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觀點認為,矽谷銀行(SVB)危機敲響了許多初創企業的喪鐘。矽谷公司法資深律師蔡旌明,則持不同觀點,他認為矽谷銀行破產對亞洲初創企業影響有限。

「我有許多來自大陸、台灣,以及印度等亞洲國家的初創或風投企業的客戶,矽谷銀行破產對它們的衝擊不大。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對這些企業的融資門檻會增高。」蔡旌明說。

中國初創企業以往首選矽谷銀行

「中國人想開個帳戶,又不想與美國稅務局有任何瓜葛,唯一的選擇就是矽谷銀行,它不需要美國稅務號。」蔡律師說,「我以前的初創企業客戶,我都建議他們在矽谷銀行開戶。」

三藩市灣區蔡旌明律師。(蔡旌明律師提供)
三藩市灣區蔡旌明律師。(蔡旌明律師提供)

美國CNBC曾報道說,有企業創辦人透露,只需要一周時間,就可以在矽谷銀行開戶;還可以使用中國手機號碼進行驗證。

相比之下,其它傳統銀行如美國銀行、花旗銀行等大銀行,有嚴格的審核規定,申請者要等上3-6個月才能開戶。此外,矽谷銀行還能讓風險投資者,看到自己的投資資金被如何使用。

矽谷銀行倒閉對中企影響有限

蔡律師指出:疫情期間,在美國矽谷銀行開設帳戶的中企越來越少,許多風投企業玩起人民幣基金。因為在大陸上市,企業價值會更高一點。如阿里巴巴在內地的A股,比香港上市的H股高30%。

從常識上講,A股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境內上市股票,H股是指境內的企業在香港上市,以港幣計價。H股以機構居多,投資都比較理性。而A股散戶居多,經常跟風炒作,投機大過投資。

「我手中的投資客,最近來自中國的,比以前少很多;現在也很少有中國企業來美國收購企業。一方面,國內不鼓勵企業出國投資,防止資金外流。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現在限制中企收購,中企擔心美國政府不批准他們的收購項目。」蔡律師說。

他進一步透露,前一段時間,復星集團收購美國的一個大型項目,美國政府沒有批准,對中國投資者打擊很大,他們對投資美國普遍缺乏信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資項目,受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CFIUS重點審查:是否有由於被外國收購方收購,被收購的美國企業的技術或資金,轉移到被美國制裁國家的可能性。

中小銀行放款的門檻會增高

蔡律師表示,2018年特朗普總統簽署了一項法案,減少了地區銀行接受美聯儲壓力測試的頻率,將接受壓力測試的門檻,提高到2,500億美元。這意味著,資產規模約2,000億美元的矽谷銀行,不必參加壓力測試,而美國銀行、大通銀行、花旗銀行、富國銀行等四大銀行,每年都得接受壓力測試。矽谷銀行破產,監管方面也是一個問題。

蔡旌明經常告誡他的中國客戶,在海外進行投融資時,要注意資產布局,通過資本多元化,來分散風險,要考慮到資金的回收保障。

他指出,有一種綜合保險,能進一步分散投資風險。比如,通常一個帳戶有25萬保險上限,但這種綜合保險能聯繫幾家銀行,通過銀行之間內部的拆借,給你增加10倍保額,讓你帳戶的FDIC保額高達250萬。

蔡律師最後說:「矽谷銀行倒閉後,銀行之間的拆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大銀行在拆借給小銀行資金的時候,會更加謹慎,會認真考慮能否收回貸款,這就會影響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中小銀行的放款數量和頻次,也會相應減少,初創企業貸款、融資的門檻,會進一步增高。」#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