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26日)發表網誌透露,將就中上環舊區士丹頓街項目(H19項目)招募營運機構,推行「社區客廳」及「共居」計劃。

9幢位於士丹頓街和華賢坊西的樓宇樓高4至6層,樓齡已超過60年,單位內部份結構已嚴重損毀,多處石屎嚴重剝落,外牆出現裂縫,部份外露的僭建物亦存在安全隱患。

市建局以樓宇復修和改造重設為策略將舊建築物活化再用,並引入「共居」理念。各層住宅單位將重新布局,改劃成38個不同大小的單人或雙人「共居」單位,每樓層大約有兩至三個單位,並設有共用廁所、浴室和廚房,讓該層單位的居民使用。

推出兩個「社區客廳」

市建局表示,除改造樓上單位作「共居」用途,更特意撥出3個地方,翻新成兩個社區共享空間,方便居民舉辦不同活動。團隊將一樓的單位改造成以「唐樓體驗」為主題的共享空間,並保育原址唐樓外、內不同的建築特徵元素,包括昔日以傳統「上海批盪」工藝方式、展示老店「寶賓茶室」店名的外牆飾面、樓梯以及室內的紅磚牆身和花紋地磚等。

另一個「共享」空間由華賢坊西6至8號兩個面積逾400平方呎的地下相連單位組成,將預留作「社區客廳」用途,日後交予營運機構管理,成為一個街坊的聚腳點。在設計「社區客廳」時兩個相連單位被打通,讓營運者可以善用空間;前門和後門的出入口亦已加闊,加強項目與周邊街道和居民的連繫。

招標營運者首階段為五年

市建局表示,經過接近兩年的施工,活化工程已經完成。市建局將在短期內為「共居」項目的營運者進行招標,以物色具經驗和能力的機構合作,與市建局共同管理和營運建築群,首階段為期五年。

入標機構須提交詳細的社區營造方案建議書,說明如何透過營運建築物的設施,促進「共居」單位的租客,連繫鄰里,與「區民」一同籌辦「社區營造」活動,並善用「社區客廳」和「唐樓體驗」空間等不同共享資源,長遠促進社區「自主更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