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1日開始,香港已經啟動向海外旅客派發50萬張機票的活動,以吸引更多旅客到香港觀光消費。而在港府的最新預算案中,也有多項直接針對旅遊業的刺激措施。那麼,港府的大手筆,是否能達到拯救香港旅遊業的預期效果呢?另外,在疫情中遭受重創的香港經濟,如今要著手復甦,卻面臨一個最棘手的情況,又是甚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內容。
港府大派紅包 拯救香港旅遊業
據媒體報道,向海外派發的50萬張機票,是由香港機場管理局2020年向航空公司購買的,出資大約20億港元。
這些免費機票,會通過國泰航空、香港快運(HK Express)及香港航空等三家航空公司,分階段向境外市場派發,為期6個月。
港府期望,這次宣傳活動,能為香港帶來150萬人次以上的入境旅客。此外,在今年夏季,港府也會向香港市民和大灣區旅客,分別送出8萬張機票,整個計劃合計送出將近70萬張機票。
不僅如此,在2月22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布的2023~2024年度預算案中可以看到,促進旅遊業的發展也是其中的重頭戲。
比如提到,要撥款1億港元用於吸引遊客的大型活動,斥資2.5億港元宣傳主要旅遊活動,以及向100萬名訪港旅客贈送包含購物及餐飲優惠的「香港好禮」。
港府之所以這麼大派紅包,原因就是香港旅遊業在疫情期間遭到了重創。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字,在疫情前的2019年,訪港旅客有接近5,600萬人次,但在2021年暴跌了99.8%,降到了9.1萬人次。去年,訪港旅客人數雖然回升到60.5萬人次,但也只有2019年的1%。
據彭博社報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201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航空運輸業和乘坐飛機抵達香港的遊客,每年貢獻約330億美元,大約佔香港國內生產總值的10%。
在2020年,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上第三繁忙的機場。但是,民航處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香港的空中交通量和客運量,只恢復到疫情前的44%和32%。而相比之下,倫敦希思羅機場的空中交通量和客運量,都超過了疫情前的90%。
50萬張免費機票 能否「說好香港故事」?
那麼,港府的免費贈票,能否有效吸引旅客訪港呢?應該說,短期內是能起到促進作用的。
例如,國泰航空已經率先行動,自3月1日起在東南亞七國發放8萬張來回機票。國泰航空表示,從泰國普吉島和曼谷飛香港的1萬7,400張機票,在推出後一小時內就派送完畢;而新加坡飛香港的1萬2,500張機票,也在推出後的短短43分鐘內成功送出。
不過,長遠來看,在與泰國、日本等其它地方的激烈競爭中,香港能否取勝還未可知。
香港社交媒體商業應用公司天勤(Tocanan)行政總裁劉偉良(Eden)撰文表示,從社交媒體上收集到的1.3萬條帖子中可以看出,對於香港的免費贈票,15%的情感度是負面,僅有6%是正面。大多數負面評論仍然困擾在對香港抗議、嚴厲國家安全法和嚴格防疫措施的不滿記憶。
另外,也有時評人士認為,以免費機票吸引旅客其實是「低招」,反映出港府對於重塑香港形象已經是「無計可施」。
確實,在反送中運動之後,北京對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在疫情期間,香港又緊隨大陸採取清零防疫。在不少外國人眼中,香港早已不是以前那個經濟充滿活力、中西薈萃、思想百花齊放的香港。
看來,港府要盡力「說好香港故事」,只是用免費機票可能還遠遠不夠。
旅遊業人手流失8成 3,000人觀光團無法接待?
不過,即便港府的計劃能夠成功,香港旅遊業還面臨一個更加頭痛的問題,那就是,由於香港的酒店業、飲食業、零售業等行業的人手嚴重流失,已經不足以應付大批旅客訪問香港。
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表示,疫情持續近3年,旅遊業界流失將近九成人手,現在的人手只恢復到疫情前的大約兩成。雖然這次政府手筆很大,但如果在接待上沒有做好準備,旅客一定會很失望,香港聲譽也會大打折扣。
事實上,由於香港旅遊業界承接力嚴重不足,已經鬧出了不少笑話。
比如,香港文匯報2月15日報道說,一家在港上市的大陸企業,16日安排了3,000人到香港參加分享會,原先希望安排在香港遊覽觀光,但因為在安排導遊及旅遊巴士方面遇到困難,只好取消觀光行程,改為當天往返。另外,《聯合早報》也報道,不少酒樓也因為沒有人手而不做下午茶時段的生意。
彭博社也報道說,香港機場的營運員工人數比大流行前減少了32%。由於人力資源的限制,澳洲航空有限公司,將墨爾本航班的重啟時間推遲了3個月。另外,香港市區內預辦登機手續服務也還沒有重新開放。
香港面臨嚴重人才荒 大陸人能填補空缺?
