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藝術學院以學術方式延續傳統

法國美術在十八世紀以前並未居於領導地位。1648年,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年)在位期間,當時的宰相瑪薩林(Giulio Raimondo Mazzarino,1602—1661年)執政,以類似聖路卡學院的模式(註一),創建法國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Acade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註二),任命勒布杭(Charles Le Brun,1619—1690年)擔任藝術學院院長,制定學院規章,奠定法國學院藝術的方向。(註三)

通常藝術學院的學生得要經過測驗,並有藝術老師推薦才可能進入學院,他們必須有數年嚴格的基本訓練。此後,以法國學院為藍本、模仿其教學法和風格創立的學院,遍及全歐洲,例如英國的王家藝術學院就是其中之一。學院藝術傳承強調藝術必須遵循理性的基準,為了描寫正確、畫得逼真,因此透視法、數學式人體比例、幾何學式安定構圖、正確的結構、明暗表現等等,均是重要的學術基礎訓練。(註四)

路易十四在1661年重組法國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並由官方主辦畫展,在1667年首次舉辦之後,往後每二年舉辨一次,後來移至羅浮宮內辦展,同時把王室的收藏品給民眾半公開參觀。這種官方辦的展覽因為在羅浮宮的「方形廳」(Salon Carre)舉行,後來稱之為「沙龍」。路易十四並於1666年於羅馬創立法蘭西羅馬藝術學院(French Academy in Rome),設立「羅馬獎」(Prix de Rome),選送法國優秀的藝術家到羅馬留學(註五)。例如法國畫家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年,1720年)、維恩(Joseph Marie Vien,1716—1809年,1745年)、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年,1774年)、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年,1801年)等等,皆是得到「羅馬獎」至意大利留學,回法國之後,成為學院會員,為影響力頗大的畫家。西方藝術的傳承發展中,藝術學院以學術方式的研究、訓練制度,對藝術創作的題材、技術和風格都發揮著重要的影響。這種強調理論和學術的正規學校訓練,有力地延續著藝術傳統,也是促成新古典主義畫家興起的紮實基礎。

法國帝王拿破侖提倡,開展正統藝術有利環境

十九世紀初即位稱帝的拿破侖(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年)提倡古代羅馬式宏偉高貴的藝術風格。1803年,拿破侖在羅浮宮內設置讓民眾都可參觀王室收藏品的「拿破侖博物館」,是國家藝術博物館的正式成立,也是其理想中歐洲大帝國公民的藝術聖地。拿破侖軍隊縱橫全歐洲,每征服一個國家,就帶回當地的貴重藝術品(註六)。例如1796年至1807年從荷蘭、意大利和德國帶回大批藝術品充實羅浮宮的收藏;1798年七月舉辦「科學與藝術作品的凱旋儀式」;遠征埃及時,讓一百多位學者、畫家隨行,從事考古與記錄工作,創立美術考古學奠定埃及學的學術研究基礎,也為羅浮宮充實了埃及古物的收藏。拿破侖大規模擴建羅浮宮、增加古羅馬和古埃及藝術品展廳,他命擔任宮廷畫家的大衛管理,同時每年編列十萬法郎的經費收購藝術作品。

羅浮宮自十二世紀末興建以來,從禦敵的城堡,經法蘭西斯一世改建為文藝復興色彩的王宮,此後不斷擴建,路易十四令建築師比洛(Claude Pe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按照文藝復興風格改建東立面;到了拿破侖時期承先啟後,命佩西葉(Charles Percier,1764—1638年)和封登(Pierre Francois Leonard Fontaine,1762—1843年)沿著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註七)加建了北翼側館,使羅浮宮形成一個完整對稱、擁有美麗花園的古典式宮殿。羅浮宮為堅固嚴密的石造建築,樓層對稱協調,顯得古樸端莊,仰之彌高。廊柱間飾以精緻典雅的雕刻,本身就堪稱一件精美絕倫的古典藝術品。羅浮宮博物館館內收藏豐富,包羅廣泛,堪稱為藝術的寶庫,激發人們對藝術的嚮往,為其它藝術館樹立典範也是推行美術教育的重要機構(註八)。

