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組織協會昨日邀請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鄧家彪、社會福利界議員狄志遠、「專業動力」議員林素蔚,到黃大仙探訪一名70歲年長照顧者,及其86歲有長期病患的丈夫。社協批評,政府年長護老者的政策未能對症下藥,社區照顧服務不足,亦缺乏緊急支援服務,即使是對年長護老者的新增服務,亦非常象徵式,感到非常失望,建議放寬照顧者現金津貼的申請門檻、設立24小時緊急支援照顧者服務及熱線等。

70歲的李婆婆本身亦有長期病患,因腰骨勞損、周身骨痛等,要到骨科及糖尿專科覆診,並受失眠困擾要看中醫。其86歲丈夫更因大腿、盆骨、膝蓋等多處動過手術,行動不便需坐輪椅,並有認知障礙症、高血壓、未能做手術的眼科問題、胃部問題、泌尿問題,要到6科專科覆診。

丈夫曾入住日間護理中心和政府資助的護老院,但因其精神問題,會大叫騷擾人甚至打架,無奈要回家居住,李婆婆要辭去月薪二萬多元的地盤工作照顧,現更因年中無休照顧丈夫,包括晚上幫丈夫去廁所7次,有失眠問題及嚴重情緒壓力,接近抑鬱邊緣。

政府將向低收入照顧者發放的每月3,000元的照顧者津貼,但是李婆婆現因領取綜援和長者生活津貼,未能受惠。

九成照顧者處於抑鬱邊緣

社協指,2022年已發生5宗照顧者的倫常命案,但是當局提出的未來數年新增的照顧者支援服務,「質及量非常象徵式」,當中包括今年10月起,低收入護老者生活津貼3,000元恆常化;建立照顧者資訊網站;今年第二季的全港宣傳朋輩支援;今年第三季的24小時照顧者專線;2022/23及2023/24年度增加30個長者日間暫託服務。

政府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顯示,香港有15萬獨居長者,近30萬戶為純兩老住戶,但是如果家人未能提供照顧,長者只能選擇輪候社區或院舍服務。截至上月,社署數字顯示資助安老宿位最長需等候36個月,2021年有超過6,000名長者輪候期間離世。

社協指出香港「以老護老」問題十分嚴重,其早前的基層年長護老者調查報告亦顯示,近九成照顧者處於抑鬱邊緣,認為基層年長護老者特別需要獲得額外支援。

社協提六大建議

社協引述平機會早前批評港府,沒有專門發布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家庭成員數目、年齡和健康狀況、有無申請政府津貼及非政府機構服務等,認為政府缺乏數據作政策及資源規劃,未能有效協助照顧者,每次社會出現倫常慘劇才提出關注,未能對症下藥。社協建議建立全港照顧者資料庫,儘快制定照顧者為本的政策,確立照顧者身份,提供一站式照顧者為本的支援服務。

對於長期照顧體弱或精神健康有需要的家人的照顧者,社協指出現有服務零散,每次申請不同社會服務需要重新填報資料或被評估,加上大部份服務以被照顧者需要為主,亦缺乏一站式服務便利日以繼夜照顧家人的照顧者。

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照顧者津貼恆常化及加至每月3,000元,但是照顧者要符合沒有領取綜援、傷殘津貼、長者生活津貼、被照顧者要經社署評估的為身體機能有中度或嚴重缺損,並於2018年11月30日或之前已在中央輪候冊輪候資助長期護理服務的4大門檻,使措施只惠及10,000位照顧者。

社協批評社署不負責任,政策使2018年11月30日後至今才輪候服務的受照顧者,不納入受惠範圍,建議申請資格應取消需要輪候長期護理服務,讓有需要但沒有輪候服務的護老者申請照顧者津貼,並提出當局放寬照顧者津貼申請資格。

社協並稱,《施政報告》提及今年第三季設立「24小時照顧者專線」,但只有熱線沒有服務支援,未能及時協助有需要長者,故另外建議設立24小時緊急支援照顧者服務及熱線。

社協又提出增加日間暫託及住宿暫託名額、社區照顧服務名額,增設訓練及津貼給「長者社區保母」,使照顧者有喘息空間。◇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