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兩項調查,越來越多外企開始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印度等鄰國,這表明了中共清零政策,已損害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

據越南歐盟商會(EuroCham Vietnam)的最新調查,4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正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比去年第三季度的13%有所上升。

歐盟商會表示,在最新的商業環境指數(BCI)調查中,商會邀請了1,300名會員提供有關越南商業環境的季度反饋,以及他們對該國業務的預測。商會補充說,這些會員「幾乎代表了越南經濟的所有部門」。

歐盟商會表示,在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將部份業務從中國遷往越南的歐洲公司的比例,已從第三季度的13%上升到41%。

據《南華早報》報道,商會主席簡毅倫(Alain Cany)說,在中國的歐洲投資者顯然在2022年第四季度,尋求更穩定的商業和投資條件。

「採購多元化和不完全依賴單一國家的努力,正促使歐洲投資者在越南投資,特別是在大流行病之後」,簡毅倫說,「在過去的40年間,中國確實成為了世界製造業強國。目前,歐企轉移到越南的趨勢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表明這種說法的明顯轉變。」

根據貨櫃追蹤平台Container xChange的年度調查,來自20多個國家的2,600名受訪者裏,有67%的人表示,在中共實施「清零」後,他們已開始考慮調整供應鏈布局。他們相信,2023年美國將繼續推動「友岸外判」(friendshoring),越南、印度被認為是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根據調查,有69.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的封鎖」是影響公司經營的全球性事件,其比例超過了全球通脹(53.8%)、俄烏戰爭(53.8%)、COVID-19的後續影響(50%)。

北京在去年年底,突然且混亂地解除了防疫措施,這讓經濟付出了代價,並引發了對中國經濟模式的質疑。

在Container xChange的調查中,有超過一半(5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憂「COVID對中國的影響」,認為這可能在2023年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

報告指出,儘管中國仍有其重要性,但製造業將實現業務多元化、分散化。這家物流公司說:「我們將見證一個漸進的轉變,即產業不再完全依賴中國的生產能力和熟練的人力。」

「越南、印度將在2023年崛起,成為運作良好的貨櫃航運中心,並改變全球航運業的現有布局。」報告中稱。

此前,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接受《南華早報》採訪(超連結)時說:「如果衛生政策是突然的或不可預測的,儘管在正常情況下,中國是最好的供應選擇,但中國的合作夥伴仍可能認為它是不可靠的。」

他補充說,在世界其它國家重新開放,而北京卻頑固地堅持清零時,已樹立了「一個極其有力的例子」,即經濟穩定可在沒有任何警告或理由的情況下被拋在一邊。

去年,上海長達兩個月的艱困封鎖,動搖了外國公司的信心,特別是在全球航運和汽車製造領域。上海是世界第二大港口,也是通用汽車、福士汽車的中國合作夥伴,以及Tesla的超級工廠的所在地。#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