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年2月,米開朗基羅因教宗儒略二世的召見,放下了《卡西納戰役》和其它未完成的工作,前往羅馬為教宗設計陵墓。
儒略二世的陵墓
惡名昭彰的教宗亞歷山大六世(註一)在1503年死後,由雄心勃勃的儒略二世繼任。他一心想要恢復「神在人間代理人」——教宗的榮耀,重新掌握教廷在意大利諸邦和歐洲各國中的領導權威。為此他進行擴張政策,甚至不惜帶兵親征,並運用外交手段和各國結盟對抗敵對勢力(註二)。
儒略二世本身是一個古代藝術的愛好者,也是頗有眼光的鑑賞家;他將歷任教宗蒐集的大量古代雕刻傑作展示在聖城花園和中庭內,如著名的「麗景庭」(Cortile del Belvedere)(註三)中收藏了著名的《阿波羅像》和《勞孔群像》。在文化政策上,教宗希望以宏偉的建築和美術裝飾恢復羅馬帝國昔日的光榮,因此召聘各地的藝術人才,積極進行各項規模浩大的藝術工程。儒略二世在位的十年中,促成了許多文藝復興重量級巨作的誕生﹕包括委託布拉曼特興建的聖彼得大教堂、米開朗基羅繪製的西斯汀禮拜堂的天頂壁畫《創世紀》、拉斐爾裝飾的教廷宮邸和房間壁畫《雅典學院》等。儒略二世因而成為文藝復興最重要的藝術贊助者和偉大藝術的催生者。此後羅馬逐漸取代佛羅倫斯,成為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中心。
面對儒略二世這位資源雄厚的雇主,米開朗基羅自是興奮和充滿期待 。教宗最初的構想是將巨大陵寢建立在未來新的聖彼得教堂內。他從米開朗基羅提供的陵墓設計圖中,決定了一個三層樓高,包含四十個真人尺寸雕像的方形紀念碑式陵墓,底層有門可以進出其中。陵墓最上方有兩個將在審判日領教宗升天的天使;中間層是先知和聖徒;底層獻給亡者,四面有連續的壁龕,間隔著頂著簷板的奴隸像柱;奴隸象徵教宗統轄內的省份,或藝術和科學的擬人化。
在儒略二世授權之下,米開朗基羅直奔克拉拉山區,親自挑選石材、監督開採、安排運輸,他在山中待了八個月,靜觀這些巨石的同時,腦海浮現著各種人物的造形,成為構思的靈感。回到羅馬後,在聖彼得教堂外廊準備了工作室棚,等待石材運到就開始工作。米開朗基羅已經將這宏偉的陵墓定位為他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然而,這個陵墓成了他拖延四十年的惡夢;不但工作一次次被中斷、拖延,而且歷經再三修改之下規模日益縮小,最後才以一個相對簡樸的面貌面世。這對好大喜功的儒略二世或執著完美的米開朗基羅來說,不能不說是個諷刺(註四)。
事實上,當一塊塊白色克拉拉大理石材陸續送到羅馬,堆滿了聖彼得教堂旁空地時,善變的教宗對興建陵墓的熱情已經開始消退。或許是因為布拉曼特從中作梗,但也可能是教宗認為先興建一座能象徵教庭權威的聖彼得大教堂更是當務之急。因此,當米開朗基羅為石材運輸費用去向教宗請款時,吃了閉門羹,接下來便是陵墓計劃擱置的消息。米開朗基羅一氣之下,當晚就收拾行囊返回佛羅倫斯(註五)。教宗對他的不告而別十分憤怒,派了幾個差吏追到佛羅倫斯要押他回去。米開朗基羅不肯服從,帶信給教宗表示不再為教宗工作。儒略二世再發出三道教令命他立刻回羅馬,否則不惜動武。最後佛羅倫斯當局為了不得罪教宗又能保護藝術家,讓米開朗基羅以享有豁免權的佛羅倫斯大使身份在波隆納向教宗請罪。於是固執的藝術家和頑強的教宗兩人終於在波隆納和解,米開朗基羅並答應教宗在當地為他鑄造一件青銅騎馬像,以紀念教宗在波隆納的勝利(註六)。
瓦薩利記載,羅馬一個官員事後告訴米開朗基羅,他對教宗的反抗是連法國國王也不敢做的事。為了一個藝術家幾乎引發兩國戰爭,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事。這也突顯了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已經開始自覺藝術和本身的重要價值,擺脫了過往的工匠地位。藝術家成了權貴們極力爭取的對象,不只為自身裝飾門面,甚至仰賴藝術家為自己留名於世。
1508年,回到羅馬的米開朗基羅一心想開始陵墓的工作,但是儒略二世卻給了他另一項苦差事,要他繪製西斯汀禮拜堂的天頂壁畫(註七)。西斯汀禮拜堂是儒略二世的教宗叔父西斯圖四世在1473年修建的,禮拜堂也因他命名。由於興建聖彼得大教堂和波吉亞塔(Borgia Tower)時破壞了西斯汀禮拜堂的穩定,尤以1504年的一個大裂縫最為嚴重。因此教宗必須重新裝修這棟建築。儒略二世也藉機效法叔父當初請佛羅倫斯畫師到禮拜堂繪製兩側的壁畫的做法,要求米開朗基羅裝飾當時只有一片藍色星空圖案的天花板。儘管米開朗基羅百般推託,表示自己不是畫家,但在教宗的堅持下,不得不在1508年5月簽署合約,同意繪製天頂壁畫。沒想到,他卻創作出古往今來最壯觀的繪畫巨作《創世紀》。(待續)
註釋
註一:
亞歷山大六世來自西班牙的波吉亞家族,可說是歷史上最腐敗墮落的教宗。他以賄賂手段登上教宗寶座;又酷刑處死公開批評他的薩弗納羅拉修士,讓妓女在凡蒂岡裸舞招待賓客。他的家族和私生子女也捲入與各國利益權謀的糾葛中,近似於後來的黑手黨家族。
註二:
儒略二世維持教廷權威的夢想已不合時宜,也錯估外國勢力,使得意大利半島成了法國、西班牙軍隊任意進出的戰場,埋下羅馬大掠劫的禍因。
註三:
在梵蒂岡教廷的後方小丘上,波拉優羅(Antonio Pollaiuolo,1431~1496年)為教宗英諾森八世建造一座樓房,叫做Palazzo del Belvedere,即美景宮,或譯「麗城」、「望樓」。數年後,儒略二世命布拉曼特將望樓與教廷宮殿相連,形成一個內廷花園(Cortile del Belvedere),豎立了許多古代雕刻。
註四:
米開朗基羅直到1513年儒略二世死後才重新著手陵墓的工作,但是不時被插入的其它工作中斷。每次中斷後重新修正合約,陵墓結構和內容也不斷修改,完成時,規模減縮至兩層貼壁式版本。某些雕像,包括摩西、奴隸、利亞和拉結是大師親手製作,其它則由助手和學生完成。
註五:
然而也有學者指出另一原因,米開朗基羅已經將教宗付給他的費用買了一座莊園,沒有想到教宗變卦,因此躲回佛羅倫斯。
註六:
這尊銅像數年後被反抗教宗的波隆納人給破壞,熔鑄成大炮。
註七:
瓦薩利和米開朗基羅本人都認為是布拉曼特和拉斐爾慫恿教宗派米開朗基羅進行他並不熟悉的濕壁畫,以突出拉斐爾的才能。
──轉載自《藝談ARTIUM》◇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