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中,Tesla上海超級工廠貢獻了該公司超過一半的銷售量。不過,隨著全球供應鏈趨向本土化及中國的需求下降,Tesla的中國工廠面臨很多挑戰。

剛剛進入2023年,Tesla在中國市場就遭遇了抗議。

今年1月10日,數十名剛剛購買Tesla的中國車主在上海某Tesla交付中心前舉行抗議活動,表達對Tesla降價的不滿,並要求獲得降價補償。

實際上,在去年10月和今年1月,Tesla兩度調降多款車在中國市場的售價,Model 3(RWD)和Model Y(RWD)的價格經過兩輪調整後降了近二成。

今年1月6日,Tesla宣布兩款Model 3和三款Model Y價格下調,調降幅度從2萬元(2,800美元)到4.8萬元(6,703美元)不等。其中,價格最低的Model 3(RWD)下調3.6萬元(5,027美元)至近23萬元(約3.2萬美元);Model Y(RWD)的價格下調2.9萬元(4,050美元)至近26萬元(約3.6萬美元)。

大幅調降價格給Tesla帶來了負面影響,一些潛在買家也開始觀望。

自從三年前投產以來,上海工廠在Tesla系統中的重要性就不斷提升。2022年,Tesla在全球一共售出了超過131萬輛電動車,其中超過71萬輛(佔比54%)來自上海的超級工廠。

不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去年底到期,這意味著從2023年起在中國購買純電動車將失去萬元補貼。

Tesla在去年10月下旬啟動了一輪價格調降,之後在11月迎來了一個銷售高峰,上海工廠當月交付了超過10萬輛的電動車;但是到12月份,Tesla的交付量(5.58萬輛)比11月份就大幅下降了44%,比2021年12月的交付量(超過7.08萬輛)則下降了逾二成。

交付量大幅下降並非產能不足,而是需求下降導致。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Tesla上海工廠在中國本地的銷量為近4.2萬輛,比上年12月下降了四成。Tesla甚至在12月23日暫停了上海廠的生產,主動縮減了產能。

實際上,在過去半年中,Tesla的積壓訂單大幅減少。

根據追蹤特斯拉生產和銷售情況的Troy Teslike的數據,從2022年7月份到年底,半年時間內Tesla積壓訂單減少了八成半。截至去年底,北美區的積壓訂單在去年底已經清零,而中國區的待交付訂單也接近清零。

歐美市場趨向本土化製造

高漲的產能遇到了較弱的市場。如果Tesla將上海廠的過剩產能向北美和歐洲市場輸出,則面臨兩大市場產業鏈本土化趨勢的挑戰。

歐洲市場是Tesla上海工廠當前主要的出口市場。不過,隨著Tesla德國工廠的產能擴大,本土供應比例將增加。

去年12月19日,Tesla官方推特發布消息,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的Model Y的周產量突破了3,000輛。

Tesla的柏林工廠在去年3月啟動生產,到去年6月中旬,周產量達到1,000輛,半年後產量增加了兩倍。

當前Tesla在美國市場銷售的電動車,都由本土工廠製造。除了位於加州的整車工廠之外,2022年4月,Tesla位於得克沙士州奧斯汀的第二座電動車工廠也開始投入生產。

此外,Tesla上海廠的電動車要進入美國,還面臨電池組件和關鍵礦物本土供應比例的要求。

美國在去年8月通過了《降低通脹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並在去年12月做出了更新規定:要求在美銷售的電動車至少要有50%的電池組件是在北美地區製造或組裝,才能獲得7,500美元聯邦稅收抵免的一半款項;並且該比例從2024年起逐年增加10%,到2029年必須達到100%。

而要拿到另外一半補貼,電動車電池的關鍵礦物在2024年之前必須至少有40%是在美國、或是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進行提取和加工,或是來自北美地區的回收礦物;該比例從2024年起逐年增加10%,到2027年達到80%。

Tesla上海廠目前的電池組件都來自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中國四川的工廠。

建好了產業鏈 中國市占率卻下滑

如果未來特斯拉上海工廠將業務專注於本土市場,則面臨中國本土車商爭搶市場。

根據中國乘聯會公布的數據,2022年特斯拉在中國銷售近44萬輛(市場份額7.7%),而比亞迪公司全年銷售量近180萬輛(市場份額32%),是特斯拉的4倍還多。

特斯拉進入中國後,帶動了中國電動車產業鏈的形成。

2020年初特斯拉剛進入中國市場時,中國媒體就表示,中國電動車產業鏈上最薄弱的環節就是整車製造,難度就在於需要一個產業鏈支撐,而引入特斯拉可以為中國塑造整車產業鏈。這就好比蘋果公司為中國的手機行業整理好了產業鏈,所以才有中國產的華為、OPPO、VIVO、小米等企業。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95%的零組件已實現本土化供應。到2022年,該工程已經在上海、蘇州、寧波等中國長三角地區形成了包括電池、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車零組件的全生態鏈。

而比亞迪公司在2020年也即趁機搶占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中國的小鵬、蔚來、吉利等中國公司也順勢加入了爭奪特斯拉市場的行列。

推動了中國的電動車全產業鏈的形成,而特斯拉進入中國三年,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占有率不僅沒增加反而有所下降。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占有率維持在10%左右,到2022年,市占率下降至7.8%。

大數據庫令中共恐懼

2021年6月和8月,中共當局分別通過了《數據安全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強化對中國境內數據處理活動的監管,並限制個人信息的跨境流動。

特斯拉在2021年5月表示將在中國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將中國境內出售電動車收集的用戶數據留在中國境內。同年10月下旬,特斯拉宣布已經完成了中國數據中心的建設。

特斯拉並沒有將該數據平台的運營權交給中共國有企業,而是自己經營,這顯然令中共心生忌憚。@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