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電影的話題之作必定是《正義迴廊》,連建制派立法會議員都不點名批評它。雖然導演何爵天是新人,但當我看到監製「翁子光」的名字,以及演員名單中的「良心藝人」,就知道一定要支持!

預告片告訴觀眾,這是一齣法庭片,而古今中外的法庭片通常都是探討「何謂正義?」以及批判社會上的「不正義」,而《正義迴廊》完全滿足到觀眾的這些期望。

故事改編自2013年「大角咀肢解父母案」,一名高智商被告跟另一名低智商被告被控謀殺第一被告的父母,然後肢解他們。電影主要講述法庭審理這宗案件的過程,例如被告和證人作供,控辯雙方律師的演說和盤問;另外,還有9名陪審團成員的討論過程。

這宗奇案最有趣的地方是,第一被告與第二被告的證供有矛盾,前者宣稱兩人一起殺人,後者否認殺人,只承認被迫處理屍體。正因為這個「羅生門」,才會被改編成電影吧?真實事件本身實在太撲朔迷離,是天然的懸疑故事。

飾演兩位被告的楊偉倫和麥沛東演技超級出色,楊偉倫的造型更跟現實中的兇手十分相似。電影對兩位被告的內心,以及配角等人物性格都刻劃得不錯,很多細節位都值得再咀嚼。劇情具張力,拍得緊湊,眾多類似舞台劇的藝術表達手法令人難忘。

整體來說,成功牽動觀眾情緒,離開戲院後仍不斷細味戲中的情節,自己再搜集和重溫當年關於這宗兇案的新聞。片長138分鐘,涉及大量人物角色,導演能夠將正經的法庭片拍得毫不沉悶,同時又有娛樂性,非常難得。

不過,若要雞蛋裏挑骨頭的話,《正義迴廊》明顯的問題是電影本身對兇案真相的立場,以及電影想要宣揚的訊息都太明顯。我估計不少觀眾完場後都會被電影「引導」到某個相同方向,認為某名被告極有可能在說謊,不過基於「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和「把無辜的人定罪,比放生有罪的人更不公義」的原則,都會認同法庭的判決。由於「畫公仔畫出腸」,其實觀眾的反思空間很少,亦缺乏可再詮釋的地方。

不過,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十分需要這類電影,因為它重新強調「疑點利益歸於被告」普通法的法治精神。而戲中有某些情節諷刺警察,能夠獲得香港電影發展局「電影製作融資計劃」資助,相信可一不可再。

希望陳廣池、羅德泉、蘇惠德等法官可以去觀看這套電影,提醒自己「把無辜的人定罪,比放生有罪的人更不公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