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香港是很厲害定位是以全球作單位,動輒便「紐倫港」,總是以英美為競爭對手,好像叫「亞洲四小龍」都不夠威風。

後來畫風變了,特別是中國崛起後,更多聲音是「背靠祖國」,後來甚至演變為「香港只是孤島,如果沒有祖國支持」。今天香港甚至都不能獨自存在,要不便加個「中國香港」的冠名贊助,要不便直接變成「大灣區」,香港仔變「大灣仔」。

政治形勢把香港推到祖國懷抱,貼面接觸。

你別不服氣,你別覺得香港太委屈了,今天香港的狀況不要再和英美相比了,就算是同為「特區」,澳門都比香港還要「特區」。

一個黃明志演唱會事件,便見到港澳兩地,有不同對待。

黃明志的世界巡迴演唱會,有台灣站,有澳門站,卻沒有香港站。用黃明志的說話,他們是連香港的牌子道具都準備好了,就打算公開發布消息,可是臨時被通知,香港拒絕了演唱會的申請。當然,不會講原因,也當然,大家都知道原因。

黃明志是極富爭議的音樂鬼才,歌曲故意踩在道德邊緣,甚至有幾首歌是和政治運動有關。《玻璃心》完全是直接諷刺中國小粉紅的盲從霸道懦弱。這些大家都知道,黃明志非常惹火,問題是,為甚麼澳門可以,香港卻要拒絕他?同為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為甚麼澳門做到的,反而香港做不到?

我想,最主要還是「信任」問題。澳門回歸後一直都是乖孩子,長期在政壇的反對聲音都微弱,報刊輿論也清一色官方保守聲音,社會運動也只是零星發生,而政府給予的政治任務,一樣不漏,時刻遵守。甚麼23條、國安法、DQ議員,澳門都是優良示範單位。

香港不同,回歸前是殖民地,回歸後是「人心未歸」,遊行示威比回歸前過之而無不及,公民社會成熟強大,議會政治百花齊放,影響巨大。接受「國安法」的整治馴化,也不過是這2年多的事。許多北京眼中的「亂港份子」仍未處理,黎智英還未判刑、47人案未了、立場新聞也未對付;再加上「外國亡我之心不死」,香港在北京眼中,仍未夠乖,仍未夠馴,仍未放心。

所以,澳門因為太乖,即使放一個黃明志,還是令人放心,不會引起大爭端;香港太不聽話,仍在整治階段,一個黃明志便可能勾起香港人潛伏的反抗情緒,如果台下起哄要求合唱《玻璃心》或者《我們的海闊天空》那怎麼辦?

香港的官員緊張得要死,之前黃耀明或者何韻詩,都無辦法在香港租場開個唱,便可知香港完全沒有「空間」容納異見人士。

所以,香港的確不如澳門,因為香港始終不是自己人,至少北京覺得澳門比較可信。

於是你會發現,香港官員要做許多事情表忠心,但反而澳門不需要。譬如,官員議員要穿「華服」出席花卉展,以示和中央的「華服代表文化自信」方針完全一致。但出來效果嚇人,香港官員也會主動去做,為甚麼?因為不自信,因為擔心未能取悅北京老闆,所以只有做得比別人更多,也更噁心。你看,香港完敗給澳門,還說香港回來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