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集成電路(IC,封測後的成品一般通稱晶片)是半導體的核心。而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在今年下半年以來的消息面上,一半是行業貪腐案頻傳,另一半就是被各地官方拿來當作政績宣傳,尤以上海當局最為高調。

在距離中共廿大開會只剩一個月時間,9月14日,中共上海市委外宣辦舉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首場記者會。據介紹,2021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2500億元,約佔全國25%;在集成電路領域,上海企業已經實現14納米先進工藝規模量產,90納米光刻機、5納米刻蝕機、12英吋大矽片、國產CPU、5G晶片等實現突破。

上海這場記者會所謂的最新宣布,除了2021年的數據,其餘的總結都算「炒冷飯」,而且從它們「問世」的那年起已被反覆宣傳過。2019年的14nm工藝、5G晶片,2018年的可用於5nm晶片生產線的(等離子體)刻蝕機,2016年的12英吋大矽片,2014年的國產CPU,以及早在2007年宣布突破90nm分辨率的國產光刻機。

而在這場公開記者會的背後,還有多少信息可以挖掘。雖然官方沒有具體點名,但不難得知對應這些產品(技術)的上海企業是:紫光展銳、兆芯、中芯、新昇、中微、上海微電子(上微),這6家公司分別是在IC的設計、製造、設備領域被喻為「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的主力。

紫光展銳能設計5G晶片等高端晶片,必須使用來自國際三大巨頭且均為美國公司的EDA工具。兆芯CPU採用X86技術是源自台灣威盛,並且輾轉通過威盛「獲取」Intel的授權,兆芯在知識產權上始終存在瑕疵的。若按2020年上海IC產業規模的細分數據,設計業、製造業、封測業三業合計1852億元,其中設計業954億元,佔比達51.5%,上海在設計領域最強,但若從美國禁令風險這一角度來看,上海設計領域是為最弱的一環。

中芯14nm先進工藝取得突破,廣為人知的是在梁孟松加入後,其實中芯14nm製程還得到了IMEC(比利時大學校際微電子研究中心)的合作研發,高通遭中共當局反壟斷調查後也以技術協助中芯開發14nm製程,中芯目前最先進的製程14nm仍非「去美化」產線。新昇12英吋矽片自量產至今已6年,目前營收佔比不到三成(27.91%),不要說國產替代,上海一地都滿足不了。據多個統計,2020年中國進口8及12英吋矽片數量合計2043.31萬片,主要集中在上海市,佔總進口量的51.7%(1055.6萬片),遠高於其它省份。12英吋矽片總體國產化率不足10%,12英吋矽片高度依賴進口,並且需求量還在持續攀升,特別是應用於先進製程的12英吋矽片幾乎全部依賴於進口。目前90%以上的IC晶片需要使用矽片製造,相比晶片,矽晶圓的自主供應能力更弱。

中微5nm刻蝕機宣稱60%的零部件從國內採購,其餘還依賴於美國、日本的進口。上微90nm光刻機,使用的是歐美20年前的光源技術和零部件做出來的,這十幾年來只聞宣稱量產出貨,但採購的具體客戶、實際應用的生產線,以及通過晶圓廠技術檢測、認證等等更值得宣傳的信息卻未聞發布。

而在國內微博上,針對這場記者會有一則評論如此表示:「台積電因為沒有黨領導而造出3nm」,這也引發部份輿論國產化進程恐快不過國企化之憂。

紫光展銳、兆芯、上微三家原本就是國企。紫光展銳與其母公司紫光集團深度受惠於大基金,目前也都深陷大基金反腐風暴。兆芯自製X86CPU產品已推出8年之久,目前銷量都靠黨政系統的採購,即使打國產旗號在國內民用領域仍不敵Intel和AMD。上微的光刻機,在扶持晶片設備的國家02專項中是給錢最多的項目,這次上海官方等於證實上為光刻機僅達到90nm節點,這也意味著,從2020年起喧騰的「國產28nm光刻機」純屬炒作。

另外三家,中芯創辦人是來自台灣、曾任職美國德州儀器20年的張汝京,他當年帶著300多位台灣工程師和100多位德州儀器工程師創辦中芯。新昇也是張汝京創辦,並網羅美、台、日、韓及歐洲技術團隊創設。中微公司名字的源頭是微軟中國,其創始人是歸國華僑尹志堯,他曾在矽谷20多年,先後在Intel、泛林半導體、應用材料等半導體行業的國際巨頭工作,中微其它幾個聯合創始人也和尹的經歷相似,多為美國國籍、國際名校畢業和曾在半導體設備巨頭的高級人才。如今這三家依靠海歸技術人才回國創業的公司,「國資」背景越發凸顯。

中芯目前最大股東是央企大唐集團,中芯整個董事會只剩下一個執行董事,還兼任董事長和財務領導,而近幾年中芯與大唐的關聯交易額激增。張汝京離開中芯後創辦新昇,而在新昇實現12英吋量產、上海國資委旗下滬矽產業入主後,張汝京被再度走人。中微的控股股東為上海市政府出資的上海創業投資公司,中微的第二大股東是「大基金」,而在8月落馬的楊征帆,正是「大基金」空降中微公司的董事。

張汝京堪稱中國半導體產業「功臣」,卻落得「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中微公司美系管理層戰鬥力強悍,但中微的大股東已是上海國資委和「大基金」,實質上也是國資控股,管理層會不會跑路?值得觀察。以上知情者的看法如果直言,國企的通病「腐敗內鬥」、「黨的領導高於一切」。

再以國產光刻機的唯一供應商上海微電子為例,上微的第一大股東是頭部國企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氣主業長達10多年虧損,2021年巨虧近百億,並捲入900億融資騙局,高層落馬、總裁跳樓,案情波及整個上海官場。

上微自2002年成立至今也有了近20年的光刻機研發歷史,從2007年的樣機推出算起,15年來至今停留在90nm工藝上,輿論有指這個時間跨度仍令人心驚。若從國產光刻機大事年表的這一條時間線上還可以發現甚麼更深層的問題?

20世紀50至80年代初期,中國半導體產業幾乎與世界同時起步,這也是國產光刻機研發的關鍵產業背景。1996年,江澤民時期的高層提出了「以市場換技術」、「造不如買」的風潮盛行,中國光刻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開始停滯不前。200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下發了所謂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文件。2002年,光刻機被列入「863計劃」,同時成立上海微電子公司,中電科45所的相關團隊一起遷入,承擔「十五」光刻機攻關專案。

不過2002年當時投注人力財力物力最多的是迫害法輪功,這也成為官員的仕途跳板,李嵐清即江澤民專門迫害法輪功的「610」首任頭目,在全國各地各領域各系統設有各級610辦公室,即使是光刻機牽涉技術領域包括中電科系統也都有高級工程師被迫害。

總之,上海宣傳口在廿大登場前夕的這場記者會,無非是讓上海黨委出來向中南海邀功,而且用一個主題就掩去了當年海歸創業者的貢獻及這些年從業人員的血汗,這也讓人感覺確實非常厚顏。#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