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梁詠琪新歌《停一停.心呼吸》的MV,由林嘉欣丈夫袁劍偉執導,捲入抄襲風波。上月底,香港藝術創作團隊 CHLOEOGRAPHY PROJECT在FB發聲明,指袁劍偉的MV無論拍攝場地、道具使用及構思等,都跟他們在2018年製作的流動舞蹈劇場《遙遙之城 Maybe Tomorrow》雷同,部分畫面更達九成相似,質疑袁抄襲。

事件曝光後,《停一停.心呼吸》MV便馬上下架,但沒有人承認抄襲。昨天,袁劍偉正式向傳媒發書面回應,一開始就強調自己是「義務製作」——正如張婉婷拍紀錄片,也不收錢,乃高尚情操的表現——之後斷然否認自己抄襲,說:

「在創作期間我絕對沒有參考任何相關《遙遙之城 Maybe Tomorrow》的資料, 亦沒有抄襲該作品 ,但風波傳出後身邊有人提醒原來兩年前曾經與我分享過《遙遙之城 Maybe Tomorrow》的三張宣傳圖片,我正反思會否因而影響了之後的創作(⋯⋯)」

真心抑或假意,看這聲明已一清二楚:聲稱「沒有參考,沒有抄襲」,卻承認有人「曾經」跟他「分享過」,始終不敢講「看過」;說自己「反思會否因而影響了之後的創作」,彷彿別人指出他抄襲,受害的倒是他自己。

此事證據確鑿,是非分明,本來也沒什麼好講,但昨天CHLOEOGRAPHY PROJECT在FB回應袁的聲明,披露袁劍偉跟他們對話時,原來曾以「潛意識」作擋箭牌,聲稱「有可能他的『潛意識』影響了他的創作」云云(注1)。這個藉口很有「創意」,令我想起尼采的故事,值得一講。

心理學家對於袁導所講的神奇現象,有一學名,叫「潛藏記憶(cryptomnesia )」,指作家、音樂家等創作人,從前看過一本書,或聽過一支歌,之後遺忘了,直到某天創作的時候,潛伏的記憶就像「文妓」日前所講的睡火山那樣,忽然爆發出來,在意識中浮現,而創作者因為忘了來源,就誤以為是自己原創的。

這樣的事例也是有的。例如容格(Carl Jung)說過,他有天看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發現其中有一段情節,跟另一本書記載的海員故事十分相似,而該書是在1835年出版的,即尼采執筆前的半世紀。

尼采沒提及他引用什麼書,只直接把故事當成是自己的寫下來。容格好奇,寫信給依然健在的尼采妹妹,就此事詢問。結果妹妹確認,尼采在他十一歲時的確看過那本書!容格認為,這是潛藏多年的記憶在作者不自覺的情況下,偶然滑進意識的例子。

我比較過容格提到的兩本書,發現尼采的潛藏記憶,主要是兩三個意念,例如島上射兔子、有「人」在空中飄浮等,篇幅很小,不過全書的一段而已。這樣的「互文性」在文學作品是很常見的。但就算尼采真的受「潛意識」影響,又是否代表所有抄襲者都能以「潛藏記憶」脫罪呢?

不妨看看George Harrison的例子。這位著名Beatles成員寫的歌曲My Sweet Lord,被指抄襲Ronald Mack創作的He's So Fine,更鬧上法庭。儘管Harrison也像袁劍偉一樣,聲稱他的「抄」是「下意識(subconscious)」的,但法院依然裁定他必須賠償。

由此可見,在現代版權法案例中,cryptomnesia並非充分的抗辯理由——如果咁都過到骨,世上的「袁劍偉們」都可以說:「潛意識不能算抄……抄襲!……潛意識的事,能算抄麼?」

注1:https://bit.ly/419pUVz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