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間諜氣球現身美國上空所引起的政治動盪,不僅改變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訪華計劃,而且還可能使美中外交關係解凍的希望破滅。
中共間諜氣球事件立即引爆推特輿論。美國兩黨議員紛紛發表推文,譴責中共公然侵犯美國主權和違反國際法,並施壓拜登政府讓中共承擔責任。
國會眾議員 Claudia Tenney 周六(2月4日)發表推文說,祖拜登本應該採取明確的行動,在中共間諜氣球進入美國領空之前將其擊落。「昨天,針對中國(中共)最新的侵略行為,我提出了三項法案,以追究中共的責任。」
路透社說,針對北京的這一不合時宜的間諜任務,美國的回應將對穩定兩國關係的努力產生揮之不去的影響,兩國關係已經接近歷史最低點。
氣球事件使中美外交氣氛變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本周五(2月3日)啟程訪華,但因間諜氣球事件推遲了訪問議程。布林肯說,他周五上午告訴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氣球飛行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公然侵犯美國主權」和國際法。儘管布林肯還說,準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訪華,但政策分析家們表示,如果中共不作出認真的善意姿態,美國政府可能很難迅速恢復這次訪問。
據路透社報道,在奧巴馬總統時期擔任美國亞洲事務最高外交官的 Daniel Russel 說,中方的「可笑託辭」,即這架飛艇是一個誤入美國領空的氣象氣球,並沒有任何幫助。
「這一事件使氣氛變糟,立場變硬,不能保證雙方能成功恢復『峇里島』的勢頭。」Russel說。他指的是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共領導人習近平2022年11月在印尼峇里島的會晤。兩位元首在會晤期間就加強溝通達成共識,並同意布林肯訪華,作為穩定美中關係的一部份。
專家:美中外交關係解凍恐被無限期推遲
美中關係在過去幾年裏出現了裂痕,並在2022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灣後降至幾十年來最糟糕的程度。訪台事件促使北京在台灣周圍海域展開軍事空前規模的演習。
自那時起,拜登政府表示,希望為美中關係建立一個「底線」,並確保美中競爭關係不會演變成衝突。
中共宣稱,飛在美國上空的氣球為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研究,並對偏離航線表示遺憾。但五角大樓發言人Pat Ryder 說,美國確認是中共的監視氣球。因為事件的保密性質,無法透露更多信息。
路透社援引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亞洲事務的副主任 Ivan Kanapathy 的話說,他預計國會將舉行一連串有關中國的聽證會,這將使布林肯難以證明訪華之行合理,除非他能在訪華期間成功使被中共拘留的美國人釋放,或帶著另一項重大勝利回來。
過去兩年,房地產危機和清零政策使得中國經濟遭到重創,迫使中共希望穩定中美關係。布林肯訪華被視為緩和美中緊張關係的機會,但隨著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可能在2023年訪問台灣,下一次美中危機可能已不遙遠。
「總的來說,我確實認為拜登政府希望重新安排(布林肯訪華)時間,因為有許多問題可以討論,(美中關係)有真正的解凍機會。但氣球事件可能意味著解凍被無限期推遲。」蘭德公司印太地區分析員 Derek Grossman 說。
但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問題專家何瑞恩在推特上說,中共的熱氣球行動至少給了美中一個機會來制定太空和高空的接觸規則,兩國的軍隊將在這些領域進行越來越密切的接觸。
何瑞恩說:「我們不應該浪費這個機會,以實質性地減少風險,也防止中國(中共)間諜氣球未來侵犯美國領空。」
氣球事件使習近平的外展工作更加困難
《華爾街日報》報道,喬治城大學教授、前奧巴馬政府國家安全官員 Evan Medeiros 說:「這只是強調了美中關係是一種類似冷戰的競爭,儘管中國(中共)總喜歡否認這一點。我們處在一個行動-反應(action-reaction)的循環中,有時慢,有時快。這需要領導力,以避免走向對抗。」
在氣球事件之前,一架美國空軍偵察機近期在南中國海上空被中共殲-11(J-11)戰機攔截,迫使美國飛機採取規避動作。美國軍方之後譴責中共軍方的危險舉動。此外,美中緊張局勢在台灣問題上仍不斷加劇。
中共官員說,習近平希望緩和中美關係的另一個原因是,拜登將於11月在三藩市主持一個亞太領導人的年度會議,中共政府擔心習近平在那裏因兩國冷淡關係而不受歡迎。
《華日》說,氣球事件使習近平的外展工作更加困難,使美國官員和中國觀察家懷疑這一努力可能只是中共伎倆上的改變,而非想要改變近些年來具有侵略性的外交政策。
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Mike Gallagher 在周五(2月3日)發布的一段影片中說,與習近平握手微笑,對美國外交來說將是一個糟糕表現。中共將繼續得寸進尺,直到美國反擊。
他表示,美國政府必須擊落這個氣球。
美國官員和外交政策專家說,一旦有關氣球的緊張局勢消退,台灣問題可能會成為美中緊張關係的關鍵要素。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正在增加對華盛頓的壓力,要求對中共採取不妥協的立場並支持台灣。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 Michael McCaul 周三(2月1日)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他計劃2023年4月訪問台灣。此舉恐再次加劇美中緊張局勢。#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