事實上,不僅是香港的旅遊、運輸、零售、飲食等行業出現人手不足情況,建造業、醫療及護理業、科技業、物業管理等一直都存在人手短缺的問題,尤其是醫療領域、白領專業人士、IT專家這三個領域流失最嚴重。
數據顯示,香港人口已經連續3年下降,累計流失18.73萬人。僅去年一年,人口就減少了6.99萬人。其中,淨移出人口達到6萬人,創下31年來新高。
與此同時,香港一直是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地區之一。香港出生人數由2019年的5.29萬人,大幅跌至2022年的3.25萬人,創下1961年有紀錄以來的新低。
由於勞動人口下降,政府最新統計數字顯示,香港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失業率為3.4%,已經連跌9個月,接近全民就業狀態。更有經濟學者預料,今年年底香港的失業率可能跌至2.8%。
大家知道,一個地方的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不但導致消費市場萎縮,削弱稅收和競爭力,也會加重年輕人和社會的供養負擔,更不利於吸引外國投資,必然拖累經濟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出生率不斷下降,以及移民潮仍在持續,未來一段時間內,香港人口將會繼續下滑,香港的勞動力勢必面臨巨大挑戰。
但是,要怎麼填補勞動力的巨大缺口呢?
港府表示,要在2023年至2025年,每年吸納至少3萬5千名預計留港至少12個月的人才。
港府在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搶人才」措施,包括在2023年取消了吸引高技術人才來港定居的「優才計劃」的配額,並在去年底推出了「高才通計劃」,也就是「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吸引年薪超過250萬港元或是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的人才。
這其中,大陸人才在申請赴港的海外人才中佔據壓倒性優勢。香港入境處表示,2022年1~9月,申請優才的人數為9,252人,共1,853人獲批,其中95%的申請者來自中國大陸。
但是,據端傳媒報道,這些申請者中的不少人,把香港簽證當作「備胎」,相比赴港就業,他們更想要的是多一個身份,一旦國內出現甚麼情況,就可以拿香港當跳板。據觀察,以往獲得優才簽證的人中,真正搬到香港去住的可能不到10%。
另外,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大陸人赴港,以及中資機構的崛起,外界也在擔憂,在「新香港」時代下,香港可能進入新殖民時代,以往港人優先的地位會改變,真香港人可能會被邊緣化。
香港經濟越發依賴中國 1月出口創70年來最大跌幅?
當然,香港遭受重創的還不只是旅遊業。
根據港府統計處2月1日公布的生產總值預估數字,香港經濟在2022年收縮了3.5%。其中,貨品出口按年下跌13.9%,進口下跌13.1%,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下跌8.5%,服務輸入下跌1.4%,私人消費開支及服務輸出下跌0.8%。這「跌跌不休」的勁頭,還真讓人有點兒心憂。
在2022年,香港金融市場還出現了股票、債券、匯兌「三殺」的罕見市場情況,為50年來首見。這也導致香港的外匯基金,累計虧損2,024億港元,為歷來最大的虧損金額。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2022年的投資環境,不單打破「股債互補」的傳統投資智慧,更成為近半世紀以來唯一一次股票、債券和主要非美元貨幣匯兌同時錄得負回報的一年。
而港府統計處2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香港1月的整體進出口貨值,同比暴跌36.7%,是7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同時,1月的進口貨值,同比下降30.2%,也是56年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由於中國出口外國的產品,多會經過香港轉口和結算,所以香港的進出口數據,是中國外貿的寒暑表。分析普遍認為,中美貿易戰打擊了中國外貿,導致中國的出口訂單全線下滑,不僅世界工廠的地位不保,中國靠貿易順差拉動經濟增長的時代也宣告終結。而過於依賴中國市場的香港,則不得不共同承擔中國外貿疲弱的後果。
從現在來看,即使香港經濟恢復正常,對外關係也難以恢復到2019年以前,因為不少西方國家認為,香港越來越像大陸的一個城市,而不是一個有高度自治的特區。
而且,儘管中共當局目前更關注香港的經濟發展,但對香港的政治管治並不會放鬆。
《金融時報》近日也報道說,中共當局施壓參加今年兩會的香港代表放棄持有的外國護照,其中至少有一名打算尋求連任的中共人大代表因持有BNO護照(英國國民海外護照)而被拒絕獲得席位。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昔日的這顆東方明珠,還有救嗎?@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粵語配音:Ada
剪輯:曲歌
監製:陳思雨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