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期)
隔空打擂
1940年夏,51歲的希特拉正值一生的巔峰時期。7年前上台的他採取系列措施,解決了失業難題,振興了經濟,運用折衝的外交手腕收回一戰失地,擺脫了《凡爾賽條約》對德國人的壓制,一槍未發地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如今又從法國受降儀式、巴黎大閱兵凱旋歸來,最後的勝利近在眼前,雖然英國還擋在路上,但那也將會閃電般結束……國際上也普遍認為,英國再撐幾周也會步法國後塵,畢竟德軍雷霆萬鈞的戰鬥力有目共睹。
7月19日,希特拉在演講中呼籲英國「回歸理智」,避免帝國毀滅,不要插手歐洲事務,歸還德國的海外殖民地。7月22日,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在廣播裏淡然回應——拒絕媾和。
終究是縱橫四海、執世界之牛耳300年的老帝國,和談也要等待恰當的時機。在這個節骨眼上,把握微妙的分寸,謹慎安靜為宜。誠信殘破修復難,越是勢在必得地威懾誘惑,對方越是感到羞辱而不買帳。
英國人的冷傲、頑固讓希特拉尷尬費解,更煩惱的是遇上了強悍好鬥的邱吉爾,他真的需要和英相坐下來談談他表裏不一的戰略規劃。
其實8年前,如果不是希特拉兩次都爽約,他和邱吉爾本有機會相見,納粹黨魁因繁忙而選擇忽略在野的邱吉爾。儘管如此,並不影響邱吉爾1937年在文章中對希特拉從奧地利下士到德國元首的打拚飛躍、尤其是經濟政策的好評。而今烽火連天,一切都不同了,一戰的舊恨未消,新仇又至。
姑息縱容,非但沒有「禍水東引」,反而引火燒身。蘇、德不僅簽了互不侵犯條約、合夥瓜分了波蘭,蘇聯還給德國提供石油等稀缺的戰略物資攻打英、法,接著侵佔了波羅的海三國。那麼處心積慮地想要息事寧人,還是無意中推動了避免不了的戰爭,夢醒的英國朝野充滿著被欺騙的憤怒。
於是,兩個愛畫畫、擅長演講的重量級人物槓上了!一個為拓展第三帝國的「生存空間」,另一個為了大英帝國的尊嚴地位,隔空打擂台,口舌交鋒,火藥味十足。
希特拉大罵邱吉爾是「戰爭販子」,邱吉爾怒斥希特拉是「邪惡的產物」,旋即引發全球關注和熱議。威震歐羅巴的希特拉也有了勢均力敵的對手,之前所有的戰事不過是序幕,真正驚心動魄的大戲才剛剛展開。
邱吉爾叫板希特拉,忙壞了各路媒體,種種推測、實力評估、懸念變數紛呈,然而在一般觀眾心目中,對比最多的還是兩人的演講,雙方各自都有大批鐵桿擁躉。
與自由世界不同,在納粹德國只有官方一種聲音。「德國男孩必須精壯修長,敏捷如兔,韌如獸皮,硬如鋼鐵,鷹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在大型集會上,希特拉飆高音的亢奮演講,煽動起條頓騎士團的後裔子孫們山呼海嘯般的民族主義狂熱。而遠隔大洋的另一邊,在27歲的尼克遜(美國前總統 Richard Milhous Nixon)和加利福尼亞的熟人好友們看來,(新聞短片裏)希特拉那種歇斯底里的發作滑稽可笑。
英語總動員
邱吉爾在危難之時的演講令人感動。他從容不迫,張弛有度,那種貴族範兒、文化底蘊、價值觀和幽默感流露其間,雄渾有力又富有詩意,恍如莎翁歷史劇。讓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地的人們悠然神往,多麼古典正宗的母語!
在英語世界,邱吉爾的早年自傳、戰地報道以及《世界危機》再度熱銷。《英語民族史》是邱吉爾醞釀多年的全景式歷史巨著,因戰事而中斷,直到1958年才真正出齊四卷本。而在1939年底,邱吉爾儘快出版了部份內容,以不列顛為中心,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社會等層面,講述千年演繹的英語民族史。從英格蘭寂靜的巨石陣到機器轟鳴的工業革命時代,從打贏了七年戰爭後興盛的「日不落帝國」到美國內戰、林肯遇刺……邱吉爾說:「這部書意在吸引美國。」他要鼓動整個英語世界聯合起來,以影響戰爭進程,用心可謂深矣!
英國從16世紀就推行歐洲大陸均勢策略,制衡歐陸最富於侵略性的強國,防止其不斷擴張壯大、統一歐洲,威脅到英國的安全和利益。400年來合縱連橫、借力打力的嫻熟操控,英國保持了優勢地位,也與德、法等列強恩怨糾葛,關係疙疙瘩瘩,此一時彼一時也。
從19世紀末開始,那種遙遙領先的悠然已成過去,後起之秀美利堅和德意志(在工業產值、科技研發上)競相趕超。
遠離歐陸「火藥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饒的物產,快速增長的人口,三權分立的憲政體制,使得從大英宗主國獨立而出的美國欣欣向榮。
位於歐洲中心的德國人嚴謹踏實,工藝精湛,產品優良,卻苦於缺少原材料和銷售渠道,英法壟斷著廣袤的殖民地。這個迅猛崛起的工業軍事強國不斷突破地域、資源、市場所限,撼動撞擊著英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和既得利益。英、德矛盾衝突擴大,從一戰到二戰,其實也是天下易主的巨變風暴。
傳統的離岸制衡術不靈了,多年的綏靖政策慘遭滑鐵盧,究其根本乃帝國之衰落也。可事到臨頭,心有不甘的英國人還是決意豁出去放手一搏。邱吉爾說:「我不相信一個禁錮人思想的國家,會成為世界老大。」他看好同文同種、價值觀相似且實力雄厚的美國。
依靠武力只能煊赫一時,唯有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有效運作、保護信仰和言論的自由、財產以及合同的安全,才可使民眾安居樂業、國家富強穩定。不列顛的憲政民主和文化理念早已飄洋過海,在講英語的盎格魯─撒克遜圈(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耕種培植,開花結果。他們在大戰中對母國的援助支持令人動容,直到現在依然是親密合作的可靠盟友。
「在黑暗的日子和更黑暗的夜晚,當英格蘭孤軍無援時,他激活了英文語言,並將之派上了戰場。」這是甘迺迪總統(John Fitzgerald Kennedy)對邱吉爾演講和寫作的評價。瑞典文學院讚揚這位「擁有西塞羅文才的凱撒大帝」,在至暗時刻「喚起了世界各地千百萬人心中的信念和希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