里沃利路的羅浮博物館門口。(謝春華提供)
里沃利路的羅浮博物館門口。(謝春華提供)

除了建設和開放羅浮宮,拿破侖也建造了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Etoile)(註九)和忠烈祠(現瑪德蓮教堂Eglise de la Madeleine)等古典復興風格的紀念碑式地標建築。如巴黎十二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的星形廣場為中心,向四周成放射狀,氣勢磅礡;其中香榭麗捨大道(Avenue des Champs-Elysees 或 les Champs-Elysees)連接凱旋門與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並與杜勒利花園、卡魯塞爾凱旋門(Arc de Triumph du Carrousel)(註十)、羅浮宮成一直線,遙相呼應;其壯觀足以傲視全世界的城市設計。拿破侖曾說要把巴黎打造成世界上最美的一座城市,顯然並非虛言。其建設和制度,促使新古典藝術蓬勃發展,也鞏固了當時法國在西方美術上的領導地位。@(待續)

里沃利路的羅浮博物館門口局部圖,可看到拱門口中央特別註明公眾通行。(謝春華提供)
里沃利路的羅浮博物館門口局部圖,可看到拱門口中央特別註明公眾通行。(謝春華提供)

拿破崙的御座,羅浮宮。(Intersofia/Wikimedia Commons)
拿破崙的御座,羅浮宮。(Intersofia/Wikimedia Commons)

凱旋門,夏爾格蘭,1806─1836年,巴黎。(謝春華提供)
凱旋門,夏爾格蘭,1806─1836年,巴黎。(謝春華提供)

瑪德蓮教堂內部,巴黎。(ChrisO/Wikimedia Commons)
瑪德蓮教堂內部,巴黎。(ChrisO/Wikimedia Commons)

卡魯塞爾凱旋門,佩西葉和封登,1806─1808年,巴黎。(謝春華提供)
卡魯塞爾凱旋門,佩西葉和封登,1806─1808年,巴黎。(謝春華提供)

註釋:

註一:傳統最早的藝術學校是1562年時,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年)在佛羅倫斯所創建的藝術學院(Accademia dell’ Arte del Disegno),學生們在學院裏學習繪畫技巧,包括解剖學和幾何學。十年後,另外一間學院:聖路卡學院(Accademia di San Luca)在羅馬創立。和佛羅倫斯的繪畫藝術學院相較起來,聖路卡學院是比較偏重教育和藝術理論。

註二:法國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成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區分藝術家與一般工匠,讓藝術家免於受同業者工會的約束,保障藝術家的藝術活動自由和利益。

1648年創建的法國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與1669年創建的法蘭西音樂院和1671年創建的法蘭西建築院,此三院於1803年拿破侖當政時,合為法蘭西藝術院。

註三:十七世紀時,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的宮廷畫家勒布杭曾於1642年跟隨普桑到羅馬,有四年時間在羅馬學習繪畫理論和技藝。法國畫家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年)自1624年到羅馬,學習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們的理論和作品,尤其推崇拉斐爾。普桑認為,一幅畫必須包含最高的道德內涵,表現在能傳達其知性內涵的結構中。他用蠟質模型的小舞檯布景,來練習構圖和採光照明,再根據這模型效果畫無數張習作才完成定稿;普桑要使繪畫成為一種條理分明的表達方式,使觀賞的人受益。

註四:以法國美術學院(Ecole des Beaux-Arts)的課程為例:裸體素描和繪畫習作被稱為「academies」,是學院藝術的基本課程,也是學習中必須的步驟。學生先要臨摹經典雕像的圖片、熟習輪廓的原理及光線的明暗,經由這種臨摹吸收前輩大師的技巧;臨摹的習作經評估認可後,才能開始直接臨摹經典的雕像;而繪畫雕像技巧成熟後,才能進入繪畫真人模特兒的階段。

