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深媒體人利世民在香港《蘋果日報》工作的十幾年,正逢新技術興起、大眾傳媒轉型時期,到後期,社會更發生了巨變。他參與了改革的全過程,親身經歷、見證了這個階段媒體從內容到傳播方式的轉變。

接上文:資深「蘋果人」談與《蘋果》一起成長的經歷

在蘋果中學到應變的方法

利世民表示:「黎生(黎智英)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帶我入這行,其實他是我的師父。他對生意的看法,如何去分析那盤生意、尤其是媒體生意,給了我一種視野。

「很多人做媒體的心態很簡單:我們開了個台,有人看就可以賺到錢啦!黎生是很直接從消費者最深層次需要著手去考慮這些問題,他去想消費者要的東西。我們很多做媒體的人是不考慮消費者要些甚麼,做媒體的人很多覺得自己做了出來的東西就會有人看的。我自己有時候也會拍片子,我不知道別人喜不喜歡看的,我喜歡講就講了,但他不是的。他作為一個集團的『精神領袖』,常常會提醒我們:你記住,一定是要觸摸到市場的脈搏,你一定要知道這個市場在這一刻要些甚麼。

「我想在蘋果、壹周刊、壹傳媒做過一段日子,你不會很刻意地去學這門功夫,你就會知道:這樣事情是會爆的、人們一定會喜歡的。當然這不代表你要媚俗,不代表你要討好群眾,是你要懂得去捉摸那種大眾社會的脈搏。你同大眾在一起,但是你可以不失你自己的立場、自己的那種堅持。我想這個是更加重要的一件事情。」

傳統報紙只剩很窄的生存空間

利世民表示,到了最後階段,其實《蘋果》的紙媒反而得到一個平衡。在最高峰期,《蘋果日報》那疊報紙可能都有1吋厚,去到最後已經很薄了,但是仍然可以維持。成本效益上面其實是打平,有一點點的錢賺,但不再像以前那樣是一門生意了。公司有其它新的業務,有網上訂閱的收入。

他提到:「老實說,現在紙媒的存在意義,其實好像是紙的見證,一個時代的見證。《蘋果日報》去到後期,其實已經意識到有這樣的一個趨勢。」「我們做紙媒的,去到後期就是覺得要有收藏價值。你做份報紙就是希望那天是有人會收藏的。我想當時全香港、甚至全台灣,當時就只有我們有這個覺醒的,就是報紙是一個收藏品。」

他表示:「但是很可惜的就是,明明一個這麼有心去做媒體的公司就被打壓,就消失了。」在《港區國安法》肅殺的氣氛下,《蘋果》從老闆到高層紛紛被捕,《蘋果》也因政治原因被迫結業。

自媒體是發展的趨向 但侷限性大

從媒體發展來說,利世民認為用高科技來處理比單純紙媒有更大的空間那是絕對的。

在他看來,其實就算沒有香港2019年這場社會運動,他們都有想過做現在這種Patron的平台,其它內容供應者同《蘋果》合作,《蘋果》就幫手去做分發和推廣。他認為去到最後的階段,這個應該是發展方向。自媒體本來都是一個發展趨向。那樣的話,會各自發展出代表社會不同光譜、不同的聲音的自媒體。

當年再次回到《蘋果》之後,利世民搞的新東西是「轉收費模式」,他提出了大方向是不能靠廣告賺錢。利世民解釋:「其實二個收入都要的。靠訂閱收入,大概可以維持到某一定的規模,但是能夠做到這個規模的,相對來講是比較少數的一群人;要彌補收入的缺口就是靠廣告。」

以利世民以前做媒體的經驗,成功的關鍵就是能不能賺盡每一分錢,尤其是廣告收入。不過現在自媒體其實是沒有了廣告收入,靠YouTube那些廣告,那個效果不是那麼明顯。到最後,做意見內容、做所謂的KOL(意見領袖)、或者做新聞,基本上是一種興趣多過謀生的事業。

他指:「如果你是想靠做新聞來維持生活,不是說不可以,只有極少數的可以生存下去。如果你做一些比較直接可以帶來利益的,如做財經的,我覺得可能還是可以做一下;但是有些行業,我覺得很難。我看到有些很有心要做的人,報道港聞、揭發社會黑暗面、草根生活的苦況那些,其實是很難長久地做下去。這些我想可能就需要在某一些程度上要『埋大台』(依靠人氣旺的意見領袖)才能做下去。」「就是你的訂戶本有一群人是有一種影響力的。他們的影響力不只是影響大家對一些事的看法,也可以影響到人們的消費行為的。……簡單一句就是,你要有客人肯每個月課金給你,同時你叫他買東西他又肯聽你講買東西。要同時做到這兩個條件,才有條件做自媒體,否則做自媒體就只是一個業餘的工作。」

他表示:「其實以前也是這樣。你想一想,一份報紙有財經版、有港聞文版、有馬經,全部都混在一起,為甚麼要這麼做呢?就是因為這樣才能建立一個足夠大的群體,然後你才能做廣告收入。這是以我以前做報紙的經營的經驗。你如果現在這麼碎片化,就不可能有廣告收入,你純粹是要靠讀者支持。讀者支持其實是很難長久的。」

