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名聞遐邇,是台灣館藏最豐富的私人博物館、美術館。座落於台南市仁德區,館內瑰麗典藏高達四千多件,以典藏西洋藝術品為主,展出藝術、樂器、兵器與自然史四大領域。收藏家是奇美集團創始人許文龍先生,他大方分享大眾參觀,希望喜歡藝術的人可以隨時來享受心靈饗宴,沉浸於藝術美學薰陶,安定心靈提升精神層次。

◎不同凡響的藝術大觀園

現址的奇美博物館於2008年12月動工,佔地9.5公頃,耗資新台幣約18.5億元興建,結果在建造完成後,許先生把它當成一份大禮,捐贈給台南市政府,於2015年元旦正式啟用,面向大眾。

阿波羅噴泉廣場,太陽神阿波羅駕著戰車從海面躍出,四匹戰馬奮力奔馳,前方是吹著號角的海神與海豚助勢,整體石雕栩栩如生。(王知涵/大紀元)
阿波羅噴泉廣場,太陽神阿波羅駕著戰車從海面躍出,四匹戰馬奮力奔馳,前方是吹著號角的海神與海豚助勢,整體石雕栩栩如生。(王知涵/大紀元)

外觀巍峨華美的奇美博物館。(曾晏均/大紀元)
外觀巍峨華美的奇美博物館。(曾晏均/大紀元)

外觀巍峨華美的奇美博物館,以白色希臘神話雕像迎接賓客,首先是阿波羅噴泉廣場,太陽神阿波羅駕著戰車從海面躍出,四匹戰馬奮力奔馳,前方是吹著號角的海神與海豚助勢,整體石雕栩栩如生,氣勢磅礡。

來到奧林帕斯橋,眾神之王宙斯(Zeus)率領著希臘神話裏的眾神,挺立於橋的兩側,包括宙斯妻子、天後希拉(Hera)、最美女神維納斯(Venus)、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海神波賽頓(Poseidon)……,石雕形象千姿百態,個個維妙維肖非常逼真。

奇美博物館收藏的三葉蟲化石。(王知涵/大紀元)
奇美博物館收藏的三葉蟲化石。(王知涵/大紀元)

奇美博物館收藏的非洲象及其它非洲動物標本。(王知涵/大紀元)
奇美博物館收藏的非洲象及其它非洲動物標本。(王知涵/大紀元)

◎動物廳

在距今5.4億年前的寒武紀,氣候溫暖以致海平面上升,淹沒許多陸地,卻造成大量生物出現,歷史稱呼「寒武紀大爆發」,地球上首次出現堅硬動物,多為海生動物,生活在海中,生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為主,由化石記錄可窺見寒武紀空前的物種繁榮盛況,而動物廳展出難得一見的寒武紀三葉蟲化石。

動物廳收藏全球五大洲動物標本,有非洲的獅子、斑馬,常見的大象、馬、牛、羊、長頸鹿、猴子,澳洲特有的袋鼠、無尾熊、鴯鶓,以至極地的北極熊、企鵝…應有盡有,完全就是動物大觀園,每一個藝術作品都十分逼真,活靈活現,許多父母帶孩子來認識動物,這應該是最好的教材。

◎兵器廳

奇美博物館收藏日本江戶時代最完整的一整套大鎧,是日本非常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王知涵/大紀元)
奇美博物館收藏日本江戶時代最完整的一整套大鎧,是日本非常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王知涵/大紀元)

兵器呈現工藝與科技的演進,是人類文化底蘊的一部份,奇美博物館世界各地兵器的收集實在太豐富了,我看的是瞠目結舌!兵器的演進從最初狩獵取食,漸漸轉變為攻擊與防禦,收藏品自中世紀到近代,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真無法想像,這得耗費多少時間、心力和財富去收藏,而且還分門別類、詳盡說明,如阿富汗兵器—彎刀、錘斧刺棒、矛、長槍,鄂圖曼帝國的兵器,高加索人的兵器,原來高加索人喜歡在配劍上塗滿金色,並且劍把與劍鞘都是雕刻十分華麗。令人詫異的,是在北非撒哈拉沙漠人煙稀少地區竟然也有兵器,包括弓箭、長矛、斧,原來是取食用的。

站在一旁館內服務人員見我如此專注,介紹日本江戶時代最完整的一整套大鎧,是日本非常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有民族特色兼具藝術價值,他說價值不菲,其實在我看來,館內每一樣收藏都是珍寶!

不過,我衷心盼望世界不要有戰爭,兵器只在博物館作為藝術品文化欣賞就好。

奇美博物館收藏價格不斐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王知涵/大紀元)
奇美博物館收藏價格不斐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王知涵/大紀元)

外觀巍峨華美的奇美博物館。。(王知涵翻攝)
外觀巍峨華美的奇美博物館。。(王知涵翻攝)

◎樂器廳

參訪奇美博物館回來後,友人郵寄一張從天空中鳥瞰的圖,夜晚的奇美博物館竟然是一把美麗的小提琴,「實在是太美啦!」

樂器展主要分成三大類:「世界民族樂器」、「走入管絃樂團」、「機械音樂家」。各地風土民情迥異,自然發展出不同的音樂文化,例如在東亞有排簫、塤、尺八、笙、嗩吶、鑼、巴烏、月琴、二胡、古箏……;在西亞則是冬不拉琴、多姆拉琴、烏德琴、都塔蘭琴、蛇形小號……;澳洲是杜笛;在歐洲是大家熟知的管絃樂以及手風琴,歐洲樂器成為當今古典音樂的主流。

到了奇美更深一層認識機械自動樂器,最早出現自動演奏樂器是排鐘,掛在市政府或教堂塔樓,作用是報時,並不是演奏樂曲,發展到後來才作為音樂欣賞。特別一提,提琴展示數量是樂器廳居冠,每把提琴都是製琴師智慧心血,包括小、中、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都是一鑿一銼手作出來。

青銅雕像「捲起袖管的農夫」,是羅丹的朋友艾美-裘.勒達路的作品。(王知涵/大紀元)
青銅雕像「捲起袖管的農夫」,是羅丹的朋友艾美-裘.勒達路的作品。(王知涵/大紀元)

◎羅丹廳與藝術廳

羅丹廳主要藝術品以雕塑為主,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en,法國1840-1917)被尊稱「現代雕塑之父」,在1875年他去意大利接觸到米高安哲羅作品後深受啟發,作品就朝向寫實表現人物心理狀態,不做過多修飾。曠世巨作是銅雕「沈思者」放在入口處,也是羅丹廳最大展示藝術,作品勾勒主角神情陷入深思,靈感來源詩人但丁《神曲》「地獄篇」。

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是青銅雕像「捲起袖管的農夫」,是羅丹的朋友艾美-裘.勒達路的作品(Aime-Jules Dalou,法國),雖然面容滄桑流露出工作劬勞,微低下頭和直挺立姿卻流露出一股莊嚴感,散發農民質樸卻尊貴的特質。

油畫題材主要是平民生活日常、風景及讚美神和聖母瑪麗亞。而我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每一幅畫都是賞心悅目,欣賞美麗的事物讓心情也舒暢起來。

奇美博物館處處是瑰麗珍藏,走廊兩側也放滿白色大理石人物雕像,參觀累了坐在小角落長椅休憩,抬頭就面對各種水鳥標本,製作精美;同樣,走到不起眼的角落竟然看到各式掛鐘、座鐘、吊鐘古董收藏,真是俯拾皆是驚喜啊!這趟藝術旅行,真是精采絕倫、不虛此行,其中感受,就留待大家親自造訪細細品味吧。#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