共同價值做貢獻的有德的日本」。

這一保守綱領體現的特點有:反共、擁王、強軍、傳統、尚德。

日本保守的特徵

依照日本學者丸山真男的觀點,日本的所謂保守主義不像法國保皇派那樣固守其保守理念,而是順應不同時期現實的保守主義。中村宏也認為戰後日本文化是「順從政治文化」,是沒有價值觀的「無奈文化」。這種否認日本傳統保守思想存在的論斷有一定代表性,在某一特定語境中不無道理,但日本的保守主義卻是客觀存在,毋庸置疑的。原因有五。

其一,上述戰後日本的保守思想及行為業已證明:雖然戰後日本的保守思想多具時代色彩,且不乏實用主義因素,但與自由主義的觀念、行為相比,其本質無疑是傳統的、保守的。

其二,天王制度的存在既是保守的象徵,也是保守的結果。日本在思想精神上尊重傳統的神道、佛教、儒教、武士道,並在此思想文化框架下構建了天王制。日本天王為萬世一襲,至今已承傳了126代。天王制最具日本歷史、文化、傳統特徵,影響著日本的政治、社會、文化,既是保守的體,更是保守的用。

天王制度的存在既是保守的象徵,也是保守的結果。圖為2023年2月23日,日本天王德仁與雅子王后和愛子公主迎接祝福者,慶祝天王63歲生日。(Rodrigo Reyes Marin/AFP)
天王制度的存在既是保守的象徵,也是保守的結果。圖為2023年2月23日,日本天王德仁與雅子王后和愛子公主迎接祝福者,慶祝天王63歲生日。(Rodrigo Reyes Marin/AFP)

其三,日本國民整體保守。與西方不同,受日本歷史、文化的影響、制約,日本社會、國民整體是相當保守的。保守派、保守政黨、保守政權之所以能長期執政,就是有民意的支持,這也反證了日本社會、國民整體是保守的,或趨向保守的——這是日本保守的基石。

其四,反共是保守。遭中共詰難的日本政治家們具有兩個共性:保守、反共。由於他們秉持傳統的保守理念,因此使他們本能地排斥、抵抗共產主義,對破壞傳統道德、變異人類文化、集所有邪惡於一身的中共,更是水火不容。換言之,此一對邪惡勢力的本能反應即是保守,而且是真正的保守。

其五,日本至今仍保持著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這也是保守的一種體現。日本自隋唐時期大量引進中國文化以來,雖有朝代更迭、文化衍變,但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繼承來的文化神髓並沒有改變,其基礎並沒有被撼動,而這一文化現象的本質就是保守,是傳統的保守。如今,若去日本觀光,便不難發現:中國的傳統文化被日本人較好地「保存」並「守護」著——這該是另一境界的「保守」了。

(本文作者呈實為日本問題專家)

轉載自《新紀元》#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