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帶有期待和渴望,有的能得到滿足、有的則無法。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正面的情緒和想法,也會衍生出正面的言語和行為;沒辦法得到滿足時則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和想法,進而出現負面的言語和行為。
很多媽媽會因為孩子不肯睡午覺而生氣,這時問:「你為甚麼生氣呢?」媽媽們就會回答:「當然是因為孩子不睡覺才生氣的啊!」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孩子不睡覺是媽媽生氣的主因,那每次孩子不睡覺,媽媽應該都會生氣才對。
不過有時候孩子沒睡覺,媽媽也只是覺得:「哎好啦,今天就讓你玩吧!」然後就輕鬆帶過,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孩子先不要睡反而更好。像是準備去跟朋友見面的路上,如果孩子昏昏欲睡應該會想叫醒他吧?如果他可以晚一點再睡,待會就能跟朋友聊得很盡興了。
對方的舉動可能會是引發生氣情緒的刺激或契機,但那並不是真正的原因。生氣情緒源自於內在冰山深處的期待和渴望,如果把這些原因摒除在外,就絕對無法釐清自己為甚麼會發脾氣。
當對方的行為符合我們自己的期待、預測、需求,符合自己堅信的價值與標準時,我們就會產生正面情緒。同樣的道理,當對方的行為不符合這一切時,我們就會產生負面情緒。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生氣不是因為「那個人」,是因為「那個人的行為跟我期待的不一樣」才會生氣。
原本期待能跟老公共度溫馨的晚餐時光,才會討厭看到他喝得爛醉晚歸。要是本來想跟朋友開心地聚一聚,老公卻打算提早回家吃飯,太太可能就會覺得很煩。假如媽媽累了想休息,孩子卻吵著要人陪,這時就會覺得孩子很煩人;但要是自己剛好也想陪陪孩子,就會欣然答應他的請求。
假如自己明明想繼續上班,公司卻勸你退休,這時就會失落又茫然,甚至覺得被背叛;但如果自己本來就因為太累想辭職,這時換成退休還能領退休金,當然會開心。
把生氣原因歸咎到對方身上的人,會使出渾身解數想改變對方,例如指責、威脅、抱怨、訴苦……。等到對方照自己的期待去做時,就會稱讚並認定他,這等於是相信自己的情緒左右在對方手上。
但某種程度上可以憑經驗知道,對方不太可能照著我們的期待去做,因為那些期待只是我們單方面的需求而已。就算對方真的照著做也只能維持一陣子,過不久又會回到他自己需要的行動。假如對方一直配合我們的期待,對他而言反倒是種不幸,因為他正在遠離自己的需求,這樣彼此的關係也沒辦法維持很久。
「是你讓我生氣的。」換句話說就是:「我會生氣都是你的錯你應該要滿足我的期待才對!」這絕對是不可能達成的奢求,還會讓對方愧疚。用這樣的方式強求不僅是種暴力,更會逐漸侵蝕彼此的關係,如果不終止這些奢求,就會不斷生氣,雙方的關係也會陷入窘境。
試著回想,我們是不是根本沒有發現自己的貪心,到現在還一直希望周圍的人都能照我們的意思去做求別人的同時,彼此又忍受了多久的痛苦?
「非暴力溝通」的創始者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博士指出,痛苦不是來自於別人的行動,而是出於「自己腦中的印象、對對方行動的期待值、需求心與挫折感」。因此,生氣的時候先別急著罵成為導火線的孩子,不妨反過來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存有既定印象(誤會)、期待,或是曾在需求方面受挫?
不用抓著孩子問他:「為甚麼不照著媽媽的話去做?」只需要說:「你下次過馬路一定要看是不是綠燈喔!做得到嗎?」這樣就好。與其說:「你吃個飯到底是要吃多久?快被你氣死了!」不如明確說出自己的期待:「我們再吃十分鐘就收囉!吃太久的話,飯菜冷掉就不好吃了,而且媽媽也想趕快洗好碗休息一下。」
「生氣」出於自我的需求,所以責任不在對方身上,而是在我們自己。你可能會覺得這個觀念很陌生,不過要是無法接受這事實、繼續把根本原因摒除在外,就沒辦法擺脫生氣情緒,因為我們不可能把對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來符合我們單方面的期待。
幸好生氣的原因在自我身上,所以解決之道也在我們手中。如果把生氣情緒用來發掘媽媽本身的需求,而不是用來責備孩子犯的錯,那麼每次的生氣反而更能瞭解自己想要甚麼。
本文摘自《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薩提爾模式×非暴力溝通,第一本教你將怒氣轉為正向教養力的親子對話指南》,台灣廣廈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