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是羅馬教會第一位主教,也是天主教會追認的第一任教宗,在耶穌親自指定下,帶領眾門徒在羅馬建立了基督教。彼得後來以身殉道,而他的遺產流傳至今。
公元1500年初,獲得神啟的教宗尤利烏斯二世(又譯儒略二世,Julius II)為了紀念聖彼得和教宗制度的起源,任命文藝復興建築師兼畫家多納托布拉曼特(又譯多納托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為總設計師,建造「基督教世界中最大、最宏偉的教堂」。
此後一百多年裏,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一些卓越的建築師和藝術家相繼為建造莊嚴宏偉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天主教譯聖伯多祿大殿)作出了貢獻,使得這座大殿成為提供人們神聖體驗之地。
祭壇華蓋
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巴洛克藝術重要地標,歸功於偉大的建築師和雕塑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貝尼尼年輕時與畫家安尼巴萊卡拉契(Annibale Carracci)一同參觀聖彼得大教堂,表示希望「為使徒建造一個巨大寶座。」他的願望實現了。在教宗烏爾巴諾八世(Urban VIII,又譯伍朋八世)贊助下,他從28歲起為大教堂的裝飾美化創作,歷經了半個世紀。
貝尼尼設計的祭壇華蓋(Baldacchino)位於大殿主祭壇的核心點,聖彼得墓所在地。這個八層樓(28.74米)高的亭狀結構,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銅製品。
支撐華蓋的4根螺旋柱,其靈感來自君士坦丁大帝從耶路撒冷聖殿帶回羅馬、用於修建老聖彼得大教堂(The Old St. Peter's Basilica)的12根所羅門柱。銅柱上鍍金的月桂樹葉和蜜蜂是烏爾巴諾家族的紋章圖案。
祭壇華蓋立於大殿中心,是教宗做彌撒的兩個祭壇之一。高大宏偉、視覺通透的華蓋彷彿要將地上的信眾和延伸天際的穹頂聯繫起來。
聖彼得寶座
貝尼尼還以「聖彼得寶座」(Cathedra of Petri)創造出聖靈的戲劇性體驗。代表拉丁和希臘教會4位聖徒的巨大青銅雕像,輕鬆托起傳說中使徒坐過的「聖彼得之椅」;夕陽西下時,金光透過橢圓形窗子照射進來,映照出窗子中心象徵聖靈的白鴿;隨著雕塑的金色光芒延展開來,一眾小天使飄在神聖的雲彩中,襯托著彼得的青銅寶座。
最終,貝尼尼以聖彼得廣場完成了教堂建築群。廣場兩側的柱廊就像張開的巨大雙臂,擁抱和歡迎遠道而來覲見教宗、體驗神性,並見證聖彼得遺產的朝聖者。(全文完)
原文〈St. Peter's Basilica: The Most Magnificent Church in All of Christendom〉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