註五:最著名的繪畫競賽是羅馬大獎(Prix de Rome)。羅馬大獎的獲勝者將能獲得最多五年的獎學金前往法國羅馬學院學習。參與競賽者必須是法國籍、男性、三十歲以下且單身,他必須先通過類似法國美術學院的標準,並且有知名藝術教師的推薦。競賽過程要經過好幾個階段的淘汰才會到達最後階段,最後階段剩下的十名競爭者單獨在畫室裏作畫七十二天,以畫出他們最終的歷史繪畫。競賽的贏家將能確保他未來職業畫家的地位。

註六:隨著1815年拿破侖的第二次退位,除了約一百幅繪畫作品留在羅浮宮之外,收藏品中約有五千多件藝術品被歸還給原來所屬國。

註七:被稱為「一條充滿時尚氣息的商業街」的里沃利路(Rue de Rivoli)是巴黎最著名的街道之一,命名於1797年,拿破侖對抗奧匈帝國的裏沃利勝利戰役。

註八:羅浮宮的工藝部門阿波羅廳,除了陳列、展示包含路易十五與拿破侖加冕的王冠和寶石等等精巧工藝、稀世之寶外,四面牆壁上留有歷代的聖賢畫像:其中有腓利二世.奧古斯都、法蘭西斯一世、亨利四世和路易十四等四位聖明君王,藝術家則有列斯克等十位建築師、庫強等七位雕刻家、普桑等七位畫家的肖像畫,從這裏可見到法國對藝術家的尊崇,及對其貢獻的肯定。

註九: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Etoile),是紀念1805年拿破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俄奧聯軍的勝利而建,法國的國威至此達到頂峰。拿破侖於1806年下令修建,以迎接日後凱旋而歸的法軍將士。凱旋門按照建築師夏爾格蘭(Jean Chalgrin,1739—1811年)的設計建造,然工程因拿破侖退位而中輟,直到1836年才全部完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門高36.6米,寬14.6米。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四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和平」和「抵抗」。凱旋門四周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名將軍之名,及96場勝戰記錄,而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群眾可乘電梯或登273級石梯上凱旋門,上面有個歷史陳列館,裏面是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拿破侖生平事跡的圖片和法國的各式勛章、獎章,還有兩間放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的電影放映室。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可以鳥瞰巴黎勝景。到現在,巴黎人民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每逢重大節日盛典,一個手持劈刀、身穿拿破侖時代盔甲的戰士,守衛在《出征》雕像前,象徵法蘭西民族的驕傲,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鬥。

註十:為紀念1806至1808年拿破侖勝利,佩西葉和封登建造仿羅馬風格的卡魯塞爾凱旋門。卡魯塞爾(Carrousel馬隊)名稱取自路易十四在1662年為慶祝太子誕生舉行的著名慶典。卡魯塞爾凱旋門上端放置四匹青銅馬是拿破侖領法國大軍自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帶回的。這是完成於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青銅馬,這些馬最初在青銅上貼有金箔,充滿精神、活力充沛的成對並進,後來被尼祿帶到羅馬,君士坦丁又將之帶到位於土耳其的新都君士坦丁堡,威尼斯人東征帶回威尼斯聖馬可教堂,拿破侖於1797年征服威尼斯,把青銅馬從威尼斯帶走,屹立在羅浮宮廣場的卡魯塞爾凱旋門頂端,直到拿破侖退位,青銅馬又回到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原來在帝國時期馬車是空的,因為拿破侖拒絕將自己的雕像安置在上面。復辟時期在卡魯塞爾凱旋門上的四匹銅馬是根據波西歐新鑄的一組四馬戰車替代,現在馬車上載的是象徵法國的雕像。#

——轉載自《藝談ARTIUM》https://artium.co/index.php/zh-hant/node/62

(點閱【理性、明晰的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系列文章。)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