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互聯網搜索,在過去15年的大部份時間裏,Google一直是一股最不可阻擋的力量。其在線搜索引擎和數碼廣告業務的實力,都為其提供了強勁動力。但現在,這兩者看起來都已經變得越來越脆弱。

本周,美國司法部(Justice Department)指控Google在其在線廣告業務中實行非法壟斷,並要求將它的部份業務拆分。幾年前,特朗普政府曾針對這家科技巨頭在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提起了類似的訴訟。

Google公司對此回應表示,司法部是在「加倍強調一個有缺陷的論點」,最新的訴訟是「試圖在競爭激烈的廣告技術領域指定贏家和輸家」。

然而,如果司法部的行動獲得成功,這兩宗大案可能會顛覆使Google成為互聯網上最強大的廣告公司的商業模式。果真如此,這將是自二十多年前美國政府起訴微軟以來,針對科技巨頭的、最具影響的反壟斷勝利。

但是,儘管這些訴訟所針對的是Google的收入機器的核心,但它們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見到效果。而與此同時,另外兩個棘手的問題,也可能將會在更短的時間內決定Google的未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興起,以及似乎正在加速下降的Google在線廣告的市場份額。

就在司法部提起訴訟的前幾天,Google宣布計劃裁員1.2萬。原因是其收入增長大幅放緩,該公司正努力將部份精力重新集中在人工智能上。

對互聯網搜索的新威脅

長期以來,Google一直是在線搜索的代名詞。它是第一批公司名稱被當作動詞的現代科技公司之一。但在去年年底,一個新的威脅出現了。當時,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ChatGPT的、迅速走紅的新型人工智能聊天工具。

ChatGPT的用戶展示了該人工智能機械人所創作的詩歌、起草的法律文件、編寫的代碼,以及解釋複雜想法的能力,而這只需要用戶的一個簡單提示即可。

在大量在線數據訓練下,ChatGPT可以對開放式問題做出直接或冗長的回答,儘管在開始時,它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準確;或者直截了當地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美國第25任總統是誰?」以前,人們可能需要在Google上滾動搜索結果,才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確切答案。

人工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是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訓練出來的,並利用這些數據對用戶的提問產生回應。雖然ChatGPT的基礎技術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任何人都可以創建一個帳戶並使用該工具進行實驗,導致了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量宣傳,並使該技術的潛力立即為數百萬人所了解,而在這之前,人們一直都只是以抽像的方式來理解它。

據報道,這也促使Google管理層宣布,其搜索業務進入「紅色代碼」警報狀態。

Gmail的創建者之一保羅‧布赫海特(Paul Buchheit)2022年在推特上評論說:「Google可能距離被完全顛覆只有一兩年的時間了。人工智能將消除搜索引擎結果頁,而這正是他們賺取大部份利潤的地方。即使他們趕上了人工智能,他們也不可能在他們業務中最有價值的部份不受破壞的情況下,全面使用人工智能!」

如果更多的用戶開始依賴人工智能,來滿足他們的信息搜索需求,那麼就可能會削弱Google的搜索廣告收入。搜索廣告正是該公司1,490億美元業務的一部份。媒體對ChatGPT的報道,正在加倍宣傳和強化這一概念,一些媒體還將ChatGPT與Google進行一對一的測試。

噩夢般的場景不一定出現

當然,也存在一些理由,令人懷疑這種噩夢般的情況是否真的會發生在Google身上。

首先,Google的營運規模與ChatGPT大不相同。根據流量分析網站SimilarWeb的數據,在2022年11月份,Google網站的訪問量超過860億次,而ChatGPT的訪問量不到3億次(ChatGPT是在去年11月底公開發布的)。

另外,即使在Google將為用戶的查詢提供具體的、由人工智能生成答覆的情況下,它仍然可以對查詢進行分析,以便有針對性地提供搜索廣告,就像它今天所做的那樣。

Google在高度複雜的人工智能領域也有著自己的投資。在2022年,它的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聊天程序LaMDA甚至成了一個熱點,因為該公司的一名工程師聲稱,聊天程序LaMDA已經有了智慧(Google公司對這一說法提出異議,並以違反公司政策為由,解僱了這名工程師)。

據報道,Google行政總裁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對員工表示,儘管Google擁有與ChatGPT類似的能力,但該公司尚未承諾,將提供人工智能生成的搜索結果。因為後者有可能提供不準確的信息,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對Google不利。

Google的立場,既突出了其作為地球上最值得信賴的搜索引擎的驚人影響力,也突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問題之一:由於該技術的黑箱設計,幾乎不可能找出該技術是如何得出特定結果的。對於許多人來說,在未來的許多年裏,能夠自己評估不同的信息來源,可能會勝過收到人工智能給出的單一答案的便利。#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