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秀茂坪安達臣道天秤倒塌意外造成3死6傷,引起社會關注政府承建商的監管制度問題。「本土研究社」最新調查發現,5個政府工務部門在過去5年合共批出總值2,064億元的大型公共建造工程合約,當中有過半數合約金額的工程由9間承建商或集團包攬,只佔全港123間合資格承建商不足一成。「本土研究社」憂慮,在現屆政府高呼「提速、提效」之下,公共工程將進一步壓縮工程時間,而工業意外罰則阻嚇力不足,傷亡事故將會越來越多。
本土研究社28日在Facebook專頁發文表示,該組織研究員翻查了2018年至2022年期間,5個政府工務部門每項價值4億元或以上的最大型公共建造工程,發現批出的合約總值高達2,064億元,當中有過半數工程由9間承建商或集團包攬,涉及1,081億元,佔全港123間合資格承建商不足一成。
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成功投得8張合約,涉及約175億元,佔8.49%金額;協興工程有限公司,成功投得5張,涉及約163億元,佔7.88%金額;保華建業集團成功投得8張合約,涉及約136億元,佔6.61%金額;利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成功投得10張合約,涉及約131億元,佔6.32%金額;瑞安承建有限公司成功投得6張合約,涉及約122億元,佔5.91%金額;Bouygues Travaux Publics及其子公司香港寶嘉建築有限公司成功投得5張合約,涉及約112億,佔5.45%金額;金門建築有限公司成功投得5張合約,涉及約84億元,佔4.07%金額;俊和發展集團成功投得16張合約,涉及約84億元,佔4.07%金額;有利建築有限公司成功投得7張合約,涉及約73億元,佔3.56%金額。
本土研究社指政府早於2013年知道壟斷問題,已經有一成合資格承建商包攬過半合約額,所以當年政府簡化「丙組承建商」的資格,讓當年合資格承建商由70間增加至現時的123間。
但本土研究社認為壟斷與包攬的情況明顯沒有改善,甚至有惡化趨勢,涉及的合約金額已經比10年前大幅膨脹。合約金額排名首位的「中國建築」總合約額由2005年的59.6億元,飆升至2021年的4,766.6億元。稍為大型的建築合約都是「中國建築」的囊中物,例如新醫院。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數據,香港土木工程、建築及測量服務的「集中率」(Concentration Ratio)及「赫芬達爾指數」(Herfindah-Hirschman Index)頗高。「集中率」在2019年達到0.33至0.52,代表行業內十大公司的市場佔有率為三成至五成,衣物、零售批發業的「集中率」為0.13至0.25,相對來說有競爭。
壟斷公司「血肉城牆」
仍獲嘉獎
本土研究社批評壟斷公司包辦的工程不少都是「血肉城牆」,除了利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外,9個承建商在過去5年全部都多次發生過傷亡,黑工傷亡等「未上報」的意外或更多。但這些公司竟繼續獲得巨額政府工程合約,更不斷被建造業議會或勞工處嘉獎為「工地安全模範」。
研究發現,金門建築所屬工地曾發生過4宗意外被定罪,至少合共3人死亡,但在去年「建造業安全周」獲得「創意工程安全獎」金獎,以及在「建造業安全獎勵計劃」中得到樓宇建造地盤(私營合約)銅獎等。
工業意外罰則阻嚇力不足
今次研究分析了20宗涉傷亡的工業意外,更發現涉及受傷的事件,即使是危殆,都不會要求地盤停工,政府只要求承建商遞交報告;涉及死亡的個案,政府會發出「停工通知書」,但在緊急檢查地盤後隨即復工;只有涉及死傷慘重的嚴重事故「精進建築」的安達臣道天秤倒塌意外或「禮頓」的「沙中綫醜聞」,政府才會以「停止投標」處罰。
本土研究社認為,雖然勞工處今年建議將嚴重違反職安健事件的罰款,調升至最高1,000萬元,即使法庭判處最高罰款,對於一份數十億的合約來說猶如「零頭」;「停工通知書」或令工期更短,增加趕工壓力,對工地安全沒有幫助;「停止投標」對承建商的公司現金流影響大,但政府極少執行,門檻要求極高,而且通常只停止投標資格一年半載,影響不太大,承建商更可找姊妹公司投標規避制裁。
本土研究社亦憂慮,在現屆政府高呼「提速、提效」之下,公共工程將進一步壓縮工程時間,而工業意外罰則明顯對大型承建商的阻嚇力不足,傷亡事故將會越來越多。◇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