所以利世民認為,自媒體的發展侷限性很大。

他指出,現在的情況就是,親政府的、親建制的,這一班人也有做自媒體、做YouTuber,他們的生存方法是靠甚麼?他們全部都是靠「阿爺」養的。反過來說,在民間,代表市民聲音的,通常就是靠做眾籌、靠這些收費平台,是做不大的。原因是其實願意付費去獲取資訊的人,往往是社會某一個很獨特的階層。他們不是很草根,也不是很有錢,他們是一個中間的階層。這個中間的階層其實比我們想像要薄的、人數又少。

他認為:「這是一個媒體經濟學的問題多過是一個政治問題。但是說不定這個就是當今政府希望看見的結局。就是有條件、有資源去發聲的,就全部是親政府、他們養著的這班人,你其他人就只可以業餘去做,業餘去做始終有限制啦,是吧?你拍條片子你都沒有時間找人幫你上字幕,我想這個就是將會發展出來的局面。」

媒體是橋樑 要窒息城市才封殺媒體

談到現在香港政府企圖通過封殺媒體、抓捕媒體人來控制資訊、輿論,利世民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候,做媒體不只是在傳遞信息。如果你問我,這麼多年在壹傳媒,我想我的一個體會就是,其實我們是在反映一個社會的脈搏。我們和社會的那個氣息是一致的。很老實地說,你硬是要窒息一個城市,你才要封殺媒體的。」

他表示,看到很多同業現在還在外面跑新聞,尤其是那些自媒體、獨立記者,連記協主席阿昇也開了一個平台,自己出去跑新聞。其實他們也是在嘗試去捕捉這個社會的脈搏。「不是說社會有這樣的一個情緒,他才去捕捉這個脈搏,不是他帶動與論。老實說,做媒體的哪有這個本事去帶動與論,我們只是追逐社會脈搏。」

利世民覺得:「你硬是去粉飾太平,去扮做沒有事情發生,媒體全部都很乖的,去說一些無關痛癢的事。問題就是,你不要忘記,人民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人民有自己的想法,你去打壓媒體,人民就去其它渠道發洩。最慘是甚麼呢?當人民在其它地方發洩的時候,其實你沒有了大眾媒體去疏導它,反而有些人民有很極端的想法、很極端的聲音,就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醞釀、滋生。以前有大眾媒體的時候,說真的,你說《蘋果日報》是不是純粹是反政府?我可以告訴你,可能有七成的時間和政府的意見不一樣,但是就是政府最需要和大家有共同聲音的那三成時間,我覺得大多數這些日子,《蘋果日報》其實都有在幫助政府。」

他舉例說,至少在2019年6月,就是群眾運動開始的時候,自己還和某個副局長在金鐘吃晚飯。作為一個《蘋果日報》的專欄作家,他同那些政府官員並不是勢成水火。大家要明白,其實政府也需要媒體去傳遞某些信息。

他認為禁制言論、打壓媒體,是政府自己在騙自己。媒體只不過是把人民的聲音說出來。當我們說出來的時候,民眾聽到服氣了,然後就買了那份報紙留念。另外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過媒體知道民眾的想法。

「媒體本來一直都是扮演著這種橋樑的角色。不單只是政府和人民的,也是跨越不同社會階層的。窮人在我們這裏就可以看到有錢人的世界是甚麼樣的,有錢人又透過我們的報紙看到窮人的世界又是甚麼樣的。你看現在整個社會都斷裂了,光譜的左右、社會的貧富、官民之間,開始好像大家都不知道彼此在做甚麼, 這個就是他們把我們社會的聯繫鏈剪斷了之後的後遺症。」「當然還有一些同業想幫忙做一點點事情,但是他們的處境很困難。」

國安法下香港大眾傳媒的功能缺失

談到大眾媒體在現在的香港還有沒有生存空間,利世民表示:「你說現在那些《明報》《信報》是不是媒體呢?Now TV是不是媒體、電視?TVB是不是媒體?它(們)是媒體。我甚至覺得,有些朋友很不喜歡這些親政府的媒體。但我想講,親政府的媒體,你就隨它去吧,言論自由其實就是要保障那些你不喜歡的言論。我們不可以因為不喜歡他們親政府,就不讓它講、不讓它做。就隨它去吧,你不要看,不喜勿看。問題就是我們想看的那些你幫我給刪光了、收拾沒了。現在香港人是想看的就沒有得看,不想看的就不會看。這個情況即是最惡劣的。」

他認為,原因就是它(政府)一路都給自己(製造)假象,結果就是不斷地自欺欺人,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都不會有反省。

利世民還擔心,香港現在因為人才不足,很多東西就不認真,就連人生安全的東西也隨便了。以前發生了人為事故,作為媒體,就會去揭發,會不斷地找出人為錯誤,然後嘗試讓大家留意到這些問題。沒有媒體的監督,香港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差。#(待續)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