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被視為香港金融盛事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3日落幕,五大金融機構CEO並未到場,中共金融高層以預錄影片形式與會。專家分析,二十大結束後,市場瀰漫著一股不信任感,港府想藉舉行峰會緩和氣氛,卻難掩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動搖。
五大金融機構CEO缺席 中共高層影片與會
繼花旗CEO總裁范潔恩(Jane Fraser)、巴克萊行政總裁Venkatakrishnan之後,資本集團董事長Timothy Armour、黑石總裁Jonathan Gray及東方匯理總裁Valerie Baudson皆缺席11月2日開幕的香港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
這場原本標榜「十大國際金融巨頭」出席的香港盛事,開幕前,先後有人因確診、身體不適、行程調動、家庭理由等原因缺席,到場與會的有滙控、渣打、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瑞銀的董事長及CEO。
香港特首李家超開幕中強調,香港最差的時刻已過,正踏上回復正常的舞台,他說,香港仍是匯聚全球及中國優勢的城市。
中共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則希望國際投資者仔細閱讀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二十大報告,並向國際投資者喊話,「不要與中國和香港對賭」。
中共央行行長易綱、中銀保監副主席肖遠企也以預錄影片的方式參與峰會。
港媒鼓吹峰會成功 分析:為二十大解圍
港媒《星島日報》報道中說,這次峰會舉辦,再次證明香港擁有背靠大陸的獨特優勢,「面對西方的打壓和外媒抹黑,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依然屹立不倒」。
彭博社說,香港想藉此機會告訴世界,經歷了三年的嚴厲防疫和政治動盪後,香港仍然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但文章指出,北京當局的動態清零政策和對民營企業的整頓,加劇經濟增速的放緩。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新加坡超越香港成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香港下滑至全球第四位。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11月3日告訴大紀元,「這些重量級的金融企業CEO缺席峰會,說明短期內對投資香港和中國興趣降低,甚至有意選擇觀望和迴避風險。」
旅美時事評論員王赫11月3日告訴大紀元,中共二十大之後,港府有意緩和市場對於新領導班子的觀望氣氛,「把國際金融界拉過來撐場面,給中共做面子,實際意義並不大」。
受清零拖累 中國經濟歷史性轉折
王赫表示,中共自2018年以來,加快金融市場開放,希望吸引全球資金,但從2022年開始,中國的經濟、政治形勢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前幾年外資確實大規模湧入,但今年大量外資流出,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時期,外資對中國經濟的判斷發生了幾十年來歷史性的轉折,以華爾街代表的國際金融資本,對中國的看法發生了兩極分化。」王赫說。
中共高層也以預錄影片形式與會,黃大衛說,習近平參加香港回歸25周年七一活動,也沒有在香港逗留太長時間,「這些官員覺得可能來香港參加會議,會有染疫的風險」。
王赫認為,中國金融形勢不容樂觀,中共金融高層沒有親自參與香港峰會,「我想其中一個首要因素,就是因為動態清零政策,徹底拖累了中國金融形勢」。
今非昔比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動搖
黃大衛分析,這個峰會很明顯地要體現出香港所謂「背靠大陸的優勢」,方星海也提到國際投資者「不要與中國和香港對賭」,他的意思是將香港作為中國主要的金融窗口,可以預見未來香港發展會更多依賴大陸。
「香港過去作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以及全球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產生很大的轉變,過去香港是面向全世界,現在是以北京、以中國大陸作為依托去面向世界,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黃大衛說。
在此轉變下,香港是否仍保有優勢?黃大衛說,關鍵要看香港在金融經濟方面的法律體系是否能保持獨立,「如果司法不能獨立運行的話,原本的優勢都將不復存在」。
王赫認為,中共二十大會議結束後,中港股市、債市、匯市齊跌,「由於大陸經濟的下滑,以及新加坡作為新興金融中心的興起,香港過去所具有的優勢,慢慢在消解了,其作為金融中心的角色已徹底動搖。」#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