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常見又難以根治的皮膚病,日常護理對改善濕疹至關重要。香港註冊中醫師謝思理介紹一道簡單的日常湯水,配合潤膚止癢的方法,內服外用結合,幫助患者儘早康復。

濕疹是一種皮膚發炎的現象,症狀包括皮膚乾燥、搔癢以及容易滲出液體。濕疹影響十分廣泛,根據美國衛生院(NIH)資料,大約30%的美國人有濕疹,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更易發生。濕疹的成因複雜,遺傳因素、環境刺激以及情緒等因素都會引發濕疹。

在中醫理論中,「風、寒、暑、濕、燥、火(熱)」六種外在因素異常,「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內在情緒過度,以及受傷等其它因素,都會導致疾病。

謝思理指出,導致濕疹的原因通常是風、濕、熱,因此在治療上以清熱、去濕、去風為主。他解釋,中醫說的「風」既包括自然界的天氣,也指人體內類似受風的症狀,如搔癢等。此外,情緒壓力、吃太多煎炸食物和冷飲都容易引發濕疹。

中草藥有效改善濕疹

在香港等亞洲地區,不少濕疹患者會服用中草藥進行保健。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顯示,患有中至重度濕疹的兒童服用中草藥糖漿3個月後,濕疹症狀顯著改善。該研究團隊的另一項隨機雙盲臨床實驗發現,相比服用安慰劑的患者,服用中草藥製劑膠囊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改善,使用類固醇的份量更減少了三分之一,而且沒有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薈萃分析研究,常用於治療濕疹的藥材有茯苓、薏苡仁(薏米)、生地、淮山(淮山)等,亦是常見的煲湯食材。中醫有藥食同源之說,服用適合自己體質的藥膳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改善疾病。

謝思理指,產生濕疹的原因很多,應該請中醫師診斷後對症開藥。至於日常保健,他推薦一種簡單的食療湯水,即在健脾的四神湯基礎上加入清熱的生地,可以起到清熱去濕的作用。

根據中醫的臟腑理論,濕疹患者通常有脾虛的問題,在治療上要健脾,才能夠去濕。中醫所說的脾,不僅是現代醫學說的脾臟,而更偏重於一個功能概念。除了免疫功能,脾也負責消化系統,具有將飲食水穀轉化成精微物質,並吸收、運輸到全身臟腑的功能。如果脾的功能虛弱,身體的水液代謝無法正常進行,就會產生「濕」。

四神湯的主要材料是茯苓、淮山、蓮子、芡實,均有強健脾胃的作用。此外,通常的做法也會加入薏米。茯苓和薏米均有助於利尿、去濕。

食療湯水:生地四神湯 

材料:

芡實 30g、乾淮山30g 3-4片(如果用新鮮淮山則份量加倍)、茯苓 30g、蓮子 40g、薏米 40g 生地 40g、豬橫舌一條

四神湯的主要原料:芡實、淮山、茯苓、蓮子、薏米。(龔安妮/大紀元) 
四神湯的主要原料:芡實、淮山、茯苓、蓮子、薏米。(龔安妮/大紀元) 

生地有清熱的作用。(龔安妮/大紀元)
生地有清熱的作用。(龔安妮/大紀元)

製法:

1、豬橫舌清洗乾淨,冷水下鍋汆水後,用剪刀去除表面的筋後,備用。

2、芡實、淮山、茯苓、蓮子、薏米、生地浸泡30分鐘至1小時,洗淨備用。

3、以上材料加水約1.5-2公升,大火煮滾後,小火煮1-2小時至食材軟爛,加鹽調味。

4、豬橫舌可切成方便入口的小塊,放回湯內,或蘸醬油食用。

備註:

1、生地口感較硬,可棄掉不食用。

2、豬橫舌是豬的胰臟,煲湯味道鮮美,具有強健脾胃的作用。如果沒有豬橫舌,可以用排骨、瘦肉等食材代替,素食者也可不放肉類。

3、以上食材份量僅供參考,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

4、四神湯富含澱粉,可取代部份主食。

護膚止癢方

對於濕疹患者出現皮膚乾燥搔癢的現象,謝思理推薦一個止癢和保濕的方法:用釀造米醋和甘油以7:3或8:2的比例混合,塗抹在患處,一日搽2至3